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跤摔出我家小男子汉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天生胆小,做事总是怯怯的。因为他的胆小与羞涩,小朋友们总是嘲笑、欺负他。受了小朋友们的嘲笑与欺负后,他也不敢告诉老师,总是回家来冲我哭。刚开始,我十分耐心地鼓励他,说他是男子汉,要拿出勇气来改掉胆怯,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我的引导却一直不见成效,儿子依然胆小怕事。于是,“恨铁不成钢”之下,我对儿子失去了耐心,开始不断地训斥他,还经常在他面前夸别的孩子如何胆大,希望他能向别人学习。然而我的这一招还是不奏效,儿子的毛病不但没有改掉,相反还越来越重,甚至发展到,家里来了客人不但不主动跟人打招呼,还往我身后躲的地步。对儿子的行为,我很忧虑,怕他这样下去会影响他性格的健康发展。
  事情的转机来自我一次不小心摔伤了腿。那次,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后,老公突然接到任务要出差,临走时,将接送儿子的任务托付给了婆婆。然而,不凑巧的是,婆婆却因为重感冒起不了床,接送儿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了。虽然我的腿没有完全康复,但为了儿子,我还是硬撑着去送儿子。儿子看到我一瘸一拐的样子,心疼地说:“妈妈,要不你就别去送我了吧,我知道去幼儿园的路。”我说:“傻儿子,虽然路不远,但要让你一个人去幼儿园,路上车多人多,妈妈真的不放心啊。妈妈还是送你去吧。”
  于是,在儿子的搀扶下,我一瘸一拐地出了门。下楼梯时,儿子提醒我:“慢着点妈妈,小心脚下,你扶好这个。”并把我的手放到了楼梯扶手上,俨然一个小大人似的。走在路上,儿子看到来来往往的车流,牵着我的手让我靠路边走,并嘱咐我:“妈妈,我走左边,你走右边,小心看车!”看来,儿子是担心我的安全。
  “妈妈,前边来了一辆三轮车,往这边走。”儿子比平时话多了些,俨然成了一个“护花使者”,时不时提醒我注意安全。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有点忍俊不禁。
  终于到了幼儿园门口。走这段路花了不少时间,儿子怕迟到,挣脱我的手,急急地朝里面跑去。然而,跑了几步后,他又转了回来,满脸忧虑地看着我说:“妈妈,你的腿这样,没人照顾你,你怎么回家啊?”我笑了笑,亲了他一口说:“今天宝贝真棒,不仅能自己上幼儿园,还能照顾妈妈,真的很不简单。宝贝胆子变大了,勇敢了,妈妈的腿就不疼了,你看,妈妈的腿现在是不是好多了?”说完,我故意动了动那条受伤的腿。见我这样,儿子放心地笑了。
  是啊,平时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以强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习惯了充当弱者,失去了一次次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焉能不出问题?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出色些,就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样的!
其他文献
常言道,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这个可爱的天使从呱呱坠地起就是一张白纸,一切知识技能都需要我们传授,点点滴滴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照料。家长心中都有杆秤,孩子每长大一点为其加码一分,眼下的他是那么的幼小柔弱又顽劣冲动,需要我们细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于是家长从小就习惯了为孩子安排打点一切事情和引导教育,以孩子的表现论成败,以成长论功劳。然而,这种每时每刻都将孩子的未来维系于自己身上的做法一旦过度就难
女儿3岁多的时候,反抗意识如星火燎原,喜欢说不,喜欢跟我对着干,害我天天挖空心思和她过招。在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中,我觉得巧妙地向孩子示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一天女儿上完芭蕾舞课,从少年宫出来已是风雨交加。早上出门时我穿的是短衣短裙,晚上却已降温十多度,冻得我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好在女儿书包里有备用的衣服,至少她能够穿得暖暖的。我俩站在少年宫门口等出租车,半天也不见一部空车。我抱着胳膊跺着脚自言
高中同学子俊从哈佛学成归来,我做东请客。  闲聊中,我谈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爱穿衣打扮,对待学习却漫不经心,并且屡教不改,我为此伤透脑筋。”  子俊听后只是笑笑,不出声。我好奇地问:“你父亲当年用了什么先进的教育方法,把你培养成哈佛博士的?”子俊说:“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哪懂得什么教育方法。”  “那你就是天生爱学习喽!”  子俊摇了摇头,说:“也不是。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父亲到城里打工,
周日,儿子邀同班同学到家里玩。其中有个年龄最大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且颇有主见,在小朋友们的心目中称得上是“带头大哥”。孩子们正玩得热闹,我听见那个孩子对着我儿子大声怒斥:“你再这样,小心我把你冲到厕所里去!”话音未落,儿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副满是委屈的样子。  听到这个孩子的话,我是很生气。但我不认为生气对这两个孩子的和好有多么地有效,即便在犯错孩子面前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是时候出面解决孩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4岁的孩子说的。  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孩子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母亲安然地闭上了眼睛,她以为母亲睡着了,所以,她没有哭。后来,在她的床头、兜里,甚至是文具
有一次,我拿出一部计算器想教儿子数数,没想到他却伸出手说:“妈妈,我要长颈鹿。”哪儿有长颈鹿呢?我愣了半天才醒悟过来,原来这只绿色的计算器架就是两只塑料长颈鹿。还有一次,我从商店里买回一把牙刷,手柄是一条塑料小鱼,我并没有注意到。有一天,我刚给儿子洗过脸,他就把牙刷放到了水盆里,一边放一边还说:“让鱼儿游泳吧!”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了那条“鱼”。还有,白天的月亮是不引人注目的,然而,儿子一眼就能发现,
放学后,小鲁愁眉苦脸地说:“今天在幼儿园尿尿时,毛毛说要比谁的鸡鸡大,结果我的比他的小好多呢。”      点 评:  对身体的关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学龄前儿童对认识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在成人眼中有着很多附加意义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看来,只不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已。而对身体的所谓“攀比”,也比较容易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  场景一中,妈妈也许只是要孩子加强对身体的
2010年8月,一则“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卫生部于15日通报了“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认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  “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事件虽然有了官方结论,但是,目前,引发女婴性早熟的原因仍无定论,网民们的质疑声从没停息,各地反映的早熟案例还在继续增加。所以,面对儿童性早熟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盖尔·戴维斯博士早在1928年就对孩子做过一个“吃”的实验:她让一群孩子自由地“吃”,即随意吃他们想吃的食物,而限制另一群孩子“吃”,即由大人给他们准备好食物。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孩子,比另一群自己没有选择食物权利的孩子,长得更高更胖,而且身体也比较健康。有趣的是,自由“吃”的孩子,乍看起来吃得很没有规律,但有时他们光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有时又一口也不吃;有时一天只吃少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较常用的方法是感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了让4岁的女儿能左右脑共同发展,我决定培养她的数学直觉思维。  在教数数时,我着重培养女儿的直觉思维。当数到20时,我便让她猜:“20后面是什么?”女儿不确定地回答:“是21吗?”显然,她的直觉是对的。以此类推,我让女儿凭直觉一直数到29,后面的30由我告诉她,她再数到39……在让女儿凭直觉数到99后,我再教她“10、20、30……”地数,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