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药动学特性好、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无需皮试等特点而受到临床欢迎,但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头孢菌素类,针对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消化系统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如:适应证的选择、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判断能力等。合理使用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引发的危害,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才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疗效。
  【关键词】 氟喹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由于该类药物中含有喹诺酮的基本结构,故由此又称为吡啶酮酸类,是化学合成抗菌药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尿道、呼吸道、皮肤软组织、骨关节、肠道、腹腔的感染。治疗效果良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类药物按照结构、发明的先后及抗菌谱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代。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为第一代,1974年合成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吡哌酸(pipemidic Acid),1979年合成第三代喹诺酮药: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应用于呼吸道肠道尿路感染以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的优势有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首先以敏感菌DNA回旋酶为靶酶,其次与靶酶的A亚单位结合,以达到阻止DNA的复制的效果,最后引起细菌死亡。
  随着氟喹诺酮类这样的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使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也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有时甚至会危及性命,如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得到合理的应用,就会给患者带来福音,现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其合理应用措施综述如下:
  1 常见不良反应
  1.1 消化系统胃肠道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味觉改变,发生率科达到3%-17%左右,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常常会感觉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口腔炎、腹痛、吞咽困难、流涎、消化不良、胃炎、便秘等症状,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机制可能是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会得到改善。
  1.2 皮肤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皮肤反应与内酰胺类及磺胺类药物比较,其皮肤反应多种多样,而且发生率为0.4%-2.2%,已经在所有已知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观察到其光毒性,但不同药物间具有明显差异,例如:在8位有氯原子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克林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更容易发生光敏感性反应,但是8位由甲氧基取代的药物—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则不产生光敏感性反应,其中属能在皮肤中积累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可能性最大,相关的药物有克林沙星、氟罗沙星等,尤其是司帕沙星和洛美沙星这两种药物引起光毒性的程度最严重,最近有研究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洛美沙星可以诱发皮肤癌。因此,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应避免暴晒在阳光或人工紫外线光源下。
  1.3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见的,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疲倦、失眠、视觉异常、耳鸣及恶梦、焦虑、坐立不安、神经过分紧张、失眠欣快、幻觉、精神失常及癫痫,有时还会出现颅内压升高、周围神经炎,甚至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病反应,幻觉、忧郁症、痉挛,但它们的发生率较小,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有神志不清、软弱、震颤或抑郁,经常出现在动脉硬化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癫痫) 的老年人中,因此,在老年人使用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该注意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诱发癫痫的可能。诱发机制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为脂溶性药物,能较好地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易致毒性作用,发生率为0.9%-11%。有报道,朱永珙[1]分析3606例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引起的中枢系统不良反应患者,依发生例数多少排列为:抽搐734例,头晕664例,头痛536例,感觉障碍490例,发热 408例,视力损害289例,共济失调125例,听力下降101例,锥体外系症状35例。
  1.4 心血管系统反应
  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心血管系统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有时伴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朱永珙等[2]分析987例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患者,依发生例数多少排列为:心动过速456例,血压下降219例,循环衰竭88例,血压升高77例,心搏停止40例,心力衰竭25例,心房纤颤25例,心动过缓21例,心肌梗死21例,心肌缺血12例,心肌炎3例。
  1.5 泌尿系统反应
  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尿潴留、水肿、血尿、蛋白尿、肾性尿崩症、肾功能损害等。石永兵[3]报道1例环丙沙星(CPLX)0.2 g,每日2次,口服2天后出现肉眼血尿,呈现血水样,尿常规显示Pr(+),RBC满视野,停药后次日复查尿常规,Pr(-),RBC(+),2天后尿常规正常。另外,也有用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报道。
  1.6 呼吸系统反应
  常见的呼吸系统损害主要包括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尽管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多,但应该引起患者的重视,一旦发现,应积极抢救。朱秀美[4]报道的呼吸系统损害仅占0.9%,明显低于血液系统。
  表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
  2 合理應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分布在体液和组织内,是人工合成抗菌药的一种,由于患者的需要,近年来其使用量明显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药物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加之药物本身特性,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其安全用药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中,引发不良反应的氟诺酮类药物主要为注射剂左氧氟沙星,累及系统有消化系统、皮肤反应、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经过处理后症状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该重视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无感染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合理选用药物。
  (2)应对治疗疗程加以控制,时间不宜过长,在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选择时,应建议用药者最好采取口服方式,且初始剂量不宜过大,若需要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控制滴速,尤其需加强观察早期的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应及时停药,并对其做相应调整,从而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特性上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的一种抗生素,在用药上,国外每日1次,国内每日2次。从细菌的耐药性、药效学、药动学角度来分析,每日1次可能更合理[5]。
  (3)明确禁忌证。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后,可不同程度的对机体的钙和磷代谢产生影响,可使未成年人发生关节软骨病,故哺乳期女性、孕妇必须禁用此药物。有报道指出,针对儿童患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药物剂量需小于10 - 15 mg/(kg·d),疗程控制在7 d内。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过敏反应者、高龄、抽搐、肝肾功能不良、癫痫病史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需慎用,以防诱发不良反应事件。
  (4)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加重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朱秀美报道的452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有101例并用其他药物,占总不良反应的22.3%,加重不良反应的合并用药有:①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非甾体消炎药(除阿司匹林外)合用会诱发惊厥(癫痫发作)。②与含金属离子药物合用时包括含铝镁抗酸药,可使氟喹诺酮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35%-85%[1]③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及咖啡因合用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失眠及晕厥,严重者甚至可致死,临床用药需特别注意。④环丙沙星与华法林联用可导致潜在抗凝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6]。⑤与利福平、氯霉素等药物联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7]。⑥与甲氨蝶呤联用产生严重毒性反应[8]。⑦与其他药物如H2受体拮抗药联用会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内清除率。与一些毒性大,不良反应多,使用频度高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合用时应慎重。
  (5)考虑患者年龄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老年人患者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以及综合因素的考虑,临床医师应考虑到老年这个群体的药物代谢特征,做出合理的个体用药方案,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次青少年也应该严禁使用此类药物,以防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
  (6)认真询问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史,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对于过敏性患者,应该在夜间服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给药建议,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3 结语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药动学特性好、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针对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如:适应证的选择、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判断能力等。合理使用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引发的危害,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才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疗效。
  参考文献
  [1] 高伟波, 朱继红. 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 疑难病杂志, 2008, 7(8): 507-509.
  [2] 朱秀美, 张志萍, 郭代红, 等. 喹诺酮类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4.
  [3] 吴荷芳, 王洪泽. 氟喹諾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19(12): 765-765.
  [4] 王丽, 朱珊, 刘彩虹.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 108 例分析及合理应用[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 20(1): 44-46.
  [5]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J]. 第 14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I, 1998, 997: 53-62.
  [6] 刘展心, 李丽莹, 胡宝荣.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J]. 中国药事, 2005, 19(6): 380-382.
  [7] 陈立平, 白广生. 浅谈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 吉林医学, 2009, 30(9): 832-833.
  [8] 耿磊. 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1(3): 78-79.
  作者简介格式:姓名:韩丽婷,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省连云港市),单位:东海县中医院,学历:本科(学士学位),职称: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监护设备对重症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12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我们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第1次HAMA评分,在将观察组患者的监护仪撤除两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第2次的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HAMA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HAMA评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更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了谋求新时期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山东轻工业学院分析自身优势,确立了"强化轻工特色、加快内涵发展、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组24例,開放手术组2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具可比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巡回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专业特点,采用巡回护理措施以及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发生。结果: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一听、二看、三巡视"模式实施护理,可有效防止神经科意外发生。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为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实施巡回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安全管理 巡回护理 
【摘 要】 目的:评价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个体化综合治疗管理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个体化组与常规组各纳入患者100例,均给予地氯雷他定片、丙酸氟替卡松、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个体化组在此基础上选择性给予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治疗:采用个体化药物治疗,除对照組西药治疗外,还据患者体质、感冒发烧情况,给予维生素增强患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