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主要在于课堂上教室的启发与引导。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优化设计每一节课,是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课堂教学中,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给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溶知识于脑海中。
  例如:讲述石油的重要性,如果按教材中那样平铺直叙一遍,对学生学习毫无作用。在这里,我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生动、激昂的语调朗诵:汽车在公路上奔驰,轮船在大海里航行,飞机在万里晴空上飞翔,拖拉机在田野上轰鸣,这一切都是以石油作为动力;你身上穿的衣裤,脚上踩的胶鞋,背上背的书包,手中提的提包也大都是用石油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石油,那一切车辆将长卧路边,大部分工厂的机器将停止转动,,人们的生存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动力的源泉”。这样描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得了知识。
  再如:在对学生解答“为什么误服氯化钡等可溶性盐之后,可服用硫酸钠解毒?”时,常会这样回答:“硫酸钠能和氯化钡等可溶性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硫酸钡。”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中毒的是钡离子,再分析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本质,最后启发学生精炼为“硫酸根粒子可沉淀钡离子”,这样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和精炼,有一种简明的美感。
  二、 注重课堂实验的趣味性
  利用化学现象的直观性、化学与生活的贴近、化学反应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课堂内容变的丰富多彩。
  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丰富多的色彩和现象。如硫酸铜的蓝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把氯化铁溶液滴入苯酚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紫色;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转眼后白色的金属变成白色粉末;“喷泉实验”“空杯生烟”“滤纸自燃”等。在教学中呈现这些现象,学生大多会引起好奇,产生强烈吸引力。
  化学反应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滴水生烟”实验,当学生看到锌粉和碘粉混合滴水后升腾起的紫色烟雾时,兴趣打增。“毛刷实验”——铝条用砂纸去掉表层氧化膜,插入硫酸汞溶液片刻,取出,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就发现铝条“发了霉长了毛”,学生参与意识倍长。
  化学与生活贴近的,正确运用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如酒精检测器的使用,我让学生观察酒精检测器使用前的颜色(橙色)遇到酒精蒸汽后的颜色(绿色)。其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从而学生体验到当前学习内容的实质性价值。
  三、 注重课堂趣味知识的插入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插入趣味知识,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如在碳组元素的教学中,利用复习石墨的导电性,插入介绍石墨炸弹的原理及作用,由激光制导的石墨炸弹在目标上空炸开后会释放100到200个易拉罐大小的罐体,罐体尚的小降落伞使其减速并保持垂直下落,随后,每个罐内的炸弹装置起爆把小罐底部炸开,使罐里的石墨纤维团散开,只要其搭落在裸露的高压电线或变电站的所有电器设施上,经过特殊处理的,具有极好导电性能的石墨纤维就会使之发生短路,造成大范围停电。石墨纤维造成短路时,还会受热气化和产生电弧,使导电的石墨纤维附着在电力设备尚,破坏它们原有的绝缘层使电力设施长期受损,难以修复,所以石墨炸弹又被称为“断电炸弹”。
  新奇的事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容易引起兴趣。当然,趣味知识的插入,要紧扣教材,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创造欲的产生。
  四、 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反馈
  教学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学对某一事物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地讲,观其学生却注意力涣散。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特征之一是能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能否始终使多数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即取决于教师能否灵活地驾驭学生的情绪,导控好课堂的“静”与“动”,制造课堂的“矛盾和起伏”。因此,注重学生思维的反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我第一次讲铝热反应时,联系到野外焊接铁轨,大部分学生反应冷淡;第二次讲铝热反应时,联系到不久前电视报道的定向爆破新闻,原理是利用铝热反应的高温来熔断大楼的承重地基,从而实现定向爆破,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铝热反应有如此大的用途。再如:对于阿佛伽德罗常数的描述,单说6.02×1023是一个很大的数值,学生表情很漠然。我提出:现有6.02×1023粒小麦,如果每5000个小麦粒为0.5公斤,以平均每人每年能吃200公斤小麦,则这6.02×1023粒小麦能让全世界50亿人吃3010万年。学生听后情绪激动感触颇深。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只有经过钻研教法、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维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思维技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只有重视优化设计每一节课,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创造型人才,才能完成教师的使命。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优化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地改变教法,转变观念,实现师生之间角色的互换,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优化教学课堂的几点看法,以求能为教师同僚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优化带来启示。  关键词:改变观念 课堂活动 积极参与  “教师
摘要:小学识字教学作为小学初低年段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一直是教学的重头戏。如何多、快、好、省地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这已成为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成为信息横生时代人类应对认识局限、突破认知不足的新命题。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比较有效的识字教学教学方法,意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达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开展活动
摘要:构造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归手段,在数学解题中有重要作用。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数学家,如欧几里德、欧拉、高斯、拉格朗日等人,都曾经用“构造法”成功的解决过数学上的难题。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美,而灵活巧妙的构造令人拍案叫绝,而且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增添色彩,更具有研究和欣赏的价值。近几年来,构造法及其应用又逐渐被数学界重视。  关键词:构造法;化归;创造性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交流、表演,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上,要引导他们看题质疑,读中感悟,演中结合,想中创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使课堂充满情趣。  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
期刊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学生本身缺乏学习积极性所造成的。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积极性的推动,学习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习积极性具有潜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入式”的教学之所以效果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期刊
【摘 要】:背诵是语言的储存、积累,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一生。小学生初入知识的殿堂,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生字、词语、课文、以及古文古诗等等。如何让学生以较为轻松的方式进行记忆,而且记得牢呢?小学语文教师又如何指导好学生背诵课文。本文是我的一些浅见与理解,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背诵 小学生 方法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增长学生语文知识,发展学
在我几年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把自己做过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反思,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质量,也使我个人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以下是我工作中的几朵浪花,愿与同行们交流。  一、《金色的小房子》一课的教学反思  教学,是教师的教育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学则起主体作用。教固然重要,学则更是重重之中。所以在粘贴《金色的小房子》这节课中,我着重发挥了幼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