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及其影响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无法解决,于是以奕?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是这场运动的主导,伴随军事工业的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
  【关键词】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社会影响
  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它贯穿于洋务运动的始末。以奕、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积极的兴办军事工业,引进和制造先进的武器装备,从而带动了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变化。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60年代,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下,此时的清王朝也早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奕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自此,洋务派开始了“自强”的洋务运动,而中国军事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也由此拉开序幕。
  二、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的发展
  两次战争中,外国的坚船利炮使洋务派普遍认识到中国谋求富强之道需从“练兵”、“制器”开始。为此, 洋务派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一些军事工厂,从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建立到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先后建立了近30个军事工厂, 逐步做到了“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三,《商务》)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利用自己所造与从外国所购之轮船逐渐建成南洋、北洋、福建、广东四大海军,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基础。洋务运动中建立的造船工业对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产生的作用更为显著。甲午战争前,福建海军20艘军舰中15艘是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南洋海军23艘军舰中有14艘是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出产,广东海军18艘舰船中9艘由福州船政局制造。即使是主要靠外购舰船建立起来的北洋海军,也有5艘舰船是由福州船政局生产的。除制造枪炮和弹药外,有的军事工厂还制造“制器之器,生产母机”,1867年—1904年,江南制造局共制造车床138台,刨床钻床等117台,起重机84台,抽水机77台,汽炉机32台,汽炉15座。福州船政局自行制造机器66座,天津机器局能够自行制造电机、电线、电引的机器。这些新式近代火器与轮船的生产和使用,改善了清军的军事装备,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因此,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发展初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兴办军事工业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它加强了国防力量。洋务派最初兴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既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一面,也有防范外来侵略抵御外侮的一面。太平军和捻军失败后,军事工业对防范外来侵略的作用日益突出,用奕?的话说“托名学制以剿贼,以便有事可以御侮”。可以说,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
  第二,它加快了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随着军事工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必然会出现原料,燃料,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洋务派在70年代后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对于与外国商品争夺市场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促进早期民族资本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第三,它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军事工业的推动下,洋务派向西方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和建立了一大批如北洋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军事学堂。这些学堂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70年代后,清政府还向国外派遣了四批留学生,共计120人,归国后成为福州船政学堂的骨干力量和北洋海军的重要将领。著名爱国将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以及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都是那时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这些举措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化的先进人才和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和传播西学,使国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开启我国国民的民智起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洋务运动最终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而宣告失败,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但其功绩,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带来的积极的连锁效应是不容抹杀的,正是这些军事工业的发展,点燃了使腐朽黑暗的晚清王朝灰飞烟灭的火药引信。
  【参考文献】
  [1]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的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J].历史研究,1980(1)
  [4]潘镇平.论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作用[J].学习与探索,1983(3)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自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能力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本文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联系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英语教学
阐明了投资经济效益的内涵和讲求投资经济效益的意义,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了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解释在程序和内容上均不合法。未成年人奸淫幼女不能非犯罪化。保护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是一对矛盾,解决该矛盾必须遵循法治化社会的原则和“严而不厉”的政策思想。  [关键词]司法解释;非犯罪化;严而不厉  [中田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教师理念不够创新、师生互动不够充分以及教学手段匮乏、教学空间狭隘等方面有关。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进行重点突破,一要创新理念,博采众长,将课改理念全面贯彻到位;二要开展互动,造浓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全面体现;三要提升手段,科学运用,将教学内容形象演示出来;四要拓展空间,激发兴趣,将活动促进功能充分彰显。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分
青春期也称'危险期'.这主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以及成人感、自尊心和独立意向等自我意识的增强所产生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重视,而
"做中学"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也是CDIO工程教学模式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