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产妇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4例晚期妊娠需促宫颈成熟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催产素,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结论:晚期妊娠产妇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药物促宫颈成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剂量米索 促宫颈成熟 晚期妊娠引产
晚期妊娠引产主要是指因为胎儿或者产妇的因素,采用人工对子宫收缩诱发的方式使妊娠得到终止,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晚期妊娠引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颈成熟度的影响[1],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如产妇没有成熟的宫颈条件,则应该在引产前采取措施促进宫颈成熟。传统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主要是通过小剂量催产素给予静脉滴注,由于半衰期较短,浓度控制不易。患者行动受限,且需专人看护。我院对2013 年~2014年收治的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产妇104例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4例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21~33岁,平均(28.3±2.1)岁。产妇的妊娠周数38~43周,平均(40.3±3.8)周;初产妇64例,经产妇40例。本组产妇均属于无胎膜早破、无严重并发症、无头盘明显不对称、正常待产、无产道异常、单胎头位等;将哮喘、癫痫、青光眼,严重肾、肺、肝、心等疾病患者全面排除。本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低于6分。根据产妇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妊娠周数、入选标准、排除标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根据常规方式采用催产素加快宫颈成熟,将2.5 U催产素在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加入稀释,通过静脉泵给予静脉滴注,初始药物用量为8滴/min,通过分析产妇宫缩的情况,每隔30分钟对静脉滴注的速度进行调整,静脉滴注的速度<40滴/min,浓度应该<1%。每天给予产妇使用催产素的剂量应该<10 U,如患者在12 h后没有出现临产症状,则停止用药,在第2天继续用药。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加快宫颈成熟,于产妇膀胱排空后,外阴常规消毒,将25 μg米索前列醇放置在阴道后穹窿,让产妇卧床30 min,如产妇每隔5分钟出现1次宫缩,并且宫缩情况持续30 s以上则表现用药有效。若产妇未出现临产症状,或有着较弱的宫缩,则在6小时后给予重复用药,夜晚停止用药。倘若患者宫缩情况频率较多,则通过擦洗阴道。米索前列醇药物的剂量应该<50μg/日。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用药治疗后引产成功情况
观察组产妇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后,获得成功3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产妇应用催产素后,获得成功有2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
两组患者用药前宫颈Bishop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观察组宫颈Bishop 评分提高3分以上者32例,提高1-2分者18例,无明显改变者2例。对照组宫颈Aishop评分3分以上者14例,提高1-2分者20例,无明显改变者18例。观察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增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3 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产妇有2例呕吐,1 例发热,1例宫缩过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产妇有2例恶心,2例腹胀,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无需采取特殊手段进行处理便自行缓解,对治疗不产生影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米索前列醇药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素药物来说,能够口服,具有较小的胃肠道反应,能够通过阴道给药,药物经宫颈阴道黏膜后吸收较为良好,能够在宫颈平滑肌作用,加快宫颈成熟扩张的速度。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子宫收缩过于频繁同样也是米索前列醇药物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所以,孕妇在应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旁观察,对宫缩进行观察。通过阴道每次给予25 μg的米索前列醇药物,在没有成熟宫颈的条件下,能够使产妇的产程、引产时间明显缩短,使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着较小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应用米索前列醇有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引产时间短,并且安全、方便易操作。只要严格掌握用药途径、剂量,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剂量米索 促宫颈成熟 晚期妊娠引产
晚期妊娠引产主要是指因为胎儿或者产妇的因素,采用人工对子宫收缩诱发的方式使妊娠得到终止,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晚期妊娠引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颈成熟度的影响[1],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如产妇没有成熟的宫颈条件,则应该在引产前采取措施促进宫颈成熟。传统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主要是通过小剂量催产素给予静脉滴注,由于半衰期较短,浓度控制不易。患者行动受限,且需专人看护。我院对2013 年~2014年收治的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产妇104例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4例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21~33岁,平均(28.3±2.1)岁。产妇的妊娠周数38~43周,平均(40.3±3.8)周;初产妇64例,经产妇40例。本组产妇均属于无胎膜早破、无严重并发症、无头盘明显不对称、正常待产、无产道异常、单胎头位等;将哮喘、癫痫、青光眼,严重肾、肺、肝、心等疾病患者全面排除。本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低于6分。根据产妇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妊娠周数、入选标准、排除标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根据常规方式采用催产素加快宫颈成熟,将2.5 U催产素在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加入稀释,通过静脉泵给予静脉滴注,初始药物用量为8滴/min,通过分析产妇宫缩的情况,每隔30分钟对静脉滴注的速度进行调整,静脉滴注的速度<40滴/min,浓度应该<1%。每天给予产妇使用催产素的剂量应该<10 U,如患者在12 h后没有出现临产症状,则停止用药,在第2天继续用药。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加快宫颈成熟,于产妇膀胱排空后,外阴常规消毒,将25 μg米索前列醇放置在阴道后穹窿,让产妇卧床30 min,如产妇每隔5分钟出现1次宫缩,并且宫缩情况持续30 s以上则表现用药有效。若产妇未出现临产症状,或有着较弱的宫缩,则在6小时后给予重复用药,夜晚停止用药。倘若患者宫缩情况频率较多,则通过擦洗阴道。米索前列醇药物的剂量应该<50μg/日。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用药治疗后引产成功情况
观察组产妇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后,获得成功3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产妇应用催产素后,获得成功有2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
两组患者用药前宫颈Bishop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观察组宫颈Bishop 评分提高3分以上者32例,提高1-2分者18例,无明显改变者2例。对照组宫颈Aishop评分3分以上者14例,提高1-2分者20例,无明显改变者18例。观察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增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3 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产妇有2例呕吐,1 例发热,1例宫缩过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产妇有2例恶心,2例腹胀,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无需采取特殊手段进行处理便自行缓解,对治疗不产生影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米索前列醇药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素药物来说,能够口服,具有较小的胃肠道反应,能够通过阴道给药,药物经宫颈阴道黏膜后吸收较为良好,能够在宫颈平滑肌作用,加快宫颈成熟扩张的速度。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子宫收缩过于频繁同样也是米索前列醇药物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所以,孕妇在应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旁观察,对宫缩进行观察。通过阴道每次给予25 μg的米索前列醇药物,在没有成熟宫颈的条件下,能够使产妇的产程、引产时间明显缩短,使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着较小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应用米索前列醇有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引产时间短,并且安全、方便易操作。只要严格掌握用药途径、剂量,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