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靴子吃饭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著名作家亨利·菲尔丁一生穷困,但哪怕如此,他依旧不屑于攀附权贵以谋取个人利益。
  有一次,伦敦有个威廉侯爵要在家里办晚宴,为了彰显品位,威廉侯爵就写信邀请了当时的很多作家和音乐家,其中就包括菲尔丁。事实上,威廉侯爵根本就没有和菲尔丁打过交道,他甚至根本不认识菲尔丁,只是觉得菲尔丁的名声够响才写信邀请。
  菲尔丁收到信后已经是宴会当天下午,想回信拒绝也来不及了,就只能像平时一样穿着他的破靴子去赴宴了。来到威廉侯爵的家门口,守门的仆人一看他那破靴子,以为他是一个骗吃骗喝的乞丐,就把他拦在外面。恰在这时,威廉侯爵走了出来,他听了仆人们的描述后,也满脸怒色地喝斥菲尔丁说:“我的朋友中哪有你这样穿破靴子的,快滚,别用这样的破靴子来玷污我的房子。”
  菲尔丁只好去街上买了一双新靴子,换上之后,他又提着破靴子来到了威廉侯爵的家门口,对正在门口迎客的威廉侯爵说:“我就是菲尔丁,我已经换上新靴子了,我想现在应该不会玷污你的房子了吧!”
  威廉侯爵这才连忙道歉,请菲尔丁进屋,菲爾丁把破靴子放在门口的角落里,跟着威廉侯爵进了屋。晚宴很快开始,人们都在相互恭维中大快朵颐,只有菲尔丁安静地坐着,他脱下靴子,用小勺子把各种美食“喂”进靴筒里去。人们都吃惊的面面相觑,威廉侯爵纳闷地问:“菲尔丁先生,您是要带回去给家人享用吗?您不必这样做,我让仆人再准备几份让您带回去就行了。”
  菲尔丁笑笑说:“不,我并不是想要带回去。”
  “那您为什么要把食物装进靴子里去呢?”威廉侯爵不解地问。
  “哦,是这样子的,我穿着旧靴子来的时候,你们就要赶我走,我换上新靴子你们才让我进来,毫无疑问,你们不是请我吃饭,而是请我的靴子吃饭,既然这样,我就喂给我的靴子吃。”菲尔丁依旧保持着微笑说。
  威廉侯爵不知所措地愣住了,但菲尔丁却站了起来说:“好了,靴子已经吃饱了,我也该告辞了。”说完,菲尔丁站起来,也不管新靴子,赤着脚走出了房子,穿上放在门口的那双破靴子离开了。自始至终,菲尔丁自己一口也没吃。
  以貌取人不可取,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总有很多人喜欢根据事物的表面来评判价值。有人说菲尔丁“喂靴子吃饭”的做法未免显得有些小肚鸡肠,这样说的人无非是用自己的市侩心理来衡量菲尔丁的内心罢了,要知道,菲尔丁本身就不屑于和虚情假意的权贵交往,所以与其说他小肚鸡肠,不如说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守护了自己的尊严。
  (编辑
其他文献
尤拉九岁的时候,没有多少自我意识。他只知道,比如说,他喜欢的颜色是橙黄色,他本人——尤拉,长得像自己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他还知道,自己曾在幼儿园把尿撒在马桶外,妈妈后来讲给婶婶阿尼娅听,她们一起笑。还有,他因为受委屈大哭过。这轻描淡写的寥寥几笔,导致尤拉对自己的认知少得可怜。  尤拉心头那新的一笔倒不是昨天才出现的,但尤拉刚刚才看清:就像看清卡佳·戈罗申娜无意中用粉笔在黑板上蹭出的一条模模糊糊的线
在我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时候,我们的家也搬到了波士顿。  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我的父亲和母亲以及我的两个弟弟都去了哥伦比亚。我的外祖母生病了。我没有去,因为我在下周将要考试。  我一个人在家里,晚上,我害怕得睡不着觉。我决定从床上起来拉小提琴,我爱它,它既可以帮我赶走恐惧,又可以使我得到锻炼。拉了一阵之后,突然有人敲门。这使我更为惊恐,我们是新搬来的,我们在这里几乎没有熟人。我的同学也不会来到这里
2013年春天,中国作家阎连科到斯德哥尔摩发表新书《丁庄梦》瑞典文版,陈安娜翻译,在城南的老书店跟读者聚会。第一次见到阎连科。  那家书店维持瑞典上世纪40年代的陈设形式,两个墙面是高墙书架,中间有一个极长的长条桌书台,听众各拿一张板凳沿着书桌两边散落而坐。悦然在书墙边上悄声说:“你看他长得多么像商禽啊!”  商禽是一个亲近的文友,我们时常想起他。  阎连科跟商禽也许有点像,略微歪过的颈子,微翘不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碎,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胀大到把路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吧,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
“壶”这个字,原来可以用“听”字来形容。  “壶”居然可以用来“听”,那不是很奇怪吗?  当然,可以用来听的壶,不可能是水壶、酒壶,也不可能是喷壶,它是茶壶,是用七个音符奇妙排列组合起来,以二胡的婉约,低音笛的深沉,高胡的纤细和古筝的清丽徐徐摆出的一只只精细、浑朴、润雅的茶壶,确切地说,是音乐。  我不懂音乐,但是于喧嚣的都市、繁忙的生活中,听惯了大街小巷不厌其烦地吵吵嚷嚷的流行歌曲,忽然于某一日
时光奔流,周而反复,这既是来日方长的慷慨,却也成了沧海一粟的“刁难”。说是“刁难”,其实不过是不近人情,不论人世沧桑,光阴总是兀自无动于衷,自始至终不动声色。  于是,有了統年计月,人们打着那漫漫岁月长绳的结,一面学着去辞旧,既往不咎,纵有不舍,也要挥手告别;一面学着去迎新,继往开来,纵是畏怯,也要欣然而往。  岁末年初,就是这样一个绕不开的,新旧互相交融与对抗的绳结。  此时,人们总会许以万象更
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于人类对世界的信息化理解和数字化处理的进程之中,因“技术”之生而生,因“技术”之用而立。因此,在课程的实施中,“技术”作为一个核心的因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题。但是围绕“技术主题”开展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一段时间以来,却陷入了关于“课程价值”的质疑与迷茫之中,其原因在于:  ①浅化“技术内涵”,以“形式操作”代替原理感悟。信息技术以算法模型为灵魂,以程序软件为载体,体现了一种
一缕思绪,抻直了,就是一支箭,它从生命的子宫这把弯弓出发,嗖嗖地射向生命圆寂的靶心。  一缕思绪,立起来,就是一座高山,它巍峨险峻,让人仰视。  一缕思绪,它跌下去,就是深渊,让人很难爬出。  一缕思绪,更多地如水。你看,“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是说这思绪呀,似水一般延延绵绵;“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是说这思绪呀,若水一般浩浩荡荡。  一缕思绪,压扁了,是一只水流中的船。“孤舟从此去,客思一
香港教育大学数学与信息科技学系教授及教学科技中心总监;获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颁授的哲学博士学位;并受邀加入多本计算机教育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目前任国际学术期刊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RPTEL)及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JCE)主编;亚太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Asi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寓意,比如玫瑰象征爱情,莲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坚贞。所谓花语,就是人们主观地赋予花的含义。  楼下有个女人,和我年龄相仿。有一次,见她穿着一件短衫,很漂亮。那是一件玉色的、棉麻料的上衣,有着细细密密的褶皱,而最吸引我的便是正面右侧的那朵水墨的荷花。花瓣是暗暗的粉,叶子也是暗暗的翠,是水墨画应该有的感觉。可那花并没有因为是画在衣服上而失了韵味,反而有一种呼之欲出的鲜活感。  因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