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学习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爱护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乐学善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4-01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就更为重要了。通过几年小学语文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故事悬念,开展竞赛,运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如教读《田忌赛马》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同样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原因,为了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就让学生戴着头饰,分别扮成田忌的三匹马和齐威王的三匹马,亲自演示两场马比赛的经过,同学们纷纷上台,积极活动。实践证明: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自觉地获取新知识。
  二、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的参与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我们教师要充分地把课堂这块主阵地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要主动、自主。教給学生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小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所以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情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利用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在教师创设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例如我在讲解第十二册《美猴王》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家观看动画片《美猴王》,让学生观察美猴王的神态举止,体会文章对美猴王的描写,然后搜集美猴王的知识,做一个美猴王的假面具带到学校来。第二天上课我就把花果山搬进了课堂,用桌子搭成一个简易的“花果山”,分别让学生表演学生心目中的美猴王是什么样子,学生们都发挥了他们的表演才能,把美猴王表演的淋漓尽致,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儿童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适当组织学生表演,使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三、激励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例如我在讲解第二册《快乐的大公鸡》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认为自己就是那只大公鸡,然后去读课文,我抓住时机给学生一些鼓励的语言,“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使学生听后被深深地被感染,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组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每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他们打分来进行评价,增强学习的信心。事实表明:丰富的评价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开展活动 ,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瑞吉欧早期教育实践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曾指出:“教育乃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所构成,也只有环境中的各个元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活动引入课堂,对激发每一名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语文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有重要作用。教读《詹天佑》一课,我首先设计一个活动,出一期关于“詹天佑”的手抄报,搜集内容是有关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修筑的历史等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詹天佑,等到学生走进文本时,方能真切地体会到詹天佑是有志气的中国人,他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尊严,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从学生心底里唤起对詹天佑的尊敬、崇拜之情,鼓励学生立志做詹天佑那样的人,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从而达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适当地开展游戏活动,以活动增强学生“躬行此事”、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自主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手段,是素质教育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让自主学习之花在课堂中绽放,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的教育多一分精彩。
  参考文献:
  [1]周小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初探; 语文学刊; 2008.12
  [2]上官新端.探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及措施; 新一代(下半月); 2011.10
  [3]黄壮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探讨; 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7
  [4]徐正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快乐阅读;2012.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爱祖国,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师长,学会用心关爱这个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对情感的忽视,往往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较好的发挥其教育功能,为了充分的展现情感教育的光彩,当代的教师要主动的转变观念,积极的探索。本文笔者将浅谈高中课堂中的历史教学现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感 体验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3-01  一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只有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才会完全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纯粹的被动的接受、储存知识转为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2-01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以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语文教育的辅助工具,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1-01  语文教学主要围绕“听说读写”四大类内容来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把多媒体引入了课堂,它融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把
【摘要】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预习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7-0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预习流于形式,只是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