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化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对幼儿综合素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当前要全面落实家园共育。通过家园共育探究,能帮助家长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育人观念,提升家园协同育儿成效,培养健康、全面发展及从善、从真、从美幼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谈谈在幼儿主题活动中如何促进家园共育也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幼儿主题活动;家园共育;策略
教师在幼儿主题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实施家园共育,加强对家庭教育资源合理应用,全面实现家庭共育目标,能实现家长、教师全面共同交流,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当前教师要选取多种教育教学措施激发幼儿主体意识,转变原有教育教学观念,确定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注重实施的具体过程,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一、完善家园共育制度,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
现阶段幼儿教育教学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能否做好幼儿教育的引导者,使幼儿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言行,家长的作用尤为关键。因此完善家园共育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建立交流、分享平台。通过各种平台适时组织家长学习、了解有关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家长配合老师的积极性,家园共育做到和谐统一,步调一致。例如,日常卫生习惯:“每次餐前便后,或者手脏时候都能主动洗手”及“不在室内外以及其他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等。在家跟在班里整理用具习惯:“玩玩具时要做到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完后分类收拾摆放整齐”。还有见到他人问好的习惯:“主动与人问好打招呼,适时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请、对不起’等日常交往用语。”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家园共育其他各项制度,比如家委会制度、家长接待制度等,保障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园共育能全面落实。教师在家园共育中要注重全面评估,对共育方案以及基本教育实施路径展开适时灵活调整,在家园共育中长效机制开展中,要保障家园共育能全面落实。比如,幼儿园家长会开展中,教师在新生家长会中能明确幼儿园主要发展任务以及具体发展目标,传递出较多政策性法规,能提升各项教育活动针对性;对家长行为规范要求进行分析,为家园共育奠定良好基础。家长委员会要依照幼儿园教育现状定期开展各项工作会议,促使家长与幼儿能有效沟通交流,使得较多家长能全面参与到幼儿园发展规划、教育教學中。
二、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帮助家长建立科学育儿观
当前在家园共育中要整合家长存有的各项问题,对家长全面展开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活动,比如家长课堂等。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可以开展小班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幼儿小学衔接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家长综合知识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育活动,使得广大幼儿家长自身发展观念能全面转变。幼儿园还要积极创设教师、家长双培养模式,向家长积极宣传各类新观念、新动向、新内容。指导家长开展沙龙研讨,积极分享科学先进的教育经验,对家长进行引领和指导,实现共同培育发展目标。当前幼儿园工作人员要全面转变家长观念,促使家长能认识到幼儿教育主要目标,在综合方面推动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各类培训活动,全面划分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自身职责能。教师是执行人员、操作人员,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责,这样才能保障家园共育中各项活动能灵活调动。在家园共育中,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教师要对每位家长保持最大热情。家长沟通也是重要艺术,在家园共育中要注重方法应用。教师要聆听家长谈话,选取针对性策略分析幼儿在幼儿园各项表现行为,拟定针对性意见。教师要全面肯定幼儿优点,这样在家园共育中幼儿才更配合。
三、组织各类多主题活动,激发家长参与积极性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各个主题“半日开放”活动,指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半日活动中,这样能促使家长与教师之间能有效分享育儿经验,全面强化育儿能力。比如全面开展小班“试入园”半日开放活动,对于部分新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幼儿与家长之间分离存有的顾虑,以半天入园模式组织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融入家长要求、幼儿培育目标,促使家长在活动参与中能全面掌握幼儿园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要求,促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能密切配合。
定期开展互动分享型活动。比如针对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园小班幼儿可以定期开展“我家宝贝初成长”活动,让家长们能有效分享成功的育儿教育经验。针对中班幼儿可以开展“故事续编”等活动,指导家长针对幼儿喜欢的故事与幼儿进行共同续编。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大班与小班、中班幼儿相比,其自身年龄相对大一些,此时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开展“我的时间我做主”活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拟定实践活动计划。在实现家园共育中能保障广大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能更为靠近,促使教师、家长、幼儿综合发展。
四、结语
综合上述,在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要认识到自身职责,全面认识到家园共育模式中各项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作用。这样能全面调动家长资源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通过家园共育产生较大教育合力,推动每位幼儿全面学习,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探究[J].读与写,2019,16(30):242.
[2]王碧惠.幼儿家园共育模式探讨[J].教育艺术,2019(8):35.
关键词 幼儿主题活动;家园共育;策略
教师在幼儿主题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实施家园共育,加强对家庭教育资源合理应用,全面实现家庭共育目标,能实现家长、教师全面共同交流,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当前教师要选取多种教育教学措施激发幼儿主体意识,转变原有教育教学观念,确定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注重实施的具体过程,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一、完善家园共育制度,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
现阶段幼儿教育教学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能否做好幼儿教育的引导者,使幼儿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言行,家长的作用尤为关键。因此完善家园共育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建立交流、分享平台。通过各种平台适时组织家长学习、了解有关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家长配合老师的积极性,家园共育做到和谐统一,步调一致。例如,日常卫生习惯:“每次餐前便后,或者手脏时候都能主动洗手”及“不在室内外以及其他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等。在家跟在班里整理用具习惯:“玩玩具时要做到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完后分类收拾摆放整齐”。还有见到他人问好的习惯:“主动与人问好打招呼,适时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请、对不起’等日常交往用语。”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家园共育其他各项制度,比如家委会制度、家长接待制度等,保障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园共育能全面落实。教师在家园共育中要注重全面评估,对共育方案以及基本教育实施路径展开适时灵活调整,在家园共育中长效机制开展中,要保障家园共育能全面落实。比如,幼儿园家长会开展中,教师在新生家长会中能明确幼儿园主要发展任务以及具体发展目标,传递出较多政策性法规,能提升各项教育活动针对性;对家长行为规范要求进行分析,为家园共育奠定良好基础。家长委员会要依照幼儿园教育现状定期开展各项工作会议,促使家长与幼儿能有效沟通交流,使得较多家长能全面参与到幼儿园发展规划、教育教學中。
二、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帮助家长建立科学育儿观
当前在家园共育中要整合家长存有的各项问题,对家长全面展开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活动,比如家长课堂等。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可以开展小班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幼儿小学衔接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家长综合知识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育活动,使得广大幼儿家长自身发展观念能全面转变。幼儿园还要积极创设教师、家长双培养模式,向家长积极宣传各类新观念、新动向、新内容。指导家长开展沙龙研讨,积极分享科学先进的教育经验,对家长进行引领和指导,实现共同培育发展目标。当前幼儿园工作人员要全面转变家长观念,促使家长能认识到幼儿教育主要目标,在综合方面推动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各类培训活动,全面划分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自身职责能。教师是执行人员、操作人员,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责,这样才能保障家园共育中各项活动能灵活调动。在家园共育中,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教师要对每位家长保持最大热情。家长沟通也是重要艺术,在家园共育中要注重方法应用。教师要聆听家长谈话,选取针对性策略分析幼儿在幼儿园各项表现行为,拟定针对性意见。教师要全面肯定幼儿优点,这样在家园共育中幼儿才更配合。
三、组织各类多主题活动,激发家长参与积极性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各个主题“半日开放”活动,指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半日活动中,这样能促使家长与教师之间能有效分享育儿经验,全面强化育儿能力。比如全面开展小班“试入园”半日开放活动,对于部分新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幼儿与家长之间分离存有的顾虑,以半天入园模式组织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融入家长要求、幼儿培育目标,促使家长在活动参与中能全面掌握幼儿园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要求,促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能密切配合。
定期开展互动分享型活动。比如针对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园小班幼儿可以定期开展“我家宝贝初成长”活动,让家长们能有效分享成功的育儿教育经验。针对中班幼儿可以开展“故事续编”等活动,指导家长针对幼儿喜欢的故事与幼儿进行共同续编。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大班与小班、中班幼儿相比,其自身年龄相对大一些,此时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开展“我的时间我做主”活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拟定实践活动计划。在实现家园共育中能保障广大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能更为靠近,促使教师、家长、幼儿综合发展。
四、结语
综合上述,在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要认识到自身职责,全面认识到家园共育模式中各项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作用。这样能全面调动家长资源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通过家园共育产生较大教育合力,推动每位幼儿全面学习,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探究[J].读与写,2019,16(30):242.
[2]王碧惠.幼儿家园共育模式探讨[J].教育艺术,201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