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商品价格逐渐透明化,竞争加剧,一些产品的利润空间很大程度被挤压,激烈的竞争中,谁能脱颖而出?那些富含创新创意因子的产品,无疑将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当然,创意也绝非无中生有,而是切实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
对农业、农产品而言,创意也可以有所作为,创意农业的话题由此被说开来。
1.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创意农业是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打造创意农产品,提供创意农业服务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给现有农业资源赋予文化创意或创新,从而增加其价值的一种方法。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更取决于知识和创意的智慧。在农业中融入创意的智慧,能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价值,打造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1)创意农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世界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我国仅为40%左右。发展第三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创意农业则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可让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直接对接。
(2)创意农业有利于配置农村闲置生产要素。我国农村多数地区存在人多地少、生产率不高、资本与技术投入受限等问题。创意农业通过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使其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的生产要素与原有生产要素相结合,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如文化要素与农业园区相结合的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解决耕地稀缺、劳动力过剩问题,在资金吸引和技术投入方面,可能比单纯的农业园更具优势。
(3)创意农业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创意农业可以把农民从分散型、粗放型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技能型、集约型的复杂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育培训得到发展,农民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创意农业所吸引的人才流和资金流又会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创意农业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创意农业健康发展,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点”到“面”、最后连“线”的步骤进行。
(1)“点”是指创意农产品。把科技或文化要素融入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特色化或艺术化的农产品,如“七彩”南瓜、“寿星”蜜桃等。
(2)“面”是指创意农业区等。把科技或文化要素融入农业区域,使之具有新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或生态功能。这样的农业区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农场、一个农业园区、一个产业集群;用这个“面”吸引消费者来消费创意农产品或服务。
(3)“线”是指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创意农业发展成为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环节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其效益才能最大化。如西班牙的番茄业,其核心产业是以番茄农场为基础的番茄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番茄研发、生产及推介和促销番茄产品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企业以及金融、广告等企业;配套产业是指为番茄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培训等;衍生产业包括融入了番茄文化要素的玩具、服饰、食品等产业。
3.创意农业案例
(1)日本的“雪子寿司”:利用当地特产原材料制作成享誉全国的“雪子寿司”。日本大分县本匠村一位名叫高桥文子的妇女一直经营着自己的理发店,一次,“建设丰之国学校”给了本匠村3个参加培训的名额,其中有一个女性名额,村里就让高桥文子去参加了培训,高桥文子参训回到村里后,组织部分村民成立了一个“家乡本匠会”,准备做点有创意的事情。一开始他们想到的是组织“元祖/家乡特产邮寄”活动,即将当地的农产品包装后邮寄给当地籍在外地工作的人,经营一段时间后,生意并无太大的起色,反复琢磨,高桥文子觉得自己提供的服务并无太多的新意,不够吸引人。通过征集意见,总结分析,她觉得如果将这些农产品原材料再加工制作成美味食品,或许会更有意思。于是,通过反复试验、改进,他们利用当地出产的香菇为主原料制作了寿司,起名为“雪子寿司”,并参加了林业厅举办的食品竞赛,夺得第一名,后又获得全国竞赛的第一名,立刻引得很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此,原先毫不知名的寿司便成为了大分县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吸引了很多旅游者前来购买。这一创意让原本很平常的香菇大受欢迎,也为当地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能够通过创意将本地已有资源进行再加工,转化为产品,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雪子寿司”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与高桥文子的创意不无关系。当然,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创意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桥文子如果没有参加学校的培训,她可能会一直继续着她的理发店生意,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要组织村民去做这样一件有创意的事情。培训过程中,高桥文子还结识了很多各行业的朋友,通过相互交流成功经验,她得到很大的启发,这对她的创意产品设计帮助也很大。
(2)上海的美阳田园。许立言一直看好创意农业的发展前景,并在上海金山山阳镇创立了美阳田园,种植各种瓜果。与普通的瓜果不一样,许立言给瓜果都起了拟人的名字,如南瓜,分别有娇娇、迷你、巨人等;他还将京剧脸谱搬到了南瓜上面,一个个京剧脸谱在南瓜上面活灵活现;果然一些市民还真收藏了这里的南瓜脸谱。
美阳田园的创意农产品很受都市白领人群青睐,这些农产品以形美、色美、味美为标准进行生产,并将创意体现在产品中,获得了较高的附加值;比如10公斤重的南瓜,可卖到300多元。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的多样性,美阳田园将日本、印度、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100多个蔬菜瓜果品种引进种植。如今,原先的田园规模将被扩大4倍,成为集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郊区都市型生态创意农业园区。
美阳农园展示“三美”农业,提倡味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主张未来农业产品既要美味,更要美形。园区里的蔬菜瓜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形状婀娜多姿,可谓将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城里的人到此一游,视觉和味觉都能得到满足,自然也就乐意将周末的休闲时光交给这里的农家乐园。
刘立辉
对农业、农产品而言,创意也可以有所作为,创意农业的话题由此被说开来。
1.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创意农业是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打造创意农产品,提供创意农业服务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给现有农业资源赋予文化创意或创新,从而增加其价值的一种方法。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更取决于知识和创意的智慧。在农业中融入创意的智慧,能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价值,打造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1)创意农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世界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我国仅为40%左右。发展第三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创意农业则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可让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直接对接。
(2)创意农业有利于配置农村闲置生产要素。我国农村多数地区存在人多地少、生产率不高、资本与技术投入受限等问题。创意农业通过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使其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的生产要素与原有生产要素相结合,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如文化要素与农业园区相结合的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解决耕地稀缺、劳动力过剩问题,在资金吸引和技术投入方面,可能比单纯的农业园更具优势。
(3)创意农业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创意农业可以把农民从分散型、粗放型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技能型、集约型的复杂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育培训得到发展,农民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创意农业所吸引的人才流和资金流又会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创意农业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创意农业健康发展,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点”到“面”、最后连“线”的步骤进行。
(1)“点”是指创意农产品。把科技或文化要素融入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特色化或艺术化的农产品,如“七彩”南瓜、“寿星”蜜桃等。
(2)“面”是指创意农业区等。把科技或文化要素融入农业区域,使之具有新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或生态功能。这样的农业区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农场、一个农业园区、一个产业集群;用这个“面”吸引消费者来消费创意农产品或服务。
(3)“线”是指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创意农业发展成为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环节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其效益才能最大化。如西班牙的番茄业,其核心产业是以番茄农场为基础的番茄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番茄研发、生产及推介和促销番茄产品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企业以及金融、广告等企业;配套产业是指为番茄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培训等;衍生产业包括融入了番茄文化要素的玩具、服饰、食品等产业。
3.创意农业案例
(1)日本的“雪子寿司”:利用当地特产原材料制作成享誉全国的“雪子寿司”。日本大分县本匠村一位名叫高桥文子的妇女一直经营着自己的理发店,一次,“建设丰之国学校”给了本匠村3个参加培训的名额,其中有一个女性名额,村里就让高桥文子去参加了培训,高桥文子参训回到村里后,组织部分村民成立了一个“家乡本匠会”,准备做点有创意的事情。一开始他们想到的是组织“元祖/家乡特产邮寄”活动,即将当地的农产品包装后邮寄给当地籍在外地工作的人,经营一段时间后,生意并无太大的起色,反复琢磨,高桥文子觉得自己提供的服务并无太多的新意,不够吸引人。通过征集意见,总结分析,她觉得如果将这些农产品原材料再加工制作成美味食品,或许会更有意思。于是,通过反复试验、改进,他们利用当地出产的香菇为主原料制作了寿司,起名为“雪子寿司”,并参加了林业厅举办的食品竞赛,夺得第一名,后又获得全国竞赛的第一名,立刻引得很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此,原先毫不知名的寿司便成为了大分县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吸引了很多旅游者前来购买。这一创意让原本很平常的香菇大受欢迎,也为当地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能够通过创意将本地已有资源进行再加工,转化为产品,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雪子寿司”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与高桥文子的创意不无关系。当然,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创意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桥文子如果没有参加学校的培训,她可能会一直继续着她的理发店生意,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要组织村民去做这样一件有创意的事情。培训过程中,高桥文子还结识了很多各行业的朋友,通过相互交流成功经验,她得到很大的启发,这对她的创意产品设计帮助也很大。
(2)上海的美阳田园。许立言一直看好创意农业的发展前景,并在上海金山山阳镇创立了美阳田园,种植各种瓜果。与普通的瓜果不一样,许立言给瓜果都起了拟人的名字,如南瓜,分别有娇娇、迷你、巨人等;他还将京剧脸谱搬到了南瓜上面,一个个京剧脸谱在南瓜上面活灵活现;果然一些市民还真收藏了这里的南瓜脸谱。
美阳田园的创意农产品很受都市白领人群青睐,这些农产品以形美、色美、味美为标准进行生产,并将创意体现在产品中,获得了较高的附加值;比如10公斤重的南瓜,可卖到300多元。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的多样性,美阳田园将日本、印度、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100多个蔬菜瓜果品种引进种植。如今,原先的田园规模将被扩大4倍,成为集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郊区都市型生态创意农业园区。
美阳农园展示“三美”农业,提倡味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主张未来农业产品既要美味,更要美形。园区里的蔬菜瓜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形状婀娜多姿,可谓将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城里的人到此一游,视觉和味觉都能得到满足,自然也就乐意将周末的休闲时光交给这里的农家乐园。
刘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