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河县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目标和路径。作为党校,我们会积极宣传好中央政策,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调研,为县委中心工作提供现实与理论、实践与智慧的支持,搞好鼓动宣传,发动群众,打好群众基础,同时为党委政府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关键词】齐河县;乡村振兴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黄金左岸。2017年,县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辖2个经济开发区、2街道、11镇、2乡,有278个农村社区和69个村,总人口63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5.1亿元。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县、山东旅游县等多项省级以上称号,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2018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目标和路径。
  一、乡村振兴,党建先行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是全局稳定的“定海神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要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必须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农村发展带头人来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大批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具有开阔视野、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乡村情怀的大学生到乡村去建功立业,鼓励他们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建设性作用,符合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的导向,是我国乡村迈向现代化的奠基性工作。党委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真正关心他们,培养他们,干部提拔任用向基层倾斜,拓宽基层干部的上升渠道,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工作,为乡村发展培养储备好后备力量,促进乡村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培养好、爱护好、保护好能干事的基层干部,强化监督是关键。搞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防止建设一批项目,毁掉一批干部的现象发生。党员队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才会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增强群众信心,鼓励群众参与,发挥群众力量。
  二、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为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是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柱和主平台。美好的“田园”向来是中国人向往的理想生活空间。我国幅员辽阔,“田园综合体”更能带来“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综合效益,这种模式,打破了过去一味“赶农民上楼”不为农民接受的尴尬局面,符合农民的居住习惯,更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能更好地保存中国乡村自古以来的田园居住特色,保护传统的乡村文化。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 采用“旅游 ”或者“ 旅游”的形式,以一业兴旺带动百业发展。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规范乡村治理方式,倡导文明乡风做起,由此带动乡村环境的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文素质的提升,吸引更多城里人到乡村来养生休闲,旅游放松,体验生活,满足城里人的“田园”情结,吸引更多有为青年回乡创业,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乡村搞农业项目综合开发,让乡村聚起人气,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从而带动起农村产业发展。利用农村的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乡村旅游会让更多农民参与并受益,是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新路径,也是精准扶贫的好平台。于是,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就呈现在面前。
  三、乡村旅游,规划先行
  配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齐河区的规划设计,齐河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坚持全县一盘棋,县里管统筹,乡镇管规划,村子管落实,形成县主导、乡主体、村落实的机制。乡村规划要结合实际,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听取村民意见,禁止乱扒乱建,避免过度开发。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保持原有风貌,乡村韵味,避免乡村建设城市化。留住乡愁,才是乡村旅游的真谛,否则会失去其特有魅力。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保持特色,美观实用,避免中看不中用,有人建无人管,有景观无效益,有游客无消费的现象,要能够吸引到游人,留得住客人,让齐河真正成为城里人的游乐园,成为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等城市人的第二居所。
  四、乡村规划,调研先行
  发展乡村旅游,做好规划,必须先做好调研这篇大文章。可以组建成立调查机构,广泛采集民俗民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利用行政管理渠道,文化宣传系统,以及巡回党校等资源,广泛发动群众,搜集一手资料,充分调查齐河的地理、人文、历史、传统等等,充分挖掘齐河的优势,为齐河乡村旅游把脉、谋划;找到齐河的劣势,做到扬长避短,力求独一无二,把散落于齐河民间的一颗颗珍珠串成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链。
  五、齐河旅游,条件优越
  有人说,齐河是平原地区,搞旅游开发没有优势,其实平原本身就是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临近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的地域优势,四季分明的气候优势;母亲黄河在这里转弯,故事多,风景独特;大小河流湖泊、黄河湿地、地下水、地热温泉、地下矿泉、煤炭等资源优势明显;龙山文化留下遗迹,龙山黑陶扬名天下;晏子使楚名留史册,齐宣王后钟离春才华传世,康熙下江南留下詩篇,《老残游记》有描绘,药王孙思邈有传说,左宝贵抗倭留英名,孟家大院静看历史变迁等等,足见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中共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组织在齐河诞生,留下红色记忆;时传祥一代楷模颂扬劳动光荣,孟祥斌纵身一跳感动中国彰显齐河大义,黄宏、郑绪岚等文化名人彰显人杰地灵;黄河国际生态城正在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用机场也在积极推进,国际马拉松赛道已见雏形,安德湖风景正在形成,大清河风景区已游人如织;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古老的原始农耕文化,国家级现代化绿色粮食丰产区,致中和、金鲁班、和乐采摘园、万亩荷塘等大批有机农业产业园,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交织碰撞;悠久的祝阿绣球灯,丰富多彩面人、糖人、泥人手艺,历史、文化、资源、风景、乡俗相得益彰;儒家文化、回汉杂居、民族融合、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中关村科技园,新能源汽车城等高端产业区,济铁物流等工业服务业园区项目展现现代风采;祝阿的圣喜牛肉、晏城的张可周扒鸡、杨家大锅饼、潘店空心面、仁里龚家豆腐等,齐河地方传统小吃独具特色;明代大槐树移民情结,十里不同俗的民间传统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可以说,乡乡有优势,镇镇有特色,有则发掘,无则创造,只要用心,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齐河的旅游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总之,广袤平原,黄河风情,温泉小镇,晏子故里,齐鲁文明,得天独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已经圈定齐河,机遇难得;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历史悠久的齐河、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齐河、一个历史包容的齐河,一个红色革命的齐河、一个勤劳善良的齐河,一个人杰地灵的齐河,一个好客温暖的齐河,一个好德大义的齐河、一个绿色优美的齐河,一个开放现代的齐河等等,都会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切都将助力齐河腾飞。
其他文献
西北“花儿”作为中国西部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诸多民歌乃至世界民歌艺术宝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性口承文艺,也是最富有民间艺术生命力的文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有困难,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关键,但这种基础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怎样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一、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好多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
根据我国档案规划工作基本情况来看,信息档案的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仅仅涉及民生档案、政务公开等领域,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并
许多人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数学是一门科学,没必要也不需要渗透思想教育。而我认为,渗透思想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学习、爱科学的精神,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冲突的内涵可基于客体与主体的视角进行诠释。权利冲突的证明虽然是实务中的难题,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法院或专利复审委员会除了会判断作品与外观设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传统课堂教学那种以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评判标准受到了挑战。有效教学应该是在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进步与发展的教学,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本文拟以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题单元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
“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迸放出灿烂的火花;人脑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欲望。”这句话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一、提问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被迫进行的学习,会遏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这样的提问,能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