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不同的声音,让复习课更精彩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让学生“发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发现学生不会的地方,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变机械复习为生成教学,以促进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
  [关键词] 生成教学;复习课;教学开展
  如何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有效地查漏补缺,且避免题海战术,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笔者发现,要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不能单纯的教师讲,学生练,而应该认真听学生讲.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变灌输式教学为生成教学. 下面,笔者从“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中的课堂教学片段来加以说明.
  活动3: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复习的内容,并启发学生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去解决这些问题,变式是最佳的复习策略之一. 变式既有广度变式,又有深度变式. 广度变式是指对于一个知识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充分掌握,达到由点及线的效果;深度变式是指变化题目的条件,或设计隐性条件,以加深学生对同一情境问题的思维深度,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灵活应用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变式,只有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现状,才是真正的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而对于本节课,笔者进行了如下变式.
  变式1?摇 已知a,b是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a2-a=1,b2-b=0,求a2 b2的值.
  變式2 ?摇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 (2m 1)x 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设计思路?摇 对于上述变式题,并不需要提前准备好,而需根据基础再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改编而成,这样可以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错误再练习,有利于对症下药地改正自身的错误.
  在生成教学的实施中笔者发现,可用于生成教学的资源并不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频率较低,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细心观察,善于倾听细微的“声音”,耐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发声”,而这些声音正是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 当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时,课堂会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从而变传授知识为生成教学,还教学自然本色,让复习课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于表面上纯属直线型问题的几何问题题型,抛开原始的解题思路,提取相关条件,巧添辅助圆,利用圆幂定理解题,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本文由一道竞赛题展开联想,通过几个例题来分析如何巧添辅助圆并解题.  [关键词] 辅助圆;圆幂定理;几何问题  [1992年全国联赛] 如图1,在△ABC中,AB=AC,D是底边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BED=2∠CED=∠BAC,求证:BD=2CD.
[摘 要] 学程单是集合了教师“教学案”与学生“学习案”于一身的教学合一的“教”与“学”的方案,是从关注“学生学习获得”这一基点出发来定位教师教学的. 所采用的重要教学环节都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确要求—学生学习(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展示结论—评价并点拨评价.  [关键词] 学程单;高效;改革;初三数学一轮复习  学程单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
[摘 要]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关注其与传统教学的平衡. 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对自学与他教、议论与独学、引导与讲授等进行辨析,有助于实现这种平衡,从而让数学教学处于融合、和谐的状态,进而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辨析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庚南先生基于其数十年教学经验而提出的教学
[摘 要] 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错题”教学资源,多给予学生课堂“留白”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思考、理解、内化并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错题;留白;核心素养  课堂“留白”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某一目标,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解题方法,有意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自己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 这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交流、碰撞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这种火花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程度的加深、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关键词] 智慧碰撞;生长;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尤其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热情不强,应试教育迫使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与空间位置关系有关的简单命题,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中的一些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能用向量方法和传统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证明问题和计算问题. 若问题中有正方体、长方体、底面有一角为直角的直棱柱、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四棱锥等凡能出现三条两两垂直直线的图形,常常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的方法求解. 要注
[摘 要] “学材再建构”源自李庾南老师提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打破教材章与节的限制,寻找每个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将相关的知识、相似的知识、相反的知识联系起来后进行单元重组、实施结构式教学的一种方法. 文章以“一次函数(1)”为例,阐述如何实施学材再建构.   [关键词] 学材再建构;学材重组;单元教学  学材再建构教学法在李老师与其团队的引领与示范中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推广,教学效果
[摘 要] 如果教师能够把错题当作一种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就能让学生从错题中发现数学问题、高效地探讨数学问题,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科学的思维方法. 当学生通过研究错题提高学习水平时,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具有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错误  教师在教学时会遇到一些错题,这些错题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 错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应用这种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应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本考点的考查形式通常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1)三角函数的符号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借助口诀熟记:sinα上正下负;cosα右正左负;tanα奇正偶负.  (2)需要熟记0°~360°间特殊角的弧度表示.  (3)在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时,点P可取终边上任一点,如有可能则取终边与
[摘 要] 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从情境设计和整式性质上来衔接方程求解,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促进教学推进,深刻挖掘解方程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基本性质和思想方法,以促进学生对解法步骤的本质理解.  [关键词] 一元一次方程;衔接;问题驱动;本质;化归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从知识关联展开,合理构建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一般来说与关键问题的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