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撕纸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说承蒙师恩,学习撕纸的过程让他学会做人,淡泊名利,谦虚好学,这些都是他做人的信条。
  来到上海市长宁区民间撕纸艺人华兴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家,还没进门,已经听到从华老师家传来的音乐声。华爷爷走出门热情地迎接,洪亮的声音和我打招呼,精神矍铄,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老艺术家已是古稀之年。
  华老师从童年起就热爱撕纸,至今已逾40载春秋。其撕纸技艺的特点是信手将原纸张上的色彩与作品糅合,巧妙设计,即兴发挥,徒手运用撕、挖、抠、摘、镂、剜、折、叠、拼、贴等手法,创作出花鸟、树木、人物等作品。
  撕紙艺术从产生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他承蒙恩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撕纸艺术家胡立德先生的指点,“做人要有人品”,要撕出自己的“面孔”(风格)来。
  在上海世博会上,华老师为中外观众现场手撕人像成为排队中的“亮点”,受到称赞。2004年,华兴富应上海市北新泾第二小学之邀,走进校园向孩子们传授撕纸这一技艺,每个学期要上18堂课,当年教的第一批孩子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从2004年至今,华老师在校园中教授撕纸课程已经超过1400节课。每到春节,他还会组织孩子们撕生肖,并在文化中心举行展览。他还走进军营,义务为子弟兵教授撕纸。不仅如此,他在长宁区市民学习中心、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少年宫、街道居委等也开展撕纸技艺课程。
  华老师现在70岁了,充满了紧迫感。他要让撕纸走进市民的家庭生活,就像他的恩师胡立德先生所讲:“撕纸艺术来自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我只是想把这种艺术返还于人民,回报于人民。”
  现在喜爱撕纸这门手工技艺的人还很少,不像剪纸、刻纸那样普及,所以传承古老的撕纸艺术应是一份社会责任。华兴富不会电脑,四十多年过去了,他养成了临摹写生的习惯,随身带着速写本,记录搜集资料和图案,日积月累,速写本竟达一人多高。
  纸屑满地,陶然忘我,华兴富就是这样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喜欢了一辈子的撕纸。本身就是印刷厂退休的他,又痴爱撕纸,让华老师对纸有了一种别样的深情。家里的抽屉,八个被他用来存放纸张和作品,由此他得到了“纸痴”的雅号。
  华老师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悉数传授给了孩子们。他说承蒙师恩,学习撕纸的过程让他学会做人,淡泊名利,谦虚好学,这些都是他做人的信条。
  有关撕纸技艺的书籍资料非常少,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古来的传统技艺,华兴富用五年时间精心准备,编写了《撕纸艺术与技法》一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图书之一,是一部系统的中国民间撕纸技法教程,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技艺的普及和推动中,做出了他自己的贡献。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其他文献
 一、新经济是中国必须抓住的机会新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 ,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来迎接新经济的到来。对中国来说 ,不论从经济的短期或长期看 ,新经济都
方法是能力核心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读懂短文,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通过比较探讨了广东省和香港两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期刊
孙中山在回忆录中说:“拳乱结束时,我回到美国。当时我急需一种比军队和武器更为重要的东西,没有它,这两者都不会有,那就是钱。不是指我曾从各处得到的只那么多的款项,而是至
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性质和特点出发,提出了改革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华阴市某村出台规定,不交垃圾清理费就不收养老保险、合疗等费用,取消一切政府优惠政策,这引起不少村民质疑.对此,村干部表示这是为了督促村民交费支持环境卫生工作,不会真的
摘要:英语听说测试是衡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高职英语听说测试现状,结合我校英语无纸化测评模式实践,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强调高职英语听说改革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说;无纸化测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223-02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适应了社会对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