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预防接种乙肝疫苗伴随异常反应的患者病历资料,进一步探究异常反应时间、症状表现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有着不同的异常反应时间和症状表现,男性患者乙肝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以年龄小于一个月,和接种第二针的乙肝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较高,异常反应大都发生于接种24小时之内。结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可能伴随异常反应,应该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控制。
  【关键词】 乙肝疫苗 预防 异常反应
  本文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县乙肝疫苗接种后伴随异常反应的病例60例,从而为今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进一步安全和合理做一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县2004年5月-2014年12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伴随异常反应的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68.3%,女19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31.7%,年龄最大的患者为3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天,平均值为7.7±1.97岁。年龄小于1个月的患者有27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45.0%;年龄在1月到一岁的患者有12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20.0%;年龄超过一岁的患者有21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35.0%。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进一步探究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间、症状表现和应对措施。
  2 结果
  2.1 患者异常反应时间表现
  分析发现,35例患者在接种第二针后伴随不良反应,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58.3%;23例患者在接种第一针后伴随不良反应,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38.3%;2例患者在接种第三针后伴随不良反应,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3.33%;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最快的为3分钟,最晚的为6年,大多数患者的异常反应都发生在24小时之内。
  2.2 患者异常反应症状表现
  分析发现,有15例患者伴随过敏性休克,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25.0%,有13例患者伴随局部反应,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21.7%,有11例患者伴随周围神经炎,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18.3%,有7例患者伴随过敏性紫癜,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11.7%,有5例患者伴随皮疹,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8.33%,有4例患者伴随晕针反应,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6.67%,有3例患者伴随无菌性脓肿,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5.00%,有2例患者伴随双眼葡萄膜炎,占本组资料的比例为3.33%。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当今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公共问题,而每年死于因感染乙肝病毒而引发的肝类疾病患者也处于逐年递增趋势,因而如何控制和预防乙肝是诸多医疗学者关注的问题。而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一类较为有效的预防方法。但也有研究表明,乙肝疫苗接种可能会伴随一定异常反应。
  本次研究发现,男性患者乙肝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对较多,生活压力相对较大而免疫力受到影响有关。同时,在本次研究中,以年龄小于一个月,和接种第二针的乙肝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和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有关,可能在接种第一针后就产生了一部分抗体,而注射第二针后,就使得过敏反应伴随;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人相对较少,故年龄较大者占的比例不高。另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异常反应大都发生于接种24小时之内,因而,需要在接种后密切加以注意。另外,还有部分新生儿伴随先天性疾病但并未有通过体征显现出来,而医生在接种疫苗前并未深入对其进行体检,因而,在接种时也可能和其他疾病耦合。
  为了进一步控制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之后伴随的各类不良反应,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自己多年的从医心得总结了如下几个层面的预防措施:第一,要重视对疫苗异常反应的预防,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大多数人都以为乙肝疫苗很少伴随异常反应,而最近几年,伴随着不断使用的乙肝疫苗,很多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频频出现,特别是针对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更是让人头痛。因而,就医疗工作者而言,应该在平时多多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可能伴随的诸多不良反应,重视对其的认识,将接种时应该禁忌的事项牢牢记住,从而更好的控制疫苗接种后伴随的异常反应,也将因为和其它疾病耦合伴随的疾病加重现象控制于零状态。第二,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前,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应该在接种之前对患者的肝功进行体检,如果符合体检结果,就采用规范程序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在接种之前,如果是新生儿,还要进一步探究其是否伴随急性疾病,看其体质是否适合接种疫苗,进而更好的防止异常反应。第三,要重视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进行接种之前,要仔细询问被接种者是否伴随过敏史,若属于过敏体质,就要对其谨慎接种,一般来讲,绝大部分过敏性休克在接种三十分钟内将会伴随症状,因而给予接种者接种之后要密切关注,若发现不正常反应要立即采取对症处理对策。第四,要重视对不良反应的及时报告。如果发现被接种者伴随异常反应或者疑似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报告,与此同时,要将相关报告认真填写好,从而使得疫苗的安全性使用得以保障,也为更好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疫苗质量作出自身贡献。
  综上,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伴随的异常反应一般极少,应该重视对此异常反应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禁忌症,从而对乙肝疫苗进行安全合理的应用,使得其异常反应得以较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月红.小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
  [2]叶宝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月经量PBAC评分情况、各时间点痛经VR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时的月
【摘 要】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和增生性中的表达,探讨Notch1、JAG1与乳腺癌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组织(50例)和得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RP-PCR方法对Notch信号中的Notch1和JAG1在乳腺癌和增生性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LN分期和乳腺癌病理学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TNM分期中Ⅰ期与Ⅱ期、Ⅱ期与Ⅲ期的
【摘 要】 目的:分析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对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1月,选择我院60例痔疮手术患者,应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加行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水肿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略高于对照组90.0%(P>0.05);术后1d及7d,观察组水肿症状
【摘 要】 目的:分析自拟开闭饮合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开闭饮合鼓膜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拟开
【摘 要】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产妇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4例晚期妊娠需促宫颈成熟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催产素,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结论:晚期妊娠产妇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药物促宫颈成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剂量米索 促宫颈成熟 晚期妊娠引产  晚期妊娠引产主要是指因
【摘 要】 目的:探究抗生素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的孕妇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连续使用3天抗生素安胎治疗,对照组,未使用抗生素安胎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天后两组孕妇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一方面,组内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对比WBC,差异
【摘 要】 目的:评估开放性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腘窝囊肿病例均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随访膝关节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92.1%病例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开放性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目前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开放性手术治疗  Open surgery to treat popliteal cys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
【摘 要】 目的:对比DHS和PFNA固定治疗疗效,评价两种方法优劣。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法PFNA组、DHS组各入选患者40例,对比相关指标。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并发褥疮1例、髋内翻2例、固定失败1例,PFNA组出现D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