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导入至关重要,导入得体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取得成效,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学生对新知识渴望的导火线。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下面,就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趣事导入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都是很潮流的事物,教师要想在新课导入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趣事导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整合现在社会中流行的元素,将它们融入到数学问题中来。这样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始终都有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比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首先我跟大家一起谈论春晚中的魔术大师刘谦,谈到刘谦的魔术“读心术”,大家都认为很神奇。于是我跟大家说:“老师也来个读心术表演。让学生从1~10这几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数,而且不能告诉别人。”接着,我让学生把这个数乘3,所得的积加9,得到的和除以3,再减去原先想的那个数,算出得数。过了一会儿,我问道:“大家算出的得数是3,对不对?”顿时,学生们发出一阵阵“啧啧”的惊叹声,他们都被我这个“魔术师”高超的技艺折服了。接着我又追问:“你们现在任意取个数按上面的步骤再来算出数。”我就点了几个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取得什么数,那时他们把数都取得很大,但是我都告诉他们答案“3”,这下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我调动了起来,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带着学生一起去见证了奇迹。学生被趣事吸引,更为趣事中的问题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教师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情感,按照情感转移原理,课前导入过程,有位教学上的前辈说过师先入情,然后再动情、析情、移情,师生情感的流通与心灵交换使我的数学课情景交融。
  课前,我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或者唱唱歌,把自己定位于同学们中的一员,与他们手拉手、心贴心,当我再进行授课时,就会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老师的喜爱,他们的心已经被刚刚快乐的气氛所感染,整堂课他们都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渐入情境。
  二、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并且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例如,在教学“绝对值”时,可设置如下情景:在学校地图上指出四个地方要四个学生从这四个地方出发去校门口集中。问:四个人到校门口的距离相等吗?他们的方向会影响距离的长度吗?这样引入,紧扣“绝对值”的意义,也降低了本堂课的教学难度。
  三、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由对水位线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教师座位的观察导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不同比例的中国地图导入了图形的相似,等等。总之,数学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将会最大地服务整节课。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整个课堂教学应前后呼应。
  四、类比导入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例如在教授“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时候,类比我们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得出新的知识。因此,在新课导入时,视教材内容采用类比的方法,是很好的导入教学的方式。
  在导入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①课堂导入的科学性。在时间上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过短没有效果,过长就显得冗长。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课堂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课堂导入的灵活性。教师应对教材的不同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即便是同一个教材、同一个内容,课堂导入也要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③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整个课堂教学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荀子也曾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鉴于此,本人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研究小学生阅读积累的内容与方法,激发
摘 要:小学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讲是接受教育的开始,小学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至关重要。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开启一个学生的心灵视角特别关键。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改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方式成为我们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起步点。  关键词:小学;阅读方式;课堂教育  一、阅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当下重视小学教育的背景下,新课改每年都不断地创新,提出新方法、新观念,以引导学生的初步教育。小学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已于2011年12月12日公布,至当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下面就《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学习谈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标准》的整体结构   《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部分的第一章里专门提到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可见国家对教师队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办好教育,教师才是关键。一所学校中,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只有不断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才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立足自身实际,借鉴校外经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追求教学常规实效、创新校本研修形式、引导教师成长、破解农村学生管理难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集体备课,追求实效  为实现资源共享,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2006年,我校开始实行集体备课,并逐步完善。  我校的校长说,集体备课贵在“实”,分个体研究、集体研讨、个人执笔、个案补改、个体施教和课
编者按:有一所学校,全体教师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可谓青春正盛;有一所学校,校长既不管钱也不管人,放手成为管理青年人的最大智慧;有一所学校,学生真正主宰了自己的学习,自主成为成长的最佳选择;有一所学校,不管是教育同行还是学生家长,都在敞开的校门里受教,开放成为发展的最好心态;有一所学校,课改路上创意不断,创新成为青春最美的精神符号……  这所学校,就是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一所建校不到10年的初
归纳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一系列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许多个别例子中归结出某种原理或定律。善于归纳是引起质变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和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在归纳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按一定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而更高层次的归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有所悟,这才是实在的生成和发现训练,才能助
“公民教育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公民则无法治之国。塑造现代公民是建设法治国家、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最近十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迫切需要一定的公民素养教育,以便个人能够以适当的公民资格或者身份参与到社会竞争与公共事务之中。那么,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存在什么样的问
石俊英,女,苗族,1973年出生,现年38岁,湖南省龙山县民安镇人,中共党员,现在湖南省龙山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龙山一小”)任教。  20多年来,石老师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03年,由于工作突出,她所带的201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2004年,她又被评为湘西州“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被省教育厅等4家单位联合表彰为“湖南省优秀教
摘 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缺乏创新素质的人才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因此,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当然,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千万不能放任自流而忽视了基本的规范与内涵。这一点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缺乏创新素质的人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