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房压疮管理三级监控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病房压疮管理三级监控实施效果。方法:我院开始从2012年在老年病房建立三级监控管理制度,对比分析未实三级监控管理前以及实施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监控后压疮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监控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房压疮三级监控管理,可有效防控压疮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 老年病房 压疮管理 三级监控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55-01
  压疮为一种常见的临床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随着患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应该关注的重点。我科为了减少压疮发生,于2012年在院内实施压疮管理三级监控系统,分析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室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年收治的老年病房接受压疮管理的三级监控患者1200例,男760例,女440例,年龄为61-93岁,平均年龄为77±1.2岁,入院诊断患者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以及后遗症、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老年痴呆。其中长期卧床58例。住院时间为6d-80个月。2011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病房压疮未实施三级监控的患者342例,统计对比监控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分析研究。
  1.2 方法
  新入院患者按照护理常规以及压疮护理常规,由管床护理人员评估,并制定计划实施,其他护理人员应根据班次实施护理工作,护士长担当检查工作,发现并提出改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①建立压疮三级监控模式,建立以护士长为宏观调控,监管护理为中间管理,责任护理人员进行微观调控的三级监控管理模式。挑选2名具备扎实压疮管理知识的监管护理人员,便于给予患者提供熟练的压疮护理措施。责任护理人员对于新入院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根据评估表详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同时对患者压疮疾病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临床分析发生压疮高风险的人群主要为瘫痪、昏迷患者,以及持续高热患者,若发现患者有压疮发生,监管护理人员有及时告知患者并上报给护理部门。责任护理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并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改善。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期翻身,并注意详细统计皮肤情况;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压疮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做好床单被罩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患者排泄物,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便盆;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饮食。若不能正常进食,可采用肠外营养。
  ②监管护理人员进行中间管理。再次评估患者身体情况,Norton评分为12-14分者,需每周评估一次,小于12分者需3d在评估1次,注意观察压疮高危患者的身体病情,并针对患者病情变化而改变具体的护理措施。并注意定期检查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皮肤情况,合并伤口损伤者,应采取措施措施;并及时将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病情变化告知护士长,研究对应的治疗方法。
  ③护士长进行宏观调控,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压疮护理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压疮护理技能水平;疑难病例需要上报给护理人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再次确认责任护理人员填写的表格,评估压疮评分的情况。评估压疮改善情况,观察创面是否有缩小,评估护理实施效果。
  1.3 观察评价
  观察对比三级监控实施前后的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实施前342例患者,Ⅰ期17例,Ⅱ期11例,Ⅲ期1例,Ⅳ期0例,共29例,所占比例为8.5%,实施后1200例患者,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共38例, 所占比例为3.2%,实施后压疮发生后明显少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合并压疮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压疮的老年患者。因此,为了防止压疮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应做好早评估、早发现、早预防[1]。通过实施三级监控管理,密切观察高危人群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异常,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改善治疗患者疾病,可有效减少压疮疾病的发生。三级监控管理是指各级人员按照一定的护理程度对病房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有针对性的治疗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监控压疮疾病。通过实施三级监控管理,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疾病的重视,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压疮知识培训以及压疮技巧培训,可提高医护人员压疮护理水平[2]。本次研究中,比较分析监控前后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实施监控后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与监控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老年病房实施压床管理的三级监控制度,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实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丹.三级监控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8):214.
  [2]黄咏梅,时尧.三级监控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83-8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监护设备对重症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12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我们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第1次HAMA评分,在将观察组患者的监护仪撤除两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第2次的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HAMA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HAMA评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更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了谋求新时期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山东轻工业学院分析自身优势,确立了"强化轻工特色、加快内涵发展、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组24例,開放手术组2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具可比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巡回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专业特点,采用巡回护理措施以及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发生。结果: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一听、二看、三巡视"模式实施护理,可有效防止神经科意外发生。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为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实施巡回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安全管理 巡回护理 
【摘 要】 目的:评价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个体化综合治疗管理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个体化组与常规组各纳入患者100例,均给予地氯雷他定片、丙酸氟替卡松、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个体化组在此基础上选择性给予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治疗:采用个体化药物治疗,除对照組西药治疗外,还据患者体质、感冒发烧情况,给予维生素增强患者提
【摘 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药动学特性好、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无需皮试等特点而受到临床欢迎,但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头孢菌素类,针对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消化系统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如:适应证的选择、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