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选修课程现状分析与思考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修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要补充。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的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依据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当前新医改、教育改革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转变观念,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构建新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现场工作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医学与工程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其关键所在。在医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高校应当重视医学生医工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医学生医工结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医学生医工结合创新能力有如下3种有效途径:①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②开展多样化的医工结合教学活动;③鼓励和引导医学生参与医工结合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和教育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本文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难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严把入学语言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合理安排课程、成立“一对一”互助小组、建立反馈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形成了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管理模式。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八年制医学生与留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急诊临床实习任务。结果相较于之前的临床实习,实施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后,留学生的出勤率从70.0%上升至90.0%,出科考试成绩也有明显提高,而90.0%的八年制学生则认为这种新模式对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有一定帮助,带教教师也认为减轻了自己一定的教学压力。结论同伴互助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