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这个决定,非常非常艰难,可能比自己打大满贯还要艰难,希望在最好的时间跟大家说再见。我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了任何高水平的比赛了。”
当李娜在国家网球中心向中外媒体正式宣布退役时,9月21日这一天无疑将载入中国网球大事记。两天前,她在个人微博上发表了告别信,流传已久的退役消息被证实。
尽管一袭马尾着装休闲的李娜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还是在发布会一开始就忍不住哽咽、落泪。李娜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情,这一刻,是她又一个重要的赛点。
发布会召开同一天,距离北京1200多公里以外的武汉,首届WTA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迎来了开赛日。这是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赛之后,国内最高级别的网球赛事。李娜会回到家乡,和昔日那些世界顶级的对手见面。只不过,她不再身披战袍,而将以东道主身份,向她们推荐武汉的小吃。
李娜的身上,有着明显的武汉城市基因。通过昔日和她的赛场相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早已对武汉并不陌生;而这位从江城走出的首位亚洲大满贯选手,让网球成为了家乡的另一张名片。
“我非常荣幸这项WTA顶级赛事能来到武汉。这里诞生了李娜这样的世界巨星,她是武汉的代表和骄傲。”WTA亚太区主席彼得·强森说。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和武汉市体育局签订的武网合作协议长达15年,取代此前在日本已经举办了30年的超五巡回赛东京站赛事。
开赛首日,李娜昔日国家队的队友和双打搭档彭帅结束了和巴瑟尔的夜场赛。在她看来,“如果没有李娜的话,可能不会有第一个武网。”
“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在李娜发表的告别信中,她列了很长的感谢名单。谈及小时候在武汉开启网球事业,她写道:感谢启蒙教练——夏溪瑶教练和余丽桥教练,是你们把我带上了网球之路。
1982年2月,李娜出生在武汉的一个普通工人之家。5岁半那年,父亲李盛鹏用家中积蓄为她买了一架风琴。因为家境并不宽裕,只能买二手。“但是李娜不喜欢弹琴,她根本坐不住。”母亲李艳萍回忆,丈夫后来改变了主意,“逼她练,孩子也不会快乐。”
就在这一年,新华路业余体校的羽毛球教练林淑慧来到硚口区宝善街小学挑选小队员,她想要几个身高在1米2以上的一年级孩子。李娜的爷爷李龙立是这里的体育老师,他问林指导:我孙女只有5岁半,还在上幼儿园大班,身高也还差点儿,能不能让她也去练练?
李娜进入了业余体校羽毛球队,更兴奋的是父亲。李盛鹏也是从小打羽毛球,进过省队。如果不是因为“文革”,他应该顺理成章成为职业运动员。
“孩子的手摔断过吗?”那天训练结束之后,林淑慧问前来接她的父母。李盛鹏不解地摇摇头。
“李娜打球的动作不像羽毛球,更像网球。手臂发力,跟手腕发力不同。”教练向父母解释。与羽毛球队一墙之隔,就是网球队。林淑慧向网球队的教练推荐了李娜,她就是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
“李娜的眼睛特别亮,直直地盯着你。”夏溪瑶回忆起师徒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随后她发出一堆口令,李娜就在眼前左右横移、前后跑动。“这孩子基础是不错。”
“愿意打网球吗?”
李娜点点头。“那明天叫父母来队里,我们见见面。”
“其实我当时主要是为了看看他们的身高。”夏溪瑶解释,李娜父亲大概1米74,母亲1米67。测完骨龄,她判断李娜成年后可以长到1米72。这也是李娜现在的真实身高。
队里分普通班和重点班。李娜本来年纪就不够,跟重点班的苗子比赛,从来没赢过。“输了之后,她就在场边哭。我就激她,‘哭有什么用?有板眼你打败她们!’”夏溪瑶回忆,“李娜要强,你越说,她训练越起劲。”板眼是武汉话,“本事”、“能耐”的意思。
从体校到宝善街小学,步行需要20分钟。李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到体校出操,体能训练结束后赶回学校上文化课,下午放学后再回体校继续训练。在父母眼里,文化课一直都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训练时间,李盛鹏决定星期天租场地让女儿练球。
“当时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一百多块。打一个小时,是5块钱。我们也不敢多打,每次最多两个小时。”李艳萍说。3年后,重点班的6个小姑娘里,有了李娜的身影。
跟李盛鹏的经历相似,如果不是“文革”,余丽桥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明星运动员。当任命下达时,她带着9个全国冠军的荣誉和对运动员生涯的不甘,成为省体工大队(现更名体育局)青少队教练。
2011年6月4日,夺得法网冠军的李娜在埃菲尔铁塔下捧杯留影
第一次见到李娜时,余丽桥是在业余体校看她们比赛。她挑选队员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要不要球”。这位后来被很多队员形容为“魔鬼教练”的严师,从做运动员开始就崇尚进攻。她看上的苗子,必须速度、力量、落点全面发力。那天她对李娜最深的印象反倒不是技术,而是李娜的好胜:丢球之后眼睛里写满的斗志。
重点班的6个孩子中,有两位后来进入省青少队,李娜是其中之一。
每一次看女儿的比赛,对李艳萍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赛事越重大,就越煎熬。她心脏不好,两次在女儿关键比赛当天莫名出现头晕和血压升高,甚至连听人谈论都不行。从那以后,她就不再看直播。
时光倒回到2011年6月4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李娜将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中心网球场迎战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无论输赢,这一天都已创造中国网球新的历史:半决赛战胜莎拉波娃后,李娜已经赢得了亚洲选手在法网的最佳个人成绩。 此时的李娜,是美网八强、世界排名第十、澳网亚军。电视机前,超过1.16亿的中国观众在关注着这场巅峰对决。后来,它创下2011年单场赛事在国内最高收视纪录。这场奖金为120万欧元(约1138万人民币)的职业赛事被赋予不同寻常的意义:人们都在期盼李娜代表中国,捧起亚洲人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
在冲击荣誉殿堂的梦幻一刻,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即将在红土赛场上奋力厮杀的李娜,在最近的几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和成长。
2002年,带着职业生涯的19个单打冠军和17个双打冠军,看着自己200开外的世界排名,李娜脱下国家队队服,和相恋4年的男友姜山回到武汉,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念起了体育新闻。直到孙晋芳上任国家网管中心主任并且力劝后,她才选择复出。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家网管中心在运动员多次呼吁之下,决定迈开职业化改革第一步:允许李娜、彭帅、郑洁、晏紫等人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将比赛奖金上缴比例由原来的65%调整为8%,同时还需上缴商业利益的12%给中心,并且参加国家队赛事。
“如果没有当初她的改革,可能现在也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成绩。”李娜后来这样评价孙晋芳顶着压力第一个吃螃蟹。
为了见证女儿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李艳萍坐到了电视机前。“我觉得李娜这几场球都打得特别好,所以今天我破例看直播。”赛前她接受了央视的专访,“这几场她都打得相当稳,有蛮多办法来应对场上发生的事情。我相信她一定会赢”。
万里之遥的李娜没有听到这些祝福,她抓住对手在网前的一次失误,完成全场第一次破发,以6:4拿下首盘。站在对面的斯齐亚沃尼年长她两岁,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大满贯单打冠军。一年前,也是在法网赛场上,李娜因为在第三轮不敌这位强劲对手,止步16强。
第二盘,李娜乘胜追击,率先破发。第八局到来时,比分是4:3。与李娜的安静挥拍不同,对手会伴着沉重的吼声。一次成功救球后,卫冕冠军斯齐完成回破。看台上,李娜的教练莫特森戴着墨镜一言不发,丈夫姜山也只是在鼓掌。李娜神情严肃,冲着看台用武汉话喊了一句:加下子油,莫坐到(加下油,不要只知道坐着)!
电视机前,李艳萍感到心跳加速。随着李娜对手连续得分,气氛越来越紧张,她连续两次离开电视。比分追平时,李艳萍走出房间,来到了大街上。“其实我想看,但是我不敢。”
在街上,她接了一个电话,是自己的表妹。“比分多少?”她心急地问。表妹没提比分:快了快了,马上就赢了。
“你不要跟我说‘快了’,最后一分没落地,你只要一打电话我就会心慌。这不是‘快了’的问题,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赛点翻盘!”
通话结束后,天上下起了小雨。李艳萍在附近的一个屋檐下躲雨。这天也是娘家一个外甥女大婚,李艳萍举家从武汉来到了娘家湖南新化,和她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的是新化的亲友团。
电话再次响起时,李艳萍收到了那个让所有中国人都狂喜的结果。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傲然绽放的中国金花捧起了亚洲人的第一座苏珊-朗格伦杯。
李艳萍给女儿发了一条短信:“乖乖,恭喜你!你的付出没有白费,这是中国人的愿望,也是你爸爸的愿望。”在李娜正式进入省队成为国家运动员的1996年,父亲李盛鹏因病永远地离开了她。
“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其实比赛输和赢都很正常。”
2013年6月,被列为6号种子的李娜,在捧起首个大满贯的法网赛场上不敌美国选手马泰克,止步女单次轮,此前历次她都打入第三轮。记者问及面对这个成绩,想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时,李娜作出了上述回应。
这不是李娜第一次因为个性言论陷入风波,此前她因为余丽桥执教风格、某些媒体表现也曾性情直言,球迷也在直播中不止一次目睹过武汉女人骨子里的火辣。在澳网决赛赛场上,她向裁判抱怨:“为什么场上有这么多教练?别让中国观众教我怎样打球!可以说话,但是比赛中不要出声。”当丈夫姜山跑过来蹲在地上提出自己的技战术意见时,她脾气又上来了。观众听到李娜不耐烦地对他说“莫碰我”,“你说的这些都是屁话”。
“你别看李娜在赛场上跟姜山凶,下来以后,她还是很小女人,什么事情都愿意听姜山的。”湖北省网管中心前主任李里仁说。澳网夺得亚军之后,李娜曾经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为她搞了一个小型庆功宴。李里仁记得,那天在饭桌上李娜几乎一言不发,就是埋头吃饭。“所有的外事,都是姜山在处理。”
在退役公开信中,李娜感谢完父母之后,就写到了姜山:“你陪伴我已经20年了。你是我的全部,我也很感激能和你共享人生。”
法网夺冠之后,李娜迎来了网球生涯持续失利的低谷。职业化改革是双刃剑,它让李娜获得空前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肩扛所有责任:聘请教练、团队运营、四处比赛,还有各种商业接洽。2013年法网失利之后,中国金花的状态几近谷底。她和姜山可以不理会各种随之而来的杂音,但是不能不尽快摆脱持久的低迷。
李娜出生的第二年,家乡武汉将梅花列为市花。越是严寒,越要绽放,梅花特性和李娜性格如出一辙。
结束和莫特森的合约后,姜山作为过渡曾短暂执教。很快,这至关重要的一棒交给了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这位传奇教练担任运动员时,个人最好成绩是世界排名467位。但是在和海宁合作的15年里,他让海宁捧起了7个大满贯冠军。
伦敦奥运会上,李娜首轮即遭淘汰。虽然网球运动的核心是大满贯赛事,但是奥运失利依然给她带来不小困扰。卡洛斯就是在这之后成为李娜的新教练。艺高人胆大的魔鬼教练每天给她安排的训练量超过7小时,他甚至让30岁的李娜开始改变发球动作。
“离开卡洛斯,我做不到。”海宁的感受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李娜的心声。“卡洛斯让我更自信。”这可能是他对李娜所做的最大改造,它的意义丝毫不输改变发球。卡洛斯还让李娜不要总是吼姜山,后来出现在澳网赛场的李娜在失误时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笑容。
2014年9月30日,北京,李娜出席退役仪式,正式告别赛场
“李娜是母狮,但她以为自己是猫。只有你把自己想象得更强大,才会有伟大的事情发生。”卡洛斯说。
2014年1月25日,第三次打入澳网决赛的李娜以2-0的战绩,击败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在墨尔本捧起了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赢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32岁的李娜重新站到了世界之巅。
“我从刚开始打球到慢慢喜欢网球,用了差不多15年的时间。但是最后这两年,才开始慢慢理解自己,理解网球这个项目。慢慢学会不再去责备埋怨自己,所以,这两年是自己最最开心也是最享受的职业生涯。”李娜说。
“其实李娜的情况,你们比我清楚。”母亲李艳萍介绍,这些年李娜忙于比赛,在家中的时间很少,有时甚至一年只有春节期间能够在家呆两天。即便如此,在家日程也非常紧凑。幸亏姜山父母家离得不远,为了在中国人最看重的日子阖家团圆,她的年饭是娘家吃一半,再赶到婆家吃一半。
“我希望能多花一点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以前打球的时候,这些时间都是很奢侈的,现在我想尽力去弥补我的家人。”退役后,李娜会和经纪公司一道,开办自己的网球学院,还将投身于儿童乐益会公益组织。
“下一步还是以我的网校为主。小孩,是生活的一部分,肯定也会拥有的。”最后这个规划,令母亲李艳萍最感欣慰。
9月30日,李娜退役仪式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行。两届温网冠军、李娜的好友科维托娃哽咽着发言:我们会非常想念你,你是赛场上真正的斗士。卡洛斯也来到了现场,姜山和纳达尔作为神秘嘉宾出场。丈夫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西班牙网球天王献上了鲜花。在现场音乐《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歌声中,看台上的球迷又一次打出了熟悉的横幅“一生有李,娜就足矣”,全场齐声呐喊“李娜我爱你”,很少化妆的李娜差点被眼泪弄花了妆。
2014年11月11日,在WTA公布的女子年终最新世界排名上,李娜的积分正式清零,世界排名被清除。
1996年,从美国结束训练回国时,李娜说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2014年2月17日,李娜世界排名第二位。
“我最开始打网球的时候,只是一个邻家小女孩,打网球只是我的课余爱好,我完全没有想到我面前有如此神奇和美好的网球之旅。当时谁能想到网球对于我挚爱的祖国意味着什么呢?即便我的职业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还是值得的。我看见变化就在我眼前发生,小女孩拿起网球拍,制定目标,跟随她的内心并且相信自己。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中国年轻女孩,让她们相信自己,为自己设立目标并永不言败。”
她在告别信中继续写道,“无论你想成为网球运动员、医生、律师、老师还是一个商人,我都希望你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我能做到,你也可以。只要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习记者陈又礼、王婷婷、张笔梦对本文亦有贡献)
当李娜在国家网球中心向中外媒体正式宣布退役时,9月21日这一天无疑将载入中国网球大事记。两天前,她在个人微博上发表了告别信,流传已久的退役消息被证实。
尽管一袭马尾着装休闲的李娜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还是在发布会一开始就忍不住哽咽、落泪。李娜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情,这一刻,是她又一个重要的赛点。
发布会召开同一天,距离北京1200多公里以外的武汉,首届WTA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迎来了开赛日。这是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赛之后,国内最高级别的网球赛事。李娜会回到家乡,和昔日那些世界顶级的对手见面。只不过,她不再身披战袍,而将以东道主身份,向她们推荐武汉的小吃。
李娜的身上,有着明显的武汉城市基因。通过昔日和她的赛场相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早已对武汉并不陌生;而这位从江城走出的首位亚洲大满贯选手,让网球成为了家乡的另一张名片。
含苞
“我非常荣幸这项WTA顶级赛事能来到武汉。这里诞生了李娜这样的世界巨星,她是武汉的代表和骄傲。”WTA亚太区主席彼得·强森说。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和武汉市体育局签订的武网合作协议长达15年,取代此前在日本已经举办了30年的超五巡回赛东京站赛事。
开赛首日,李娜昔日国家队的队友和双打搭档彭帅结束了和巴瑟尔的夜场赛。在她看来,“如果没有李娜的话,可能不会有第一个武网。”
“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在李娜发表的告别信中,她列了很长的感谢名单。谈及小时候在武汉开启网球事业,她写道:感谢启蒙教练——夏溪瑶教练和余丽桥教练,是你们把我带上了网球之路。
1982年2月,李娜出生在武汉的一个普通工人之家。5岁半那年,父亲李盛鹏用家中积蓄为她买了一架风琴。因为家境并不宽裕,只能买二手。“但是李娜不喜欢弹琴,她根本坐不住。”母亲李艳萍回忆,丈夫后来改变了主意,“逼她练,孩子也不会快乐。”
就在这一年,新华路业余体校的羽毛球教练林淑慧来到硚口区宝善街小学挑选小队员,她想要几个身高在1米2以上的一年级孩子。李娜的爷爷李龙立是这里的体育老师,他问林指导:我孙女只有5岁半,还在上幼儿园大班,身高也还差点儿,能不能让她也去练练?
李娜进入了业余体校羽毛球队,更兴奋的是父亲。李盛鹏也是从小打羽毛球,进过省队。如果不是因为“文革”,他应该顺理成章成为职业运动员。
“孩子的手摔断过吗?”那天训练结束之后,林淑慧问前来接她的父母。李盛鹏不解地摇摇头。
“李娜打球的动作不像羽毛球,更像网球。手臂发力,跟手腕发力不同。”教练向父母解释。与羽毛球队一墙之隔,就是网球队。林淑慧向网球队的教练推荐了李娜,她就是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
“李娜的眼睛特别亮,直直地盯着你。”夏溪瑶回忆起师徒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随后她发出一堆口令,李娜就在眼前左右横移、前后跑动。“这孩子基础是不错。”
“愿意打网球吗?”
李娜点点头。“那明天叫父母来队里,我们见见面。”
“其实我当时主要是为了看看他们的身高。”夏溪瑶解释,李娜父亲大概1米74,母亲1米67。测完骨龄,她判断李娜成年后可以长到1米72。这也是李娜现在的真实身高。
队里分普通班和重点班。李娜本来年纪就不够,跟重点班的苗子比赛,从来没赢过。“输了之后,她就在场边哭。我就激她,‘哭有什么用?有板眼你打败她们!’”夏溪瑶回忆,“李娜要强,你越说,她训练越起劲。”板眼是武汉话,“本事”、“能耐”的意思。
从体校到宝善街小学,步行需要20分钟。李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到体校出操,体能训练结束后赶回学校上文化课,下午放学后再回体校继续训练。在父母眼里,文化课一直都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训练时间,李盛鹏决定星期天租场地让女儿练球。
“当时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一百多块。打一个小时,是5块钱。我们也不敢多打,每次最多两个小时。”李艳萍说。3年后,重点班的6个小姑娘里,有了李娜的身影。
跟李盛鹏的经历相似,如果不是“文革”,余丽桥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明星运动员。当任命下达时,她带着9个全国冠军的荣誉和对运动员生涯的不甘,成为省体工大队(现更名体育局)青少队教练。

第一次见到李娜时,余丽桥是在业余体校看她们比赛。她挑选队员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要不要球”。这位后来被很多队员形容为“魔鬼教练”的严师,从做运动员开始就崇尚进攻。她看上的苗子,必须速度、力量、落点全面发力。那天她对李娜最深的印象反倒不是技术,而是李娜的好胜:丢球之后眼睛里写满的斗志。
重点班的6个孩子中,有两位后来进入省青少队,李娜是其中之一。
怒放
每一次看女儿的比赛,对李艳萍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赛事越重大,就越煎熬。她心脏不好,两次在女儿关键比赛当天莫名出现头晕和血压升高,甚至连听人谈论都不行。从那以后,她就不再看直播。
时光倒回到2011年6月4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李娜将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中心网球场迎战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无论输赢,这一天都已创造中国网球新的历史:半决赛战胜莎拉波娃后,李娜已经赢得了亚洲选手在法网的最佳个人成绩。 此时的李娜,是美网八强、世界排名第十、澳网亚军。电视机前,超过1.16亿的中国观众在关注着这场巅峰对决。后来,它创下2011年单场赛事在国内最高收视纪录。这场奖金为120万欧元(约1138万人民币)的职业赛事被赋予不同寻常的意义:人们都在期盼李娜代表中国,捧起亚洲人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
在冲击荣誉殿堂的梦幻一刻,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即将在红土赛场上奋力厮杀的李娜,在最近的几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和成长。
2002年,带着职业生涯的19个单打冠军和17个双打冠军,看着自己200开外的世界排名,李娜脱下国家队队服,和相恋4年的男友姜山回到武汉,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念起了体育新闻。直到孙晋芳上任国家网管中心主任并且力劝后,她才选择复出。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家网管中心在运动员多次呼吁之下,决定迈开职业化改革第一步:允许李娜、彭帅、郑洁、晏紫等人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将比赛奖金上缴比例由原来的65%调整为8%,同时还需上缴商业利益的12%给中心,并且参加国家队赛事。
“如果没有当初她的改革,可能现在也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成绩。”李娜后来这样评价孙晋芳顶着压力第一个吃螃蟹。
为了见证女儿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李艳萍坐到了电视机前。“我觉得李娜这几场球都打得特别好,所以今天我破例看直播。”赛前她接受了央视的专访,“这几场她都打得相当稳,有蛮多办法来应对场上发生的事情。我相信她一定会赢”。
万里之遥的李娜没有听到这些祝福,她抓住对手在网前的一次失误,完成全场第一次破发,以6:4拿下首盘。站在对面的斯齐亚沃尼年长她两岁,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大满贯单打冠军。一年前,也是在法网赛场上,李娜因为在第三轮不敌这位强劲对手,止步16强。
第二盘,李娜乘胜追击,率先破发。第八局到来时,比分是4:3。与李娜的安静挥拍不同,对手会伴着沉重的吼声。一次成功救球后,卫冕冠军斯齐完成回破。看台上,李娜的教练莫特森戴着墨镜一言不发,丈夫姜山也只是在鼓掌。李娜神情严肃,冲着看台用武汉话喊了一句:加下子油,莫坐到(加下油,不要只知道坐着)!
电视机前,李艳萍感到心跳加速。随着李娜对手连续得分,气氛越来越紧张,她连续两次离开电视。比分追平时,李艳萍走出房间,来到了大街上。“其实我想看,但是我不敢。”
在街上,她接了一个电话,是自己的表妹。“比分多少?”她心急地问。表妹没提比分:快了快了,马上就赢了。
“你不要跟我说‘快了’,最后一分没落地,你只要一打电话我就会心慌。这不是‘快了’的问题,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赛点翻盘!”
通话结束后,天上下起了小雨。李艳萍在附近的一个屋檐下躲雨。这天也是娘家一个外甥女大婚,李艳萍举家从武汉来到了娘家湖南新化,和她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的是新化的亲友团。
电话再次响起时,李艳萍收到了那个让所有中国人都狂喜的结果。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傲然绽放的中国金花捧起了亚洲人的第一座苏珊-朗格伦杯。
李艳萍给女儿发了一条短信:“乖乖,恭喜你!你的付出没有白费,这是中国人的愿望,也是你爸爸的愿望。”在李娜正式进入省队成为国家运动员的1996年,父亲李盛鹏因病永远地离开了她。
凌寒
“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其实比赛输和赢都很正常。”
2013年6月,被列为6号种子的李娜,在捧起首个大满贯的法网赛场上不敌美国选手马泰克,止步女单次轮,此前历次她都打入第三轮。记者问及面对这个成绩,想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时,李娜作出了上述回应。
这不是李娜第一次因为个性言论陷入风波,此前她因为余丽桥执教风格、某些媒体表现也曾性情直言,球迷也在直播中不止一次目睹过武汉女人骨子里的火辣。在澳网决赛赛场上,她向裁判抱怨:“为什么场上有这么多教练?别让中国观众教我怎样打球!可以说话,但是比赛中不要出声。”当丈夫姜山跑过来蹲在地上提出自己的技战术意见时,她脾气又上来了。观众听到李娜不耐烦地对他说“莫碰我”,“你说的这些都是屁话”。
“你别看李娜在赛场上跟姜山凶,下来以后,她还是很小女人,什么事情都愿意听姜山的。”湖北省网管中心前主任李里仁说。澳网夺得亚军之后,李娜曾经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为她搞了一个小型庆功宴。李里仁记得,那天在饭桌上李娜几乎一言不发,就是埋头吃饭。“所有的外事,都是姜山在处理。”
在退役公开信中,李娜感谢完父母之后,就写到了姜山:“你陪伴我已经20年了。你是我的全部,我也很感激能和你共享人生。”
法网夺冠之后,李娜迎来了网球生涯持续失利的低谷。职业化改革是双刃剑,它让李娜获得空前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肩扛所有责任:聘请教练、团队运营、四处比赛,还有各种商业接洽。2013年法网失利之后,中国金花的状态几近谷底。她和姜山可以不理会各种随之而来的杂音,但是不能不尽快摆脱持久的低迷。
李娜出生的第二年,家乡武汉将梅花列为市花。越是严寒,越要绽放,梅花特性和李娜性格如出一辙。
结束和莫特森的合约后,姜山作为过渡曾短暂执教。很快,这至关重要的一棒交给了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这位传奇教练担任运动员时,个人最好成绩是世界排名467位。但是在和海宁合作的15年里,他让海宁捧起了7个大满贯冠军。
伦敦奥运会上,李娜首轮即遭淘汰。虽然网球运动的核心是大满贯赛事,但是奥运失利依然给她带来不小困扰。卡洛斯就是在这之后成为李娜的新教练。艺高人胆大的魔鬼教练每天给她安排的训练量超过7小时,他甚至让30岁的李娜开始改变发球动作。
“离开卡洛斯,我做不到。”海宁的感受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李娜的心声。“卡洛斯让我更自信。”这可能是他对李娜所做的最大改造,它的意义丝毫不输改变发球。卡洛斯还让李娜不要总是吼姜山,后来出现在澳网赛场的李娜在失误时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笑容。

“李娜是母狮,但她以为自己是猫。只有你把自己想象得更强大,才会有伟大的事情发生。”卡洛斯说。
2014年1月25日,第三次打入澳网决赛的李娜以2-0的战绩,击败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在墨尔本捧起了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赢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32岁的李娜重新站到了世界之巅。
“我从刚开始打球到慢慢喜欢网球,用了差不多15年的时间。但是最后这两年,才开始慢慢理解自己,理解网球这个项目。慢慢学会不再去责备埋怨自己,所以,这两年是自己最最开心也是最享受的职业生涯。”李娜说。
暗香
“其实李娜的情况,你们比我清楚。”母亲李艳萍介绍,这些年李娜忙于比赛,在家中的时间很少,有时甚至一年只有春节期间能够在家呆两天。即便如此,在家日程也非常紧凑。幸亏姜山父母家离得不远,为了在中国人最看重的日子阖家团圆,她的年饭是娘家吃一半,再赶到婆家吃一半。
“我希望能多花一点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以前打球的时候,这些时间都是很奢侈的,现在我想尽力去弥补我的家人。”退役后,李娜会和经纪公司一道,开办自己的网球学院,还将投身于儿童乐益会公益组织。
“下一步还是以我的网校为主。小孩,是生活的一部分,肯定也会拥有的。”最后这个规划,令母亲李艳萍最感欣慰。
9月30日,李娜退役仪式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行。两届温网冠军、李娜的好友科维托娃哽咽着发言:我们会非常想念你,你是赛场上真正的斗士。卡洛斯也来到了现场,姜山和纳达尔作为神秘嘉宾出场。丈夫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西班牙网球天王献上了鲜花。在现场音乐《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歌声中,看台上的球迷又一次打出了熟悉的横幅“一生有李,娜就足矣”,全场齐声呐喊“李娜我爱你”,很少化妆的李娜差点被眼泪弄花了妆。
2014年11月11日,在WTA公布的女子年终最新世界排名上,李娜的积分正式清零,世界排名被清除。
1996年,从美国结束训练回国时,李娜说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2014年2月17日,李娜世界排名第二位。
“我最开始打网球的时候,只是一个邻家小女孩,打网球只是我的课余爱好,我完全没有想到我面前有如此神奇和美好的网球之旅。当时谁能想到网球对于我挚爱的祖国意味着什么呢?即便我的职业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还是值得的。我看见变化就在我眼前发生,小女孩拿起网球拍,制定目标,跟随她的内心并且相信自己。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中国年轻女孩,让她们相信自己,为自己设立目标并永不言败。”
她在告别信中继续写道,“无论你想成为网球运动员、医生、律师、老师还是一个商人,我都希望你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我能做到,你也可以。只要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习记者陈又礼、王婷婷、张笔梦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