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涨势强劲等

来源 :楼市·商务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
  
  两会热议房地产
  房地产堪称今年两会最热门的话题。继去年两会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增加普通住房供应量、加快建立廉租房制、调整房补标准等热点话题后,今年两会关于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面积,平抑房价,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打破房地产垄断,警惕非法集资投资,以及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等问题成为两会代表的共识。另外,对于“重头戏”《物权法》草案,代表们给子了特别讨论,至3月10日,此草案已有60多处修改。可见。《物权法》的出台已是众望所归。
  点评:房地产,维系民生,关系国策。
  
  中星开启上海国资地产重组大幕
  上海地产排行“老四”的十星集团近日将人股上海地产集团旗下的兄弟公司中华企业(600675),成为这家老牌房企的第二大股东。原因在于,中华企业定向增发3亿新股,增发定价每股为7~9元。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购入1.5亿股,另外1.5亿股的增发对象则是中星集团。
  此举表明,上海国资地产业务重组汇式迈开第一步。预计今明两年内,上海国企的整体上市将呈现一个小高潮,到2000年将有三成经营性国资以不同方式“变身”上市公司。
  点评:国企变革的强劲引擎之一源于生机勃发的资本市场。
  
  雅居乐首涉上海商业地产
  3月11日、中国珠三角地区知名物业发展商雅居乐地产(3383.IIK)宣布,以17.53亿元收购上海一综合商业项目的全部权益。这是雅居乐地产首次涉足上海地产市场。
  据悉,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区零售业黄金地段,总面积为131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4358平方米,面临南京路步行街,紧靠第一百货及新世界购物中心。收购后。该公司计划建造一个集商业、办公、酒店十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其中包括总高度为137.8水的主楼及裙房。预计整个项目将于2009年中竣工,以抓住上海世博会的商机。
  点评:虽有诸多痛苦现实,但商业地产的美好愿景魅力难挡。
  
  李嘉诚揽重庆“地王”入怀
  3月12口,一向长袖善舞的李嘉诚以24.5亿多元的价格将重庆“地王”——南岸杨家山片区宗地揽入怀中。据悉,该地块面积为164万多平方米(约2470亩),紧邻重庆市城市快速通道的重点工程——四公里立交桥和南山立交桥。其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商业、仓锗、对外交通,规划平均容积率约2.5。
  点评:因一线城市国企“霸市”,乃取二线城市攻城掠地。
  
  大摩境外收购“变身”
  近年来,一直在上海大肆收购各类物业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摩根士丹利,日前在上海以13亿元人民币头下一块商业用地,计划直接开发超高层办公楼及多层商业地产。国际投资基金“变身”开发商折射出国内房地产行业剧变的缩影;中小企业资金链不断绷紧,并频频卖地,出让股份;境外资金则乘机加紧收购、储备一二线城市的上地和项目。此迹象表明,今后外资并购内地房地产行业的势头将愈加迅猛,在国内高端地产行业将愈来愈具话语权。
  点评:外资已然从“曲线救国”到“直取主题”。
  
  远洋地产提速上市
  3月初,远洋集团旗下公司远洋国际公开表示,远洋地产已于去年年底进行了重组,原由远洋国际、WonderlandCapitailnc和中化集团所持的远洋房地产股权。被分别转换至新控股公司Newco。未来的Newco将持有远洋地产100%股权。
  为铺平上市道路,自去年下半年,总资产高达100亿元的远洋地产在土地和金融方面动作频繁,先以17.8亿元购入朝阳区北四环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土地,后又引入渣打、美林和大摩三大策略股东。
  点评:始于国企改革的一次次嬗变,化蛹成蝶上市开花结果在望。
  
  行情
  
  地产股涨势强劲
  3月5日,沪深股市共二十余只涨停个股中,就有北辰实业、北京城建、招商地产等7只地产股,而深万科、泛海建设、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地产股的上涨幅度也都在5%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业绩推动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已经公布2006年业绩的上市公司中,100多家业绩增长70%以上,包括了部分地产公司。另外,在“两会”言论中,多数代表的看法较为正面,没有出现之前市场所担心的股市遭到攻击的局面,也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应该说,市场对地产股未来业绩增长仍然保持了相当的想象空间。
  点评:无与伦比的眼球关注度赋予了地产股走红的资本。
  
  中国地产毛利率超20%
  2月27日,德意志银行旗下的RREEF亚太区行政总裁库尔特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期,中国住宅项目的毛利率平均高达20%至30%,未来表现或将超越美国。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基本因素依然强劲,加上各类型优质房地产供应相对缺乏,故对中长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仍很乐观。
  点评:土地增值税等不过是动了地产一小份奶酪。
  
  北京今年已批地113宗
  据北京市国土局统引,从2007年1月1日至3月14日。北京一共有113宗地块经过预市变成建设用地,其中住宅用地仅19块,总占地面积不足80公顷,大部分地块都为市政基础设施、绿地以及配套。据悉,这些地块是今年以来新增的建没用地,但因多种原因这80公顷土地投放到市场上还要一段时间。
  点评:两会精神未彻底弄明白之前,岂敢“轻举妄动”。
  
  京城48地块二季度入市
  近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二季度北京将有48块地陆续入市,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5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在10万平米以上的地块有16个,其中包括朝阳区最受关注的广渠路15号双限地块。而丰台、朝阳、海淀区仍为总数前三强,分别有11块、7块和5块。48个地块中,住宅用地仍占大多数。其中海淀区西三旗新都东路住宅及配套项目用地是规模最大的一块,该地块规划建筑面积485950平米,规划用途为住宅、托幼、商业、市政设施。
  点评:京城土地市场牛市迹象已然显现。
  
  上海楼市整体乏力
  2月23日至3月1日。上海住宅成交1258套,成交面积达15.79万平方米,占总成交面积的84%,均价9117元/平方米,环比跌4.6%。原因在于:一、今年购房主力是80后的年轻一代,买房的前提是要交通便利、总价低。二、在“限外”政策的影响下,中心城区豪宅的交易量有所下降。最近三周,单价3万元/平方米以上房源的周成交量都不足10套,只相当于去年四季度的三分之一,高价豪宅成交量的下降,也拉低近期楼市均价。
  点评:调控力度不减,投资客不会回潮,投资客托市的上海便难以恢复元气。
  
  商务式写字楼将受宠
  对于中小投资客来说,由于目前房价较高,政策限制,投资住宅的获利空间已很小。近日,有权威专家建议投资者,可关注一些个体单位较小的商 务式写字楼,中小投资客可把资金转移到商务式写字楼。
  据分析,商务式写字楼面积较小,容易处理。而且管理费较低,投资回报率也比住宅要高。假如同为投资出租,住宅需15年左右才能回本,而投资这些商务型的写字楼,只需10年就能收回成本了,而且所受到的限制也没住宅那么多,有望成为2007年一种新的投资主流物业。
  点评:纯粹投资类物业终将回归主流投资市场。
  
  项目
  
  王府井商圈扩10万m2
  3月12日,王府井建管办活动宣传部副部长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王府井地区新的整体改造规划已启动,包括将于今年8月亮相的王府井时尚广场、已封顶的澳门中心及银泰百货。预计2008年前后,王府井地区还将新增8大商业中心。它将使王府井商圈的商业面积从目前的150万平方米扩大到300万平方米左右,届时商业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左右,比目前增加10万平方米。
  点评:规模经济是双刃剑。
  
  “鸟巢”地下一层欲开发商业
  根据奥组委的要求,为迎接测试赛,今年场馆建设要全部完成。而每个奥运场馆几乎都有两套方案,一套是赛时,一套是赛后。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李铭陶表示,奥运会赛后。“鸟巢”地下一层拟进行商业开发。
  点评:后奥运时代的商业规划是关键。
  
  旺座中心拍卖“难产”
  继中贸拍卖行宣布将于3月22日整体拍卖北京CBD旺座中心5.5万平方米房产后,多位业主欲阻挠。3月14日,50多位旺座中心业主召开会议。决定集体起诉开发商天亚物业开发公司破产。原因在于,开发商土地出让金没有交齐,业主入住三年还没法力理产权证,同时开发商当初许诺的包租款没有兑现等。
  此次拍卖的是旺座中心地下1层至地上4层的商业用房及设备用房、地下2层至地下4层地下车库、73套公寓及22层游泳池、西餐厅等。
  点评:身处旺地的旺座中心带给投资客的是失望而非兴旺。
  
  广州海景皇冠假日酒店写字楼3亿易主
  以“公园酒店物业”著称的海景皇冠假日酒店近日悄然出于。据海景集团副总裁关永基透露、该酒店9~24层3万多平方米的写字楼,在春节后几天已整体销售给香港的一个财团,单价过万元,而且目前已收到该财团汇过来的1.5亿元的首期款。余款将在中年左右付清。这是节后广州楼市成交金额最大的一宗写字楼交易。
  点评:更多实力资本的进驻将促使优质物业整售势头升温。
  
  西湖第一高楼被拆
  前不久,西湖边第一高楼——高67米、22层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3秒爆破。这座设计寿命100多年的第一高楼,无力自救过早“夭折”的关键在于,该楼所在地块早以24.6亿元被拍卖给了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旗下的嘉里建设,从而“荣升”为杭州“地土”,从而让原先的“大学城”计划流产。
  点评:对建筑生命的人为扼杀是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可耻浪费。
  
  深圳拟建第一高楼
  罗湖区常务副区长倪泽望近日透露,有深圳“华尔街”之称的罗湖蔡屋围会融中心区改造工程将于年内动工,届时将有望再建深圳第一楼,高度要超过现在的地王大厦和赛格大厦。
  曾于2005年12月正式启动的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改造工程范围包括。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为核心,西至红岭路、南至深南路、北至红宝路、东侧与公安局用地相邻,面积约14公顷的大片地块。项目完成后,将新增18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和15万平方米的高级公寓,从而进一步形成了较为核心的“金融城”。
  点评:“第一高”是价值最大化还是政绩“发扬光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据有关数据统计,11月12日至18日,京城楼市新开盘项目和预售项目的均价都达到18000元/平米以上,环比上周增幅都达到40%以上;但与此同时却是实际交易量连续2周下降,使得11月“有价无市”的现实愈演愈烈。  然而,惨淡的成交行情却并未抑制年底前的新房上市,至《楼市》记者裁稿时统计,目前已知12月预定开盘的项目达到了47个,在实际调查中,除远洋新干线、汤泉逸墅、财富东方、天晟嘉园、富力丹麦小镇等
期刊
王辉今年30岁,却已经是某外企的策划总监,颇丰的收入让已有住房的他动了投资小户型的念头。“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大多选择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三环沿线租房。这让我对三环沿线的小户型物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王辉在寻求《楼市》购房纪实栏目帮助时对记者如是说。11月20日,本刊记者随王辉一道前往马甸的金澳国际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为欲在该区域投资的买房者提供参考。  时间2007年11月20日上午12:00~13:
期刊
吴敬琏:政府不宜过份关注房价  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两会”期间语出惊人。他表示。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房价,而应该尽量让市场调控起作用。住房这个商品有两重价值,一是住,二是投资。现在社会上货币过多,投资买房的人就把房价抬高了,而普通消费者想买房自住却又买不起。政府干预房价在一个时期内可能会有一定作用,调控得当房价还是可能下降,但时间长了效果很难说。  在城市
期刊
除了国内已经耳熟能详的美林、摩根士丹利、嘉德置地之外,类似爱尔兰基金这样的国内尚不熟悉的海外投资机构也都在奔着中国的商业地业市场汹涌而来。  西单改造工程的收官之作——西单MALL(西西工程4号地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就在京城的“时尚新人类们”为即将拥有新的“购物圣地”而欢呼雀跃之际,《楼市》获悉,西单MALL已经被爱尔兰一家基金以41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收购。  “西单MALL与爱尔兰一基金
期刊
住房消费关系到房地产业及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临近“3·15”之际,房地产行业的诚信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问题备受各界关注。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母建华、中消协投诉与法律顾问部主任王前虎就房地产行业的诚信及投诉热点等问题进行了权威评述和分析。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参与者信用的基础之上的。而作为消费品中资金含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对个
期刊
“2007年,房星质量仍将是投诉热点,另外,由于消费者个入消费维权意识的增加,在2007年,因商品房买卖纠纷而引发的司法诉讼案件将不会减少。”  ——王前虎    《楼市》:2006年中消协共受理房地产投诉案件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王前虎:2006年中消协在全国各地负责组织受理的房地产行业投诉案件共计14960件,同比下降1.94%,这是近年来统计数据中降幅最小的一次。因为,房地产消费
期刊
1000万m2经济适用房,1000m2限价房;北京市沿着刘淇书记提出的“200万m2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开启了艰难的破冰之旅。    “北京市将在今后3年,向市场推出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今年1月底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宣布。举步维艰的保障性住房问题终于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房保障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备受瞩目的政协“一号
期刊
或许,以前房地产二手市场存在种种弊端,而调控政策则是影响其全局发展的最大“利剑”,这把“利剑”在去年已发挥威力,2007年仍将继续发力,且更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对此,链家的研究表明,今年二手房房价涨幅将回落至12%至15%,部分区域的房价上涨会出现“走走停停”的现象。    交易环节监管发力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二手市场的“对症下药”成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一大要务。  回顾近两年的房地产政策,其
期刊
北京的别墅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由完全拷贝国外别墅建筑模式,到中式建筑风格的兴起,各种类型的别墅风格百花齐放,直至根据居住入群实际胜需求建造的原创别墅出现,展现了京城别墅建筑理念的衍变进程。在别墅建筑风格的发展过程中,以龙湾别墅为代表的凝结着思想与动力、对自身的不断完善与提升、富有创造力的原创别墅,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顶级置业者的青睐。    龙湾别墅领航建筑风尚    为了诠释原创主义建筑对人类居住
期刊
当大多灵符国内房企乃至政府层面的注意力仍“沉浸”在住宅市场的涨涨跌跌时,进入中国市场12年的新加坡嘉德置地已经开始倾力出击中国业地产市场。  继2006年嘉德置地投资33.73亿元人民币收购15家中国商场65%的股权等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之后,嘉德置地再次大量收购中国商场的消息又不胫而走。  3月3日,记者致电嘉德置地,对方证实旗下基金凯德中国发展基金(CapitaRetail China Deve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