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高中地理教學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微课程教学理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起来的。将微课程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一、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程又叫微课,其主要的教学载体就是微型教学视频,是结合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的一种情景化设计开发,可以支持多种方式的在线视频学习。而且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教学时间通常在5—8分钟,包含的资源容量也小。
  1.提供资源和创新平台。
  微课程的运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设计更优秀的课例。例如,在教学“日界线”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生活实例来导入,再为学生讲解日界线的概念、出现的原因、日期的计算等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中将问题和板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读图、判图能力。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需要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微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微课程的运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不能被兼顾,所以经常会出现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重复学习的情况。微课程的运用改变了这一教学弊端,其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为层次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实现了因材施教。对于优秀生,教师可以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而后进生也可以自主选择不懂的知识点继续完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满足类型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知识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师生互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加强师生交流,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在校园网等网络平台随时向老师请教沟通,而且,老师也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自学。
  在课前预习时运用微课程,是对传统预习方式的一种变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预习,不会受到书本和学习资料的限制,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学“地球公转和自转”这一内容前,教师要先制作微课程,介绍地球自转及其在银河系中的公转,引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将其分享在校园网上。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可以先观看微课程,大体把握地球运转的特点和规律,标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向老师发问。
  2.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并了解其中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河流地貌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程展示课堂的重、难点,并演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的变化,将河流不同时期的弯曲程度和泥沙淤积情况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辨析泥沙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
  3.知识点复习。
  在课后学生也可以运用微课程来复习巩固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兼顾层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但是微课程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录制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微课程,并进行基础知识归纳、重点知识引申等设计,为课后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提供更多选择。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程时可以选择微课的类型,并调整播放速度和频率,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微课程运用的重要性,加强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现状,对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
一、课堂提问教学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提问时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先从教材着手,然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最好是联系生活中较熟悉的事物对学生提问,使提问适合学生的发展,并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究,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时经常会出现提出的问题过浅,学
探讨了可逆配仓带式输送行走驱动两种原理,第一种是钢质驱动轮与钢轨之间依靠摩擦力驱动,第二种是依靠摆线针轮减速电机与钢质车轮通过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力传动,通过合理地布
郑州市各高校基本处于自成一体和自我封闭状态,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重复。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目前面临外语教学资源整体
混业经营是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降低风险的需要,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更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实行
与其他科目不同,初中历史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和探究为重点,提升学生的人文历史素养。基于这样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教学研究,有效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在尊重学生想法和体验的前提下使学生生成了对不同知识的新理解。笔者在本文将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浅谈讨论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政治、文化、经济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故事熠熠生辉。为了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来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具体来说,将历史故事穿插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一、在导入环节穿插故事,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让学生“会学”、“乐学”,是每个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互动,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进行多方对话,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因此,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究师生对话的有效策略,利用课堂互动来打造更具智慧和魅力的地理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養。  一、构建新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十分常见,地图的出现使得枯燥的历史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動,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地图通常是历史学家经过仔细甄别而选用的,充分发挥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图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利用,这种局面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反省。  一、地图教学在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