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的问题?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专家说:“美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越富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因为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就是教育的成功。而中国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准。这是中外教育存在的本质区别。
  据说,美国的家长每天必须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中国的家长每天关注的是,今天老师提问你几个问题!同样是“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有“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没有“问题”。有人说,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其实,这种观点掩盖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由于教育的差别而导致文化的差别,关键还是教育的问题。
  “有问题”和“没有问题”,它所反映的是不同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问题。努力将学生教出“问题”来,这是富有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先进的、是成功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没有问题”的教育,是压抑个性的,是片面的和缺乏创新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有考试的能力。“没有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严重的,它造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这已是目前教育中不可争辩的事实。
  我们追溯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孩子在学龄前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她)们会时常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来,这是儿童的天性。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儿童的思维是最发达的、最积极的。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能力很强。但是,儿童一上学,随着年级的提高问题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的天真哪里去了!纵观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一直习惯于将现成的答案呈现给学生,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就弱化和丧失了学生的创新意志,何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有的教师常常这样发问:不会的请举手,有问题的请举手,在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不会应答。因为,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你提出了问题,你就没有认真听讲。谁还敢有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就越发没有“问题”了。
  美国的一位学者指出:美国的学生考试能力远不及中国的学生,可是,美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远远超过中国的学生。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根本原因。这位“老外”的观点可能有些片面,但是足以说明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问题”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历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奇缺的年代,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确实显现出了它的优势。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具备单一知识技能的人,已经远远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了。国内的一个著名集团公司,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没有招聘到一个大学生。记者采访了负责招聘的负责人,问其原因,负责人说:“与其说要一张随意涂鸦的画,还不如要一张质量上乘的白纸!”这位负责人又说:“其实,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差不多。我们的用人标准是复合型、综合能力强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数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新型人才的必备标准。现在的社会用人,更注重的是协调、协作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更注重的是富有创意和善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人。用人单位在对应聘者面试时,会让应聘者对相应岗位提出自己的设想。多数人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从这一角度,同样暴露出目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就像一位著名专家所说:“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就像一屉一屉蒸出来的馒头,一个模样。”这就说明,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注重的均是应试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压抑学生个性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是教育的理想,是教师的理想。可见,学生提不出问题就不足怪了。
  据媒体报道:2006年香港各大学面向内地的招生中,拒招了11名各省的高考状元。理由很简单,这些“状元”面对考官手足无措,既回答不出考官提出的问题,又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最终落败而归,不能不说,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是谁给这些“状元”造成的遗憾?是我们“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没有创新的教育!
  “没有问题”教育的弊端是明显的,教训是深刻的。唤醒个性化、人文化和创新教育的回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努力将我们的学生教出问题来。这应该是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其他文献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2000年8月由潞安矿务局改制成立的。潞安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矿区,1986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区”;曾三获全国企业管理
【摘 要】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要靠每一个学生自己去落实。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于每一个学生潜在能力开发的程度。教师的全部引导工作,都要围绕开发学生潜能这一目的来展开。  【关键词】学生潜能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121-01     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乃是开启一个
20世纪的哲学是发展的哲学,不仅因为哲学在20世纪发展出了丰富的内容,展开了比过去几千年哲学画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入手,充分的把握和提升各个建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以此来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渗漏作为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项目防水施工就十分必要。对此,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为立足点,通过对防水施工技术重要性的分析,从而就该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研
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是我国价格领域的一次重大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一项重要价格改革任务。居民电价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召开了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在认真研究听证意见基础上,对实施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于6月中旬陆续出台,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标志着在涉及民生的价格改革领域,“建机制、保
期刊
期刊
【摘要】鉴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配合比调整、浇筑成型、后期养护等方面进行控制,为冬期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措施。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2:00、8:00、14:00及20:00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冬季的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
20世纪留给人们值得咀嚼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 ,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2 0世纪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高歌猛进的时代 ,如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信息时代的开辟、知识经济的出现、
期刊
一、“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海水淡化起步早,发展慢。但近1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通过采取规划指导、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标准规范、宣传培训等措施,我国海水淡化有了较快发展,已从技术研发阶段,开始走向产业发展阶段,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一)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日趋成熟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膜法(反渗透法)和热法(低温多效法、多级闪蒸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