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y198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基本含义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把学校体育教育置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去自由发展,使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课程资源从未被学校、家庭、社会体育利用与开发或利用与开发效率不高的状态到利用与开发效率较高的状态的过程,形成一种立体型的教育资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为中心,社会体育资源为依托,家庭体育资源为基础,三者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的各阶段要注意它的连续性、延伸性、发展性和连贯性,使之形成从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乃至全民健身为对象的一体化体育体系。
  
  一、“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基本特点
  
  1.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也有地方的特点。把那些反映地方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设置成课程内容。
  2.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3.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是三者互相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承担对儿童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具有连续性。
  4.时间的连续性。“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教育的过程从其横向上看,按照一定的时间,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条教育渠道有序地、连续不断地进行。家庭和社会要尽量为孩子营造连续进行体育锻炼的条件与环境。这也是利用和开发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空间的扩展性。利用与开发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使学生放学后回到家庭、社区仍然要从事体育锻炼,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也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有机的衔接,达到了优势互补的目的。
  6.系统的完备性。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是由一定的组织系统进行运作的。
  7.管理的动态性。利用与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的管理中,管理的对象、人、组织、物质资源、时间、空间等,都是随着活动内容和形式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8.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包括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物质资源和体育人力资源。
  
  二、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
  
  1.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体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一般来讲,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包括家庭、社会、学校这三个基本方面,或者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青少年的整个生活。据了解,城市中小学生目前平均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一般不低于6小时,在社会上每天活动3一4小时,其余在家庭。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出现断裂。据USD在1994年的教学改革中,对于学生如何才能在学校取得成功这样一个问题做的面向76名学生的调查(Henderson
其他文献
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智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人才观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新时期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思维开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摸索新方法和新途径。当然,这并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它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目前大多教师虽明确了
美国基础学校选择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选择性学校改革,8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期,此时的择校制度已经为社会所认可,可供选择的其他形式公立学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家长的选择范围。学生家长可以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选择,公立学校系统中有跨学区的和学区内的选择计划(开放入学),有特许学校、磁石学校,还可以凭教育券进入私立学校(宗教的或非宗教的)就读,也可以选择家庭学校。为了把握学生及其家庭参与择校的趋势,
摘要: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46个乡镇2007—2012年粮食总产量和2012年常用耕地面积为基础变量,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自然间断点分级(Jenks)分类方法,借助GeoDa、ArcGIS软件分析各乡镇粮食总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趋势以及粮食总产量和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研究区域
进位加法就是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  退位减法(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明白什么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之后我就来说一说各自的诀窍:  进位加法小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減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特别
铅笔橡皮格尺  都是我必不可少的朋友  就像爸爸媽妈和我  是幸福的一家人  少了谁行呢
睡觉是植物适应周围环境并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比如午睡是植物在长期進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现实与理想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现实与理想构喊的维度中进行着。按一般的理解,现实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符合客观情况,具体而言指实际存在着并发展着的东西。因此,现实既包含着自身固有的本质和规律,还包含着它本身的作用和发展的结果。现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看,现实不仅不同于不真实的、臆造的和幻想的东西,而且区别于一切只是合乎逻辑的(想象的)、即使
《清明上河图》因为记录了1000年前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在今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确实,这一画卷中展示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异常丰富和细腻的,作品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都饱含着作者的匠心,值得细细体味。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一旦面对这一长长的画面,数百个忙碌的人物、无数间拥挤的店铺立刻扑面而来,当然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东京城市生活的热闹。但是,与此同时,只怕很多观众也会感到茫然,因为画中表现的毕竟是消
知识结构就是由不同的知识类别组成的,这些知识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以恰当的比例关系组成的整体。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为具有广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说,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知识结构并没有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而受到多少关注,但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的《国家正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推动下,大量有影响的研究报告,诸
秋日的午后,炎炎烈日照耀着大地,池塘边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只见乐奇一个人坐在池塘边正看着伙伴们在池塘里玩耍。这时托尼从水下探出头,“乐奇!怎么不下来和我们一起玩儿啊?”  “我没带游泳裤。”乐奇懊悔地说。  托尼惊讶地瞧瞧周围的小伙伴道:“我们也没穿游泳褲啊!”伙伴们听到乐奇和托尼的对话,纷纷围了过来,大家都不解地望着乐奇。  乐奇解释道:“我们的身体是件宝贝,有些重要的部位一定要遮掩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