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阐述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的内涵,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征,利用成就动机理论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并根据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麦克利兰;成就动机;心理健康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向的主体基本为90后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他们是思想活跃的一代,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代。如何转变理念、把握特点,利用现有理论优势进一步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麦克科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概述
  麦克利兰认为动机倾向与动机激发是不同的。动机倾向可视为个人的特性、倾向或特质。动机激发则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别的时刻与情境下所激起的与环境相关的动机。因此,成就动机有成就动机倾向与成就动机激发的区别:成就动机倾向是指稳定持久的人格特性,是个体与自己已经存在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成就动机激发则是指个人的一个被激发的暂时状态,它使个体向着某一目标逼近,其包含三种成分,即动机、期望与诱因。
  麦克利兰对于成就动机倾向与成就动机激发作出明确区分。例如,在学生学习中,有的学生成就动机倾向较低,或者是其成就需要较低,但其在特定情境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他可能会产生高水平的成就追求,希望出色完成任务,这种追求和愿望是情境性的。一个具有高的成就动机倾向的个体也可能会缺乏相应的动机激发,外部条件可能限制他追求成功的倾向。成就动机激发具有任务关联性、情境性及外部诱发性。
  二、利用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
  1.自身目标确立的多样性
  依据在校时间长短,可以将学生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部分,两部分学生因对学校、社会了解程度的不同,对于自身目标的确立存在差异。低年级学生主要存在没有目标、比较迷惘的情况。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两三年的大学生活,对自身情况、周围环境及毕业去向已有明确目标,有了较为确定的前进方向,所欠缺的只是一些客观的指导。
  2.成就动机和赞许动机强烈
  成就动机是指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赞许动机是人们期待自身行为得到鼓励或称赞,以获得心理的满足。每个人都有这两种动机,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其成就和赞许动机比一般群体更为强烈。
  3.渴望成为榜样
  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一阶段寻找自身合理定位尤其重要。恰当的榜样对大学生具有极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有着强烈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及竞争意识的大学生来说,确立榜样会使他们有目标性、方向性,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在生活中给自己选择了榜样作为学习和奋斗目标,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
  三、根据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实施鼓励性教育
  根据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时,对在学业、人交往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要多采取鼓励性教育。在对高成就动机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进行比较时,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发现,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对其评价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成果给予较高评价,则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一般也较高。经常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则学生就会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
  2.实现由外在成就动机向内在成就动机的转化
  外在成就动机由外界力量(他人)推动,突出特点是被动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外力不断推动,如果外力消失,学生终止自身学习行为的可能性则非常大。内在成就动机是学生自觉追求成功的动机,学生具有内在成就动机能够为自己确定奋斗目标,并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内在成就动机因归因于自身因素,稳定性与持久性非常突出,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激励作用。
  3.对学生进行独立训练
  麦克利兰研究的儿童早期独立性训练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按照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在大学期间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予学生在校期间的独立训练和成就训练,对于学生的成就水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应引导学生重视培养自身独立性与责任感,引导学生为自己负责,自己设计自身成长与发展规划,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高阳.基于麦克利兰激励理论的大学生求职过程解析[J].中国市场,2010(18):136-137.
  [2]王肖婧.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J].财经界(管理学家),2009(3),61-64.
  作者简介:邱瑶(1998- ),女,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教,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生事务管理与发展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探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模块教学模式的实现方式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20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不同教学模式
<正>癸未金秋,专程赴八闽榕海谒张天福先生,连续六天访谈,谨蒙诲语,用祛尘感,曷胜欣幸。前曾依凭太极思维之系统观及信息观,参照历代名贤成功之道,撰成《“茶文化研究学者”
会议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变化引发了课程教学的变革。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教育目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向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变。核心素养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们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石,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教育公平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均衡,是保障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如何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如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条件,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辽中经济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而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辽中区属于内陆地区,发展
摘 要:基于当前社会需求,探讨健美操专项课程的开展及其教学模式,以创新能力课程教学体系为目标,提高健美操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需求;健美操;课堂教学  作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种运动项目,健美操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与魅力走进课堂。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体育人才,应该不断变革健美操课程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此,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现阶段健美操专业课程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