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允许体罚学生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3日,《新京报》刊发报道《湖北一班主任踢打学生 致学生脾脏受损切除》,称湖北宣恩县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其在该县椒园中学读初一的孩子遭到班主任踢打,脾脏受损严重,不得不被切除。
  2月5日,新华社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刊文《湖北一老师踢打学生 致其脾脏切除,涉事教师被批捕》,称宣恩县椒园中学初一学生董某因被怀疑偷拿同学饭卡遭班主任踢打,致脾脏受损被切除。当地政府回应,事发时间为1月5日,法医鉴定显示,学生董某为重伤二级、伤残六级。1月6日,涉事教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月19日,涉事教师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批捕。
  看过这两则新闻报道,我既为学生受伤害感到无比愤怒,又为老师涉嫌违法犯罪深感遗憾。联想起去年被媒体曝光的一些幼儿园、学校给小朋友们喝药、扎针,以及撕裂耳朵等体罚学生的现象,我不禁反思:何以体罚学生的现象至今屡禁不绝?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严格要求,教导学生守纪律、懂规矩,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该坚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和因势利导。
  一方面,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学生们就加入了一个学习生活的集体,在集体中,他们必须要遵守纪律,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试想,如果一些孩子,哪怕只是少数,不遵守纪律,甚至破坏纪律,老师和校方又不加以管教,那班级和学校就有可能变成一盘散沙,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和老师适当的管束,无疑是必要的,相信家长也不会苛责。
  但另一方面,未成年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智都不成熟,贪玩、不愿守纪律、不爱被束缚,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孩子们犯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即使性质略显严重,只要教育得当,相信他们一定能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并改过自新。所谓“师者仁心”“有教无类”,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以生为本,严格要求的同时更要关爱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并一视同仁,而不厚此薄彼。
  民间有句俗话说“调皮的孩子有出息”,我想这话并非没有道理。调皮捣蛋的孩子,叛逆、有主见,大多敢想、敢闯、敢干,他们中的有些人确实会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对待那些“不听话”“爱捣蛋”“总惹事”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持宽容的态度,决不能歧视,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只要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发现那些“问题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或者发现他行为背后的根源,找到走进他心灵的钥匙。用“一个都不能少”的胸怀,把他们培养成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都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决杜绝严重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更不能发生伤害学生的案件,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
其他文献
先谈谈想象力问题。  小时候我喜欢读那些想象力丰富的小说,比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三侠五义》等等。一本《西游记》被我们几个孩子翻烂了,其实没有读懂什么,只是被其中的想象力所征服,跟着里面的孙猴子腾云驾雾。读《三侠五义》的时候,想象自己也成了侠客,飞檐走壁,扶弱锄强,替天行道,魅力也是属于想象力的。  长大后偶然读到了《红楼梦》,一读就入迷,后来我渐渐明白,《紅楼梦》才是真正有想象力的大作品,那
新人自白  这是件赝品。《在玻璃的另一面》,完全模仿村上春树。不过,模仿起码比抄袭好听些。本人曾有模仿癖好,且容本人谈谈模仿。  学写小说好比儿童学话,从牙牙学语开始。这里的所谓学就是模仿,这里的模仿是模仿声音。模仿妈妈的发音,模仿老师的发音,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单纯的发音,到带有各种情绪的发音。一一模仿,从小到大,乃至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快与不快。  模仿某人的小说,同样是对小说声音的模
大哥在家庭中已经只剩个名义,实权旁落好多年。这年头,有钱的才是大哥。尽管大哥还经常提劲儿:“我是大哥!错说一句也作数!”那都是在酒杯子后面提虚劲儿,求个自我安慰。老三和老五早就不买他的账了。能和老三老五斗个平手,大哥已经很有面子了。  前次看见大哥,邋遢多了。泥糊捎带的光脚板笼在胶鞋里,青筋毕露。裤管上的泥巴层次分明,下半截湿润,上半截干燥,一看就知道是穿的回笼货。老式卡其布中山服,单穿。还经常解
喀斯特白花花的传说  堆积了一个冬天  一片片石头山露露头  伸伸腿,一个个呵欠  草木躲哪里去了  归途的清晨  如此凄凉  我在羊肠小道上被慢慢抬起又慢慢放下  抬起和放下,一轮又一轮  喀斯特石漠化腹地弹奏钢琴  而生机深埋在石旮旯里  哪怕一点点枯枝败叶  散落的村庄,屋顶,炊烟  这里,一碗泥土一碗饭  放眼盛着我梦的一个個碗  我啃着一片片石头山骨头的碎片  我茫然地,期待雨和雪的到来
故事发生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小世界里,阿桂是村庄的守护者,何成是出走者。无论是阿桂和阿芝偷情,还是少年何成持刀伤人,作者写得都富有温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村庄的感情,对村民的感情。作者通篇以异光为愿景,为村庄增加了神话色彩,也让读者对故事结局怀抱着一份期待。这个小村落里的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但他们还有一个众心所向的东西,就是等待异光的降临,这让看似一潭死水的日子多了无限的可能。诗意的文字如流淌的汁液,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我真是富裕的人,有多种宠物,有牛、羊、马、鸡、猪、猫、狗,而且有的数量多在两位数以上。我每每讲起小时候的这些“小伙伴”,女儿就流露出无限的羡慕之情。在城市密集环境生活的女儿最大的愿望是养一群宠物,兔子、猫、狗是首选。女儿在十一岁时曾经养过一只兔子,后来兔子在个人卫生方面不太注意,经常把家里熏得喷洒多么名贵的香水都无法驱散其污浊的味道,忍无可忍,我们把它送回原来的卖主,让它去当种兔
两条路  来了两个朋友,一对年轻而美丽的恋人。  我把他们带到枇杷山简陋的露天茶园。头上是浓阴蔽日,耳畔有鸟雀啁啾,脚边绕着翠草繁花,抬眼望去,是一江明媚的春水向东流。我觉得这里的天然与拙朴,比那些装饰得雅致而舒适的茶坊,更适合这对恋爱中的人儿。  我们在浓阴下的棕黄色藤椅上坐下来,神侃漫聊,感觉甚好。作为东道主的我夹在这对恋人之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贸然离开也很不礼貌。我便以旁观者的心态欣赏这对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空间,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改变曾经教师完全掌控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结合这几年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
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份源自顶层设计、安排操作细则的改革计划,最令人振奋的,是一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理疗”,将药下到了腠理深处。发展乡村教育被提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誓言“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对向来秉承“礼失求诸野”、以美丽乡村作为
1995年4月,为了台北故宫秦孝仪院长交代的写稿任务,我到北京去了一趟,带回所需要的大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物问题的大量资料。我只拿到极为罕见的四天入境签证,因此在北京的时间非常的匆忙,唯一去看望的前辈是沈夫人张兆和女士。那一天,在沈家客厅里,在沈伯伯微笑着的照片底下,兆和姨告诉我,她正在读沈伯伯写的许多的“检查”,“字里行间都是意思,读起来非常的有兴味”。兆和姨微笑,笑得苦涩。我的心里一阵阵抽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