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民办学校的教师。一次学校让我到校外听课,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堂课的授课教师是一位区级的名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民办教师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并不多。能够亲临观摩这样一堂课,实属难得。
开始上课了,名师一走进课堂便是一脸阳光,面带微笑,落落大方。我一下子被名师的风采所深深吸引,心里暗自感叹:“真不愧是名师,好有气质呀!” 再看课堂中的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坐得端端正正,似乎也被名师深深地吸引着。授课过程中,课堂的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总能跟着老师的引导步步深入。时而分组讨论,时而相互交流,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精彩,叫人称赞。
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名师出示了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写出答案。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女孩很快地将答案写在了练习本上,并第一个举起了小手。我扫了一眼,小女孩的答案完全正确。名师点了她的名字。她站起来,停顿了一下,说出了答案,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她说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名师还是将小女孩表扬了一番,可是小女孩看起来却非常委屈。名师接着又将问题引导了一番,又叫了另外一名学生,那位学生回答了出来。
下课后,我将小女孩叫到一边问其原因,她的回答让我更加吃惊。她说:“是老师让我故意说错的。”听了小女孩的回答,我真的有点难以置信,看着我一脸的茫然,小女孩补充道:“一周前,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有公开课,到时会有很多市里、区里的领导以及各学校的老师前来听课,让我们全力配合。其实这节课我们已经排练了3次了,老师给我们班上学习好的同学都分配了“问题”,并且指定我们哪些同学一定要回答正确,哪些同学一定要回答错误。如果不按照要求,就是不配合老师,下来一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只能回答错误。”
我接着问道:“那你认为今天课上谁表现最好呀?”
“今天老师表现得最好!”面对小女孩的回答,我感到更加诧异。
“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今天对我们可好了。”
“那平时呢?”
“平时她好凶的,经常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
听完小女孩的回答,感到后背凉凉的,对“名师”更加刮目相看了。回想自己以前的公开课,为了在全校老师面前得到更好的展示,提前准备,里面多少有点“水分”,但与这一“名师”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一直觉得教师与导演的工作有点儿相似。导演是要运用各种手段,统筹策划。完成一部影视作品,而教师也是要运用多种手段去上好一堂课。一堂好的课就是教师成功的作品。拍摄影视作品的时候,导演指导演员如何去表演,如何说台词,很多都是虚的,但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不能这样“造假”呀。诚然,公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可以表演,但是要知道,表演的过程中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自己。
作为教师,可能都上过公开课,也多少都有一点表演的成分在里面。而公开课一旦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演戏,我觉得这种课就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也许一堂成功的公开课,牵连着教师们的职称、考核、奖励,但是为了这些,教师就在学生面前毫不遮掩地“作假”“作秀”,这是否有损教师形象,又是否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呢?反过来想一下,教师的教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平时,公开课一学期只有一次,或一年一次。那么平时上课是不是和上公开课一样呢?一学期,教师像上公开课一样地“大花心思”地上过几节课?
公开课应该是教师平时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次集中体现和展示。通过公开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互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因此,我们去听公开课,不是要听一节被完完全全导演过的完美课,而主要是去学习上课教师独特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艺术,并反思由此带来的启示与收获。我想,这才是举办公开课的意义所在。
开始上课了,名师一走进课堂便是一脸阳光,面带微笑,落落大方。我一下子被名师的风采所深深吸引,心里暗自感叹:“真不愧是名师,好有气质呀!” 再看课堂中的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坐得端端正正,似乎也被名师深深地吸引着。授课过程中,课堂的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总能跟着老师的引导步步深入。时而分组讨论,时而相互交流,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精彩,叫人称赞。
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名师出示了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写出答案。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女孩很快地将答案写在了练习本上,并第一个举起了小手。我扫了一眼,小女孩的答案完全正确。名师点了她的名字。她站起来,停顿了一下,说出了答案,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她说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名师还是将小女孩表扬了一番,可是小女孩看起来却非常委屈。名师接着又将问题引导了一番,又叫了另外一名学生,那位学生回答了出来。
下课后,我将小女孩叫到一边问其原因,她的回答让我更加吃惊。她说:“是老师让我故意说错的。”听了小女孩的回答,我真的有点难以置信,看着我一脸的茫然,小女孩补充道:“一周前,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有公开课,到时会有很多市里、区里的领导以及各学校的老师前来听课,让我们全力配合。其实这节课我们已经排练了3次了,老师给我们班上学习好的同学都分配了“问题”,并且指定我们哪些同学一定要回答正确,哪些同学一定要回答错误。如果不按照要求,就是不配合老师,下来一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只能回答错误。”
我接着问道:“那你认为今天课上谁表现最好呀?”
“今天老师表现得最好!”面对小女孩的回答,我感到更加诧异。
“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今天对我们可好了。”
“那平时呢?”
“平时她好凶的,经常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
听完小女孩的回答,感到后背凉凉的,对“名师”更加刮目相看了。回想自己以前的公开课,为了在全校老师面前得到更好的展示,提前准备,里面多少有点“水分”,但与这一“名师”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一直觉得教师与导演的工作有点儿相似。导演是要运用各种手段,统筹策划。完成一部影视作品,而教师也是要运用多种手段去上好一堂课。一堂好的课就是教师成功的作品。拍摄影视作品的时候,导演指导演员如何去表演,如何说台词,很多都是虚的,但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不能这样“造假”呀。诚然,公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可以表演,但是要知道,表演的过程中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自己。
作为教师,可能都上过公开课,也多少都有一点表演的成分在里面。而公开课一旦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演戏,我觉得这种课就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也许一堂成功的公开课,牵连着教师们的职称、考核、奖励,但是为了这些,教师就在学生面前毫不遮掩地“作假”“作秀”,这是否有损教师形象,又是否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呢?反过来想一下,教师的教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平时,公开课一学期只有一次,或一年一次。那么平时上课是不是和上公开课一样呢?一学期,教师像上公开课一样地“大花心思”地上过几节课?
公开课应该是教师平时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次集中体现和展示。通过公开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互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因此,我们去听公开课,不是要听一节被完完全全导演过的完美课,而主要是去学习上课教师独特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艺术,并反思由此带来的启示与收获。我想,这才是举办公开课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