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规教学,而更注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质疑能力。在探究性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创新性的教学途径,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主动思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修养。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高中语文;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习的培养在于能够主动去学习以及能够有兴趣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率的学习。而探究性阅读就是以積极主动的形式去学习的,贵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把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一、什么是探究性阅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关系到阅读教学的质量、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所以,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在提高学生素质以及知识的探究能力方面进行了重点的改革。阅读,在打开学生心智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可以与作品产生心灵对话以及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完成内心的沟通。可以说,阅读是了解世界的方法。探究性阅读是以阅读为目标,通过阅读提升认知、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把探究性阅读运用在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阅读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把探究性阅读可以认为是对作品内涵的更深入的思索,从而使阅读达到更高的境界。对于语文的学习要具备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思索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多维的空间,让语文的学习也拓展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只有具备肯探究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探究性教学的途径
  (一)逐步突出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提高阅读者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从而可以看出,在高中的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才是推进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运用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
  学生对课本的分析过程,也是他们构建网络知识的过程。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当中要采用多次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次对文章的反复阅读,才能提高学生创造、开放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掌握文章的基本基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态度,然后对文中优美的句子和细节的刻画进行深刻的解析,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在之前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对作品进行赏析,使作品进一步得到升华和充实。
  (二)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
  探究性阅读是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就不需要老师了。在运用探究性阅读教学当中,老师也要学会适时地参与、引导,担任启发和引导者的重担。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老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探究性阅读。例如,老师可以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和了解。同时还可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相互探讨的方式,进一步感知阅读的乐趣。
  (三)课外拓展课堂延伸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和课本上学习知识都是相对有限的,然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却是无限的。在知识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只依靠书本和课堂获取知识是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在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探究性教学的误区
  (一)探究性教学的脱离实际
  部分老师对于“探究”的认识不够,导致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形式方面的追求,从而脱离了实际教学,这样的研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探究。更有的教师认为,探究就是为了让学生自由去讨论,逐渐形成了课堂的散乱形式,放任自流。对于这些方面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让探究脱离了实际情况,也让学习的课堂变成了杂耍的场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的探究性阅读还要更进一步,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促进学生对探究性阅读的进一步发展。
  (二)探究性阅读的盲目性
  对于一些教师对实施探究性阅读的认识不充分,使他们认为,只要每堂课都让学生做“老师”实行探究活动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是议论文还是小说等文章,都试图运用探究性的方法来教导学生。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而是对探究性教学的错误理解。除此以外,部分老师对探究性教学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和目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以及课程制定全部都是按照之前的形式进行 ,所以,在面对学生的探究性需求,老师也只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的方式去应对,使得探究性教学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运用探究性阅读,可以相应地把教材、老师以及学生等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知识能力的构建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玲.浅析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高考,2014(2).
  [2]戎文健.论述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比较法运用于小学高年级叙事作文,对于提升学生作文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高年级叙事作文指导中,应当科学运用比较法,有效解决学生在叙事作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叙事作文;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谈到叙事作文,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一个词:“流水账。”作为教师,我也常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流水账”类的文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能够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探究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探究式阅读指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阅读。教师要合理地处理各种资料,促使学生从
【摘要】随着小学生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其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到6—7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的90%,这为孩子能更好地接受外界知识,学习知识提供了生理基础。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把握这个时机,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是开启知识大门基础的基础,它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现实教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习作教学,让学生在面对语文习作时能够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笔者以为,我们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巧于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习作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关键词】生活素材;深化文本;同台竞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化认知积累和思维情感丰富的体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