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地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十分常见,地图的出现使得枯燥的历史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動,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地图通常是历史学家经过仔细甄别而选用的,充分发挥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图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利用,这种局面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反省。
  一、地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地图使历史知识更加直观和生动。
  地图是一种生动、直观的信息传递形式,在历史课本中,地图能够对文字起到展示和补充的作用。例如,课本文字讲述了战国时期七大诸侯国的位置,但是仅凭文字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出各个国家的相对位置,而利用地图展示各国的具体位置,不仅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国的毗邻情况,而且能让学生对于各个诸侯国的外交和战争策略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另外,地图是一种图片形式,相比于文字更容易记忆。
  2.地图体现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非常多,各个知识点之间还有着相互联系,仅以文字形式来讲述不仅显得复杂和枯燥,也容易导致学生记忆混乱。而在历史地图中,知识点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多个知识点的同时呈现既体现着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综合记忆。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根据地图类型选取相适应的读图方法。
  高中历史课本中穿插着类型各异的众多地图,不同类型的地图反映的知识类型也各不相同,为了准确获取地图信息,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读图方法。例如,河流水利地图向我们展示的是当时主要的河流与水利工程的位置情况,据此我们需要从地图上了解河流的起始位置,流经的主要城市,水利工程的位置及其连接的主要河流等信息。对于国家疆域图,我们需要读出国家的疆域范围,行政区域的划分及主要行政区域的名称和位置,国家不同方位分别与哪些国家相邻等。
  2.通过地图对比拓展知识层面。
  历史知识之间是相互延承的,反映历史变迁的各种地图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利用地图辅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的大量对比来探究地图背后隐含的丰富知识,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古今世事变迁。例如,通过对比某个城市在不同朝代的名称、位置、管辖范围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就能总结出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明白它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
  3.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历史地图在课本中占用的篇幅不大,但其包含的信息量却是十分丰富的,利用地图开展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仔细观察和对比,不放过地图中的任何信息来源和信息差异。观察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历史信息的变化和联系,并能带动学生对其中的线索和原因进行探索和思考,促进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加强,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就被培养起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十分有帮助。
  4.利用地图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
  当今社会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尽管学生需要接受不同学科的教育与学习,但是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学校也普遍将综合考试作为一种引导手段。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历史地图是加强学科联系的重要桥梁,多种类型的历史地图不仅反映了历史变迁,也清晰地描绘着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气候以及民俗风情等信息,这些内容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反映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学生实现学科之间的贯通,综合全面地掌握知识十分有帮助。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利用历史地图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顺应当代教学要求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地图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避免所选地图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或者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情况的出现,力求充分利用地图教学提升学生高中历史学习成效,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依据实证资料,把“社会腱”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从学校教育因素的视角,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原因。一些负面因素弱化了大学生对学校的依恋,致其走向犯罪。欠缺的校园文
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现状,对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
一、课堂提问教学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提问时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先从教材着手,然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最好是联系生活中较熟悉的事物对学生提问,使提问适合学生的发展,并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究,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时经常会出现提出的问题过浅,学
探讨了可逆配仓带式输送行走驱动两种原理,第一种是钢质驱动轮与钢轨之间依靠摩擦力驱动,第二种是依靠摆线针轮减速电机与钢质车轮通过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力传动,通过合理地布
郑州市各高校基本处于自成一体和自我封闭状态,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重复。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目前面临外语教学资源整体
混业经营是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降低风险的需要,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更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实行
与其他科目不同,初中历史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和探究为重点,提升学生的人文历史素养。基于这样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教学研究,有效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在尊重学生想法和体验的前提下使学生生成了对不同知识的新理解。笔者在本文将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浅谈讨论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政治、文化、经济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故事熠熠生辉。为了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来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具体来说,将历史故事穿插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一、在导入环节穿插故事,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让学生“会学”、“乐学”,是每个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互动,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进行多方对话,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因此,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究师生对话的有效策略,利用课堂互动来打造更具智慧和魅力的地理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養。  一、构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