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算账太迟钝 中期动态知晴雨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开篇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报必看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方兴未艾,上市公司及投资群体日益增多,因此,对中报的研究不仅是我们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一体论和独立论两种。所谓一体论(integral theory)是指将每一个中间报告期视为整个会计年度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特的、独立的时期。每一个中期期末估计、递延分摊时应考虑该年度剩余期间经营情况,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成本、费用也应按其受益期、相对应的销售量或其他因素,在各个中期报告期之间分摊。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中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都是一体论。所谓独立论(discrete theory)是指将每一个中间报告期视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期间,是与年度会计期间相分离的独特的、独立的时期。编制年度财务报告适用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等都同样适用于中报的编制。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中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都是独立论。IAS34要求企业中报和年度财务报告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实际上倾向于独立论。我国证监会“三号准则”并没有明确中报编制的理论基础,但财政部此番准则则明确中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独立论。
  针对我国中报的现实状况,需要逐步推进:一是进一步简化中报形式,避免“信息超载”现象的发生;二是重视分部信息的提供。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其风险和报酬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企业经营行业的性质和现状、经营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政策;三是重视对中报的审计,减少虚假财务信息。
  总之,在我国中报理论和实务刚刚起步之际,我们应采纳世界各国中报理论、方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我国中报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名词在先
  
  1. 中报
  中期财务报告的简称,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它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也可以是其他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期间。
  
  重点把关
  
  1.中报的基础是什么
  中报至少应当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其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的财务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中报的数据既包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
  中报附注并不要求像年报那样提供完整的附注信息,而可以适当简化,但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的重要信息必须披露。
  2.中报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与年报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完全相同之处。因此,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编制原则:(1)前后一致原则;(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应当以中报数据为基础,而不应再以预计全年数据为基础;而且,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3.合并财务报表与中期报表
  中报必须与上年报告保持一定的衔接关系。
  (1)如果企业上一会计年度的年报是合并报表,则企业在本中期也应当与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一致。
  (2)在上年度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在本中期不再符合合并范围的要求时,本中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就可以不再将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继续纳入合并范围。
  (3)中期内新增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要求的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中期需要及时将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4.比较财务报表的编制
  中期末除了需要编制中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期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外,还应当提供前期比较财务报表,包括:(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5.中报附注的编制要求
  中报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披露自上年度期末之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这样,把“死”的“数字”和“活”的“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中报附注的编制要求,主要强调如下几点:
  (1)应当提供比上年度财务报告更新的信息。
  (2)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3)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4)应当披露重要和事项与交易。对于理解本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事项或者交易,也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6.中报附注的披露项目
  至少应当披露十四项相关信息:一是所用会计政策与上年年报相一致的声明;二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及其影响数;三是前期差错的性质及其更正金额;四是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五是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的变化及关联方交易的相关情况;六是中报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七是对性质特别或金额异常的报表项目的说明;八是证券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九是分红情况;十是分部报告信息;十二是中期资产负债表日至中报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十二是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变化情况;十三是企业结构变化情况;十四是其他重大交易或者事项。
其他文献
一、搬迁补偿费的基本形式    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需要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和安置,其取得搬迁补偿费的方式,通常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因政府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旧城区改造等原因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取得搬迁补偿费。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因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取得搬迁补偿费,并不一定是从政府直接取得财政资金。这是因为,政府往往将因收回土地使用权应
奥利巴斯惊曝巨额财务丑闻  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日前发布公告承认20年间隐瞒投资亏损高达13亿美元,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丑闻案。奥林巴斯称,第三方调查委员会发现,公司3名高管做假账以掩盖证券市场投资亏损,2006年至2008年间,奥林巴斯以734亿日元收购了日本国内三家基本与本业无关的公司。2009年财报中,奥林巴斯对这三家公司做出了557亿日元减记处理。2008年,奥林巴
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与新会计准则在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收入确认上存在着差异,该差异怎样正确体现在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查阅一些资料,发现部分资料的会计处理是不正确的。在此,笔者就该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首先明确基本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8.32万家,累计利用外资9454.42亿美元。为了准确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经营发展情况,从1997年起,由七部委牵头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联合年检,至今已经有13个年头。但是,从联合年检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一般都能顺利通过商务、工商、税务、财政、统计等部门的联合年检要求,唯有外汇局年检难于通过,主要
万寿义,男,1955年9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2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2000年1月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谷棋教授,获会计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成本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室首席研究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商业会计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使得历史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倘若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但会使历史教学的特点无法彰显,还会使学生迷失在枯燥的历史事件之中,使其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为了生动地展现这些历史事件,创设一定的场景是必不可少的,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成为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鸦片战争》应用方法所谓的情境教学法
由于账外账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简单地采用“就账论账”的传统查账方法,难度较大,因此,通过设置两套账的方式进行账外经营已经成为部分纳税人常用的逃避缴纳税款手段。然而,假账总归是假账,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账外账”的运行方式    以工业企业为例,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销售货物不给购货方开具发票的行为,利用这一点,某些公司将销售货物分为开具发票部分(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和不开具发票
【摘要】教育在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应该也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进行思考,应该也必须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与神圣,从而让他们静下来,提升自我,专心从教。  【关键词】思想素质 新时代 使命 人生价值  大家都知道,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永远是主角,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永远的主人;没有
一、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2006.1~2010.7近五年的《会计研究》目录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汇总,虽然分类不一定科学,但仍可以看出我国近五年来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发展趋势,理论研究的不足等。其具体分类和统计如表1所示:  1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化趋同的研究  自我国2006年2月15日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含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来,有关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的文章在2006
会计史上曾有“现金收付实现制”的做法。以航海贸易为例,开始时用现金购买船只和商品,然后运载到异地卖掉商品,并从异地购回商品回来后连商品带船只一起卖掉。这时,只要将收回的现金和出海前的现金作一比较,就可明确知道此行的盈亏了,是最可靠的方法。不过,可能是新增股东投资和新增债务也会使现金增加,“现金制“的算法当年在技术上坚持不下去。在1925年前后就产生了“应计制”的做法,在确认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时,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