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设情境,激发数学兴趣;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化静态为动态,训练学生思维。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优化;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72-01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使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富有趣味性、生动性,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这样,既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上的不足与缺憾,又可以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同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有些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广度和稳定性都不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到课堂学习本身,忽略一些无关事物的影响。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生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打下一个好的开端。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时,教师把学校附近路口汽车流动情况录下来,要求学生统计车流量的情况。教师让学生想办法,经学生讨论商量后做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学生记摩托车的数量,有的负责记大客车的数量,有的负责记小汽车的数量,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样,把学生的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连接,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很多内容不能展现在学生眼前,往往需要学生借助想象来填补眼前的空白。而多媒体技术用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强大的表现力,填补了这一空白,把各种生动的形象、事物的原理、生活中的现象过程等,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分解教学中的难点。比如,在教“行程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出示甲乙两地的一段路程,然后可以假设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演示经过一小时后两车行驶的路程,再经过两小时两车又行驶的路程。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相遇问题这一知识点更加直观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为解题奠定基础。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抽象的知识,从而摆脱老师的个人比画表演和学生的凭空想象。这些抽象的知识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鼠标轻轻的点击下,重难点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在,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课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先把圆平均分成4份,把这4份拼起来,像个平行四边形。接着又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发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然后,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得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对于圆面积的计算印象也更加深刻。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W.Diesterweg)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学生只有了解了知识的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比如,在一块长方形的红布上裁剪正三角形的小红旗,最多能裁多少个?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会觉得是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简单地套用公式。实际上,长方形的长和宽未必正好是三角形底高的倍数,所以就会出现“边角料”的问题,而有些边角料合理利用又可以裁剪出一个三角形。所以,这时候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探索答案,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态为动态,训练学生的思维
  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机械识记的能力要远高于理解识记的能力。所以,课堂上让他们记的知识,往往都是死记硬背的,并不能真正理解。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原本静态的知识化为动态的动画,将大大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告诉学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总是要一再提醒才能记住,对于为什么要“0除外”,总是似懂非懂的。这时,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这样一个知识点制作成动画,通过渐变和叠加等效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为什么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的原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巩固记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想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燕.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6).
  [2]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09).
  [3]田鑫.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M].陕西教育,2013(09).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要想教好数学,必须懂得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思维活跃,思考方式积极有效,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枯燥、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很难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易简生本的语文课堂,是教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无限精彩地学,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学生学得最轻松的课堂,它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充满创造性与拓展性的课堂。   关键词:易简生本;语文课堂;简单轻松;生机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6-01   易简生本的语文课堂,是教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无
采用捷联惯导系统做为火炮的姿态测量元件,能够有效提高调炮精度。针对火炮随动系统存在的方位和高低控制通道之间的耦合问题,采用了四元数解耦控制算法,使方位和高低通道独立不相干扰。在解决方位轴实时计算时分别采用俯仰轴叉乘法和高低量解算法,达到解耦控制效果。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却是人类一切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必须得到人们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本文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
尽管绩效管理作为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已经被企业实践了很长时间,但企业依然不能很好地驾驭它。本文针对企业执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在绩效管理操作过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高中新课程标准》都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要发展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英语教学依然沿袭应试教学,忽视听力的培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