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代造物艺术研究“度”,所谓“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法仪》)。时下中国,“千姿百态”、“五彩纷呈”、“富丽堂皇”之物满满皆是。温馨家居被“金碧辉煌”所取代,耀眼夺目的大宅子成了炫耀的资本‘一味迎合毫无品味与脾气的设计师成为大自然中的“机器人”。过度设计现象也成为普遍现象,针对此类现象进行探索,从而反思当下设计的无度。
关键词:过度设计;使用者;适合
一、过度设计
古代造物艺术研究“度”,所谓“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法仪》)。时下中国,“千姿百态”、“五彩纷呈”、“富丽堂皇”之物满满皆是。“千姿百态”:大家熟悉的台湾知名建筑师李祖原,其设计的沈阳方圆大厦,被美媒列为十大建筑之一,即全球最丑十大建筑之一,整个建筑以古代铜钱为原型,赤裸裸地显示出对金钱的崇拜,过度设计显然有些抬举,吾以为无缘与“设计”二字沾边;河北“福禄寿”酒店,整个酒店位于福禄寿三位大仙的肚子内,其脚部是其入口,窗户位于其下肢,进食时难免有些顾虑所在,岂止诡异。“五彩纷呈”:从“荧光绿”、“中国红”到“土豪金”,土豪气味一丝不减,哄涌而上,恨不得把所有颜色穿到身上,老子说“五色令人盲”,设计行业也深深陷入对色彩的盲目热忱;“富丽堂皇”:土豪品味令人难以捉摸,温馨家居被“金碧辉煌”所取代,耀眼夺目的大宅子成了炫耀的资本‘一味迎合毫无品味与脾气的设计师成为大自然中的“机器人”。诸如此类之物比比皆是,远离过度设计,人人有责。
二、结合当代设计现象谈过度设计
下面举两个例子,谈谈反面例子中过度设计的危害以及正面例子中适度设计的好处。
1、包装设计中的过度设计
一个个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蔬菜被套上了华丽丽的包装,比如,这些用塑料盒子装起来的撕掉皮的橙子,网友发现这个现象后批判了一番:“大自然既然已经给予这些橙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就不用浪费那么多塑料在它们身上了”。还有将橙子剥皮之后还一瓣一瓣摆好包装起来,如若是机器剥橙子,姑且不谈对于橙子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流失,若是人工剥橙子,我们如何保证对于剥橙子人员卫生的处理?带皮的香蕉都有了单独的“家”,几只为一组的相比一只为一组的倒是环保了许多……
我們可能不知道,包装废弃物占据了我们制造的所有垃圾的三分之一,每年各国政府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去处理这些包装费料垃圾。可怕的是,这些包装废弃物,大部分是塑料品,目前来说根本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只能任由其污染环境,仅仅是过度的包装设计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更不用说包装设计中大量使用的难降解塑料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这些人类制造出来的塑料往往漂浮在海上,这些塑料随着海水扩散,不断分解变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接中,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食物链的层层递进,微塑料在生物体内侧的层层叠加,最终大量的微塑料进入了这个世界食物链的最顶层——人类的身体。如果长期摄入这些含有微塑料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积累着各种化学物质,最终威胁生命。在这么多荒唐的包装里,一些是设计人员的荒唐创意,而另一些,是响应人类的便利需求,正如网友所说“如果大自然已经给了各种水果蔬菜保护的外壳,为什么我们还要撕掉它们的外壳,再把它们包装起来?”如今,大自然正选择以一种我们不在意,但非常迅猛的方式,去惩罚我们这种不经意的懒惰。
2、空间设计中的过度设计
有好多人会这样觉得:现在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祖国建设”,就比如我们这个群体,“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听上去是我们对生活越来越上心了,可是,现实呢?这是我在一个演讲中那位老师通过对108个居民跟踪得来的一些成果:这位老师小时候生活的社区,这片大树下被设计了无数多好看的玫瑰花,但是,他的妈妈却想让他每天移走一株玫瑰,几天后,这片地成了他妈妈的私家菜园子,种上了他们爱吃的各种蔬菜。可能设计师会不太开心,在设计师看来,玫瑰花可能更适合这个空间的气质,但是,有待思考的是,终日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才是这个空间的享用者,就如这位老师说的“场所不是设计师定义的,而是使用者营造的”,我比较赞同,今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纳西说过这么一句话“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能开始。”要真正设身处地为居住的这些人着想,即使这种设计是“朴素”的,“简单的”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没有所谓的“设计感”,但它也是最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最得心应手的,更是注入了理解与爱的设计。
这位老师工作坊中的一个项目,是关于老师生活的地方出现的一个现象,老师发现,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家,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出门携带凳椅,累了就随地坐下来唠嗑,购几百把椅子供他们使用,显然不是最好的设计,后来他又发现这里的垃圾桶大家都不常用,他便将垃圾桶的的盖子拿下来,并消毒,而垃圾桶也成了敞开的,一段时间过后,就出现了以下一番热闹景象,敞开的垃圾桶有所用,被垃圾充满,而消过毒的盖子也成了老人家们打牌可随时移动的工具,这样两全其美的设计相比之前垃圾箱处于摆设、老人随手带凳子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设计,再看那张老人家们把凳子置于设计师所设计的石凳上的景象,可能会使设计师难过百倍,所以,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有那些永垂不巧的设计跳到我们的眼前,而不是那些过眼云烟的、短暂易逝的。
三、透过当代设计现象谈本质改善
那针对以上这些过度设计的案例我们如何改善呢?譬如,第一段提到的现象停留在整个外部形态上而言,我以为更是要提高我们的这代人的审美,现在我们好像站在一个高度上俯瞰这些,对他们加以评判,不好的语言抨击也比比皆是,但同时我们也要审视一下自己,自己以后会不会也设计出我们这代人的耻辱,站在这个角度之上,我认为我们要培养审美,在这个基础上,要更加用心,反复斟酌,前后思考,慢下来,静下来,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尽量满足我们的视觉享受,过或者不及都是一种过度设计。
四、总结
过度设计可能还是有个度,精心设计总给人一种处心积虑的心绪,为使用者着想,为人们着想,称之为设计吗?这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所以,建筑设计就成了造房子、室内设计就成了修房子……
参考文献:
[1] 现代设计社会学[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章利国著, 2005
[2] 绿色包装设计[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澳)爱德华·丹尼森,(澳)广裕仁著, 2004
关键词:过度设计;使用者;适合
一、过度设计
古代造物艺术研究“度”,所谓“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法仪》)。时下中国,“千姿百态”、“五彩纷呈”、“富丽堂皇”之物满满皆是。“千姿百态”:大家熟悉的台湾知名建筑师李祖原,其设计的沈阳方圆大厦,被美媒列为十大建筑之一,即全球最丑十大建筑之一,整个建筑以古代铜钱为原型,赤裸裸地显示出对金钱的崇拜,过度设计显然有些抬举,吾以为无缘与“设计”二字沾边;河北“福禄寿”酒店,整个酒店位于福禄寿三位大仙的肚子内,其脚部是其入口,窗户位于其下肢,进食时难免有些顾虑所在,岂止诡异。“五彩纷呈”:从“荧光绿”、“中国红”到“土豪金”,土豪气味一丝不减,哄涌而上,恨不得把所有颜色穿到身上,老子说“五色令人盲”,设计行业也深深陷入对色彩的盲目热忱;“富丽堂皇”:土豪品味令人难以捉摸,温馨家居被“金碧辉煌”所取代,耀眼夺目的大宅子成了炫耀的资本‘一味迎合毫无品味与脾气的设计师成为大自然中的“机器人”。诸如此类之物比比皆是,远离过度设计,人人有责。
二、结合当代设计现象谈过度设计
下面举两个例子,谈谈反面例子中过度设计的危害以及正面例子中适度设计的好处。
1、包装设计中的过度设计
一个个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蔬菜被套上了华丽丽的包装,比如,这些用塑料盒子装起来的撕掉皮的橙子,网友发现这个现象后批判了一番:“大自然既然已经给予这些橙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就不用浪费那么多塑料在它们身上了”。还有将橙子剥皮之后还一瓣一瓣摆好包装起来,如若是机器剥橙子,姑且不谈对于橙子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流失,若是人工剥橙子,我们如何保证对于剥橙子人员卫生的处理?带皮的香蕉都有了单独的“家”,几只为一组的相比一只为一组的倒是环保了许多……
我們可能不知道,包装废弃物占据了我们制造的所有垃圾的三分之一,每年各国政府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去处理这些包装费料垃圾。可怕的是,这些包装废弃物,大部分是塑料品,目前来说根本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只能任由其污染环境,仅仅是过度的包装设计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更不用说包装设计中大量使用的难降解塑料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这些人类制造出来的塑料往往漂浮在海上,这些塑料随着海水扩散,不断分解变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接中,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食物链的层层递进,微塑料在生物体内侧的层层叠加,最终大量的微塑料进入了这个世界食物链的最顶层——人类的身体。如果长期摄入这些含有微塑料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积累着各种化学物质,最终威胁生命。在这么多荒唐的包装里,一些是设计人员的荒唐创意,而另一些,是响应人类的便利需求,正如网友所说“如果大自然已经给了各种水果蔬菜保护的外壳,为什么我们还要撕掉它们的外壳,再把它们包装起来?”如今,大自然正选择以一种我们不在意,但非常迅猛的方式,去惩罚我们这种不经意的懒惰。
2、空间设计中的过度设计
有好多人会这样觉得:现在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祖国建设”,就比如我们这个群体,“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听上去是我们对生活越来越上心了,可是,现实呢?这是我在一个演讲中那位老师通过对108个居民跟踪得来的一些成果:这位老师小时候生活的社区,这片大树下被设计了无数多好看的玫瑰花,但是,他的妈妈却想让他每天移走一株玫瑰,几天后,这片地成了他妈妈的私家菜园子,种上了他们爱吃的各种蔬菜。可能设计师会不太开心,在设计师看来,玫瑰花可能更适合这个空间的气质,但是,有待思考的是,终日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才是这个空间的享用者,就如这位老师说的“场所不是设计师定义的,而是使用者营造的”,我比较赞同,今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纳西说过这么一句话“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能开始。”要真正设身处地为居住的这些人着想,即使这种设计是“朴素”的,“简单的”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没有所谓的“设计感”,但它也是最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最得心应手的,更是注入了理解与爱的设计。
这位老师工作坊中的一个项目,是关于老师生活的地方出现的一个现象,老师发现,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家,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出门携带凳椅,累了就随地坐下来唠嗑,购几百把椅子供他们使用,显然不是最好的设计,后来他又发现这里的垃圾桶大家都不常用,他便将垃圾桶的的盖子拿下来,并消毒,而垃圾桶也成了敞开的,一段时间过后,就出现了以下一番热闹景象,敞开的垃圾桶有所用,被垃圾充满,而消过毒的盖子也成了老人家们打牌可随时移动的工具,这样两全其美的设计相比之前垃圾箱处于摆设、老人随手带凳子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设计,再看那张老人家们把凳子置于设计师所设计的石凳上的景象,可能会使设计师难过百倍,所以,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有那些永垂不巧的设计跳到我们的眼前,而不是那些过眼云烟的、短暂易逝的。
三、透过当代设计现象谈本质改善
那针对以上这些过度设计的案例我们如何改善呢?譬如,第一段提到的现象停留在整个外部形态上而言,我以为更是要提高我们的这代人的审美,现在我们好像站在一个高度上俯瞰这些,对他们加以评判,不好的语言抨击也比比皆是,但同时我们也要审视一下自己,自己以后会不会也设计出我们这代人的耻辱,站在这个角度之上,我认为我们要培养审美,在这个基础上,要更加用心,反复斟酌,前后思考,慢下来,静下来,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尽量满足我们的视觉享受,过或者不及都是一种过度设计。
四、总结
过度设计可能还是有个度,精心设计总给人一种处心积虑的心绪,为使用者着想,为人们着想,称之为设计吗?这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所以,建筑设计就成了造房子、室内设计就成了修房子……
参考文献:
[1] 现代设计社会学[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章利国著, 2005
[2] 绿色包装设计[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澳)爱德华·丹尼森,(澳)广裕仁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