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的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say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教师理念不够创新、师生互动不够充分以及教学手段匮乏、教学空间狭隘等方面有关。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进行重点突破,一要创新理念,博采众长,将课改理念全面贯彻到位;二要开展互动,造浓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全面体现;三要提升手段,科学运用,将教学内容形象演示出来;四要拓展空间,激发兴趣,将活动促进功能充分彰显。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分析研究
  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感慨教学难,教学效率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对生物“教学难”现象进行分析,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措施不够扎实,以及未能有效整合教学手段与资源,导致生物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主要针对生物“教学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突破的路径。
  一、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的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空穴来风,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真真切切存在着,其主要与四个方面有关。
  1.“教学难”主要“难”在教师理念不够创新,视野不够开阔。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经验频出的背景下,许多生物教师还是满足于曾经的老方法、老模式、老经验,没有能够博采众长,将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结合起来,教学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教学难”主要“难”在学生参与不够充分,互动不够有效。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兼顾,单向进行教学传授,忽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让学生成为了旁观者、局外人,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尤其是在课堂上对生物学习的探究深入效果。
  3.“教学难”主要“难”在教学手段不够先进,演示不够形象。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初中各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广大教师能够得心应手。但是也有部分生物教师没有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现代化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满足于自己的口头讲解,满足于一些固态的教学手段,没有能够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生物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影响了课堂的生动效果。
  4.“教学难”主要“难”在延伸空间不够拓展,活动不够丰富。生物学科是建立在社会发展与生活运用等方面的一门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抛砖引玉,还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巩固作用。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环节,教学局限于课堂,课外研究拓展较为匮乏,导致生物教学停滞不前。
  二、突破初中生物“教学难”现象的路径分析
  面对生物教学中的“教学难”现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到教学改革与研究之中,认真分析教学现状,深入开展方法探究,教学将不再难。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突破“教学难”现象。
  一要创新理念,博采众长,将课改理念全面贯彻到位。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将贯穿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首当其冲的重要责任、重要义务、重要目标,既要在教学中结合设计与组织环节将新课改理念融入进去,同时还要广泛搜集整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生物教学之中,使教学设计更加优化,教学环节更加科学,教学空间更加拓展。只有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同步,才能够保证生物教学工作方向不偏差,步伐不放松。笔者将许多成功的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践,效果非常显著,无论是以提高教学形象化为目标的改革,还是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改革,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要求,对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二要开展互动,造浓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全面体现。在生物学习中,一定要让初中生活跃起来,思维动起来,脑袋转起来,让他们的思维处于巅峰状态,借助于师生互动的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中,笔者针对教学要点设置了一组思考题,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特点,结合各种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巩固遗传和变异相关要素。这样的思考题既是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提炼,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领,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还开展了巡视,进行了点拨,力争通过全面开花、逐个击破的方式,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功能之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交流,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完善和提高的目标。以浓厚的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这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帮助较大。
  三要提升手段,科学运用,将教学内容形象演示出来。教学手段的优化与改进是增强生物教学形象效果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帮助,实现微观世界形象化,长期过程直观化的目标。有些生物现象演变的过程时间较长,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将不同时间节点的现象剪接起来进行演示,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另外,一些微观的事物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成功运用了这一演示方法,借助于多媒体模拟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特点,这对于增强课堂理解效果作用非常明显。
  四要拓展空间,激发兴趣,将活动促进功能充分彰显。初中生物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让生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现代生物技术、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等内容教学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搜集资料,寻找生活中生物技术运用的典型范例,运用生物知识进行阐述解释,以及搜集当前生物科技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够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能力,提高素养。
  由此可见,生物“教学难”现象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找准“难”的原因,寻“难”的突破口,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变“难”为“易”,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是对LTE最热心的一个。2010年4月15日,中国移动就在上海开通了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络,为上海世博会的7000万观众带来全球领先的宽带无线移动通
文章分析“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现状,提出课程改革方案。理实一体,教师由讲到讲加指导;学生由听到事例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动手制作,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对学生
【摘 要】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自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能力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本文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联系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英语教学
阐明了投资经济效益的内涵和讲求投资经济效益的意义,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了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解释在程序和内容上均不合法。未成年人奸淫幼女不能非犯罪化。保护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是一对矛盾,解决该矛盾必须遵循法治化社会的原则和“严而不厉”的政策思想。  [关键词]司法解释;非犯罪化;严而不厉  [中田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