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穆勒的教育目的观评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alao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终极追求。对于它,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19世纪的功利主义学派是以追求幸福为主旨的学派,并且他们将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评述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勒的教育目的观,分析幸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探寻教育伦理学上的意义或生活意义。
  关键词:幸福;教育目的;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是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可以称为幸福目的观。那么詹姆斯·穆勒的幸福观是什么,是怎样与教育产生联系的,又是怎样通过教育获得幸福的呢?
  首先要回答的是,幸福是什么。经验主义一派认为快乐的构成因素就是感觉,但这样的解释未免把幸福简单化了。詹姆斯·穆勒也认为我们不能完美地定义幸福,那么获取幸福的方式就更显得重要了。我国学者赵汀阳认为,虽然幸福感不可言说,但是“……通向不可说的事情的方式却是可说的……于是,对幸福的追问就可以转换成对获得幸福的方式的追问”。这句话更明确地表达了由定义到方式的转换。
  而幸福又是怎样与教育产生联系的呢?詹姆斯·穆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幸福(happiness,功利主义者也将其等同于快乐和利益),即教育给予个体获得幸福的工具,首先是为自己,然后才是给他人带来幸福。他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最终以幸福与否来衡量。
  以下要考虑的就是综合对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来考虑我们要如何获得幸福,即教育是通过怎样具体的方式来使个人和他人获得幸福。
  一、教育要培养同时实现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的品质
  詹姆斯·穆勒在培养人的心理品质时涉及个人与他人的幸福。他提出了四种教育需要培养的品质:智力、节制、正义和慷慨,这四种品质内在地关涉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智力包括知识和明智,即材料和组合材料的能力。节制是一种相对辅助性的品质,起到坚定目标、纠正偏差的作用,因为如果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一贯性,就会失败。这两种品质都是针对个人而言,而正义和慷慨则是针对他人而言的。这样在培养人的四种品质的时候,就培养了人们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知识和能力。
  二、教育要面向大众
  功利主义者在教育方面的主张是“为所有人提供理性、世俗、科学的教育”,詹姆斯·穆勒也是如此。(1)在他看来,接受教育是塑造心智、形成人格并进而影响社会的根本手段,从而最终获得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而如果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竟然都未曾接受教育,那又何以侈谈收获幸福呢。因此他呼吁“教育面向大众,而非仅仅面向教士”。(2)詹姆斯·穆勒指出,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也涉及机器工业的发展状况。它将工人的注意力限定在一个数量极少的目标和狭隘的观念里,人类似乎也就成了机器的一个部件,面临着功能丧失和心智恶化的危机。
  三、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即在詹姆斯·穆勒看来,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对人的生活目的产生有益作用的所有方面。因此“环境”是教育的一个主要要素,在詹姆斯·穆勒看来,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物质环境又分为身体内部的和身体外部的。精神环境则包括家庭教育、技术教育、社会教育和政治教育。并且四者的关系是政治环境决定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决定家庭和技术环境。
  现代社会的过分功利化导致人们流俗地关注着金钱和物质的增加,却忽视了作为生活实质意义上的幸福,过分注重个人的利益也使人们丧失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幸福是互相给予的事。功利主义虽名为功利,却并非现在社会普遍流行的肤浅的功利,它的目标直指幸福,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幸福,它关注的是物质的丰裕与人类内心的满足,是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的统一。而教育是功利主义者用来实现幸福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教育这一手段来改善当前的流俗之风,并进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真正幸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
  [2]W.H.Burston.James Mill on Educa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41.
  [3]约翰·穆勒.约翰·穆勒自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64.
  [4]易红郡.英国教育的文化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3.
  作者简介:陈茹(1989-),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教育史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史>)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它为改进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日常课程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然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需要精心设计,应用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的教学也不例外,最终决定教学效果的是人们使用媒体与技术的方式,而不是媒体与技术本身。  在日常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以下五个步骤:教学分析、学习目标阐明、环境与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其中,我们关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数学的心脏。精心设计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课堂教学激情跌宕,隽永秀丽。本文就问题设计关注的五个方面(兴趣点、重难点、障碍点、深化点、整合点)入手,加以分析和阐述。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构建恰时恰点的问题(系列)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追求。  对于“好问题”有两条标准:(1)问题要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有意义;(2)提问的关键是
摘 要:语文课是一切课程的基础。不把语文学好就不容易理解字、词、句的意义。  关键词:耐心;多样化;家访  语文课是其他一切课程的基础。不把语文学好就不容易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小学的学生由于接触语文时间比较短,认知能力较弱,对字母和拼音容易弄错,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佳。因此,老师一定要帮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功底。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学好语文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探讨。  一、老师要有足够的耐
摘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必须认识到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做到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关键词:童心;师爱;自尊心;平等  研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受益匪浅。走进书中,好似在和名师对话,李老师那先进的教育理念,朴实无华的语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鼓舞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
摘 要:问题教学是当下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展示用具体问题为导引。教学情境创设中,以问题情境为平台,设置探究,诱发学生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用创新的思维去引导和激励他们,因为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化学;问题教学;创新  创新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在动态中探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能让学生专注于所学内容,积极参与进去。把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法”融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机会的利用,小组分配,任务设计,多维评价四个方面阐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File management is a serious and serious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情境就是指在人脑中形成的关于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物理境界。情境可以是一种生活场景逐步抽象成物理中的情境,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
期刊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不是教会学生使用一种软件,而是要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因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所要求人们具备的一种能力,而能力是一种素质,素质的培养单靠教师单一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动眼,让学生归纳总结——动脑,让学生实践操作——动手。  一、注意观察——动眼  在教学活动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