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齐飞,描绘童年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这两方面的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充分理解阅读与写作结合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途径,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与阅读 契合策略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这两方面的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而阅读与写作作为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两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为未来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契合的重要意义
  小学时期,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这一阶段中,阅读、写作这两部分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还不能很好的正确的理解与把握阅读材料,在写作时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将阅读与写作这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既能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传达的情感,还能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策略
  1.加强阅读引导,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时期,学生们正处于学习的入门时期,他们所观察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都相对有限。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们只有在有了充足的阅读积累后,才能进行知识、思想以及情感的表达。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科学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们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共同提升。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类别(人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或段落,指导学生们积累以及学会一些基础的描写人物的技巧与方法。在完全掌握这些技巧后,再引导学生对文章周总理的神态进行分析,把握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2.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入手,指导学生写好文章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萌发的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较少,也很难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于学习仅仅以兴趣为基础。因此,教师们在指导学生加强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阅读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读物,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先阅读一些带有图片的故事书籍,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图片与故事,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讲述一些名人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并在师生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共同探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也應该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获得一些新体验。
  3.以生活为桥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契合
  同时,教师们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也应该以生活为桥梁,引导学生们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景、人物以及事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写作的真实性。并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寻找到写作的灵感,促进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在以某一物品进行写作时,若对该物品没有基本的认识,就不能对其进行形象的展现。因此,教师们在学生们写作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该物品,对它的颜色、形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准确的描写出该物品。在描写“亲情”时,也应该引导学生们有意识的去积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这些小事情看似不经意,不重要,但却能给读者带来共鸣,使文章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文对学生们进行写作指导。如《猫》这一课中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很乖;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然它们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师对该课文进行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们回家观察自家或者别家的小猫,同时,要求学生对于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记录它们的形态,记录它们的动作,甚至还可以记录小猫平时所做的一些有趣的事。最终通过长时间的实际观察与记录,了解小猫的性格特征,发现小猫的可爱之处,为未来进行以小猫这一动物为主题的写作提供写作素材与情感基础。
  三、结语
  总之,虽然阅读与写作有着各自的目的与任务,但他们在实践中却依然是紧密结合的,能够相互进行利用。因此,教师们应该加强学生们的阅读引导,指导学生们将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素材正确合理地运用到写作当中,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庆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1,(09).
  [2]刘胜田.探索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10,(11).
其他文献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进,才能取得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影响深远,不仅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披荆斩棘虽然艰辛,但是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勇于探索、努力钻研,就能坚守到学生如花般的绽放。  向阳花含羞草刺玫花笔者执教十九年,做班主任已有十五余年。因多年对教育的执着坚守,让我感受到了育人的艰辛和美好。我始终坚
摘要: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问题是个性形成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是德育的问题,而且也是美育的问题。教育应当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爱情是人类最美、最高尚的情感,认识女性美对于爱情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爱情 女性美 爱情美育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曾在学校执教35年,全面地研究了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怎样发育成长为
【摘要】对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政法学院研究生教育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重视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生源质量;规范日常管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狠抓学风建设,促进学生道德养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就业能力六步走的发展路径,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视角,推进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
摘要:《中小学生课外学习与心理发展研究》一书在广泛调研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状况,总结了课外学习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对当前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单一化、片面追求应试的课外补习和家教形式提出了警示,并进一步从多元视角探讨了改善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状况,促进中小学生校内学习、多元智力发展、社
“慕课”是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新的课程模式,移动学习运用于“慕课”教学中给“慕课”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学模式,为“慕课”教育教学的开发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移动学习慕课教学模式网络一、前言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更加网络化、多媒体化。特别
摘要:在现代课程体系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只有教师的目标明确了,方向正确了,才能防止或者杜绝孩子们在学习上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关键词:情感 爱心 快乐  前国足教练米卢,用他的快乐足球将中国队带入了世界杯,快乐的力量不可小觑。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其实,无论是身体技艺的教育还是心
[摘要]:立足幼儿园“环保与我同行,绿色伴我成长”的办园特色,借鉴了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阐明了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放飞孩子,把权力还给孩子,让他们敢想、敢做、敢创造,让他们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全面推进幼儿园的环保教育。  [关键词]:“六大解放”思想  幼儿园  环保教育  启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人的环境意识对于保护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挪威的森林》两部流行于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读本为例,剖析其中体验孤独的都市年青人,在引导大学生品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正视“孤独”,摆脱痛苦的孤独症。  孤独都市青年人大学生近几年,关于都市人“孤独症”的报道铺天盖地,可见孤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消极特点,成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焦点。无独有偶,这种孤独的体验在文学作品中也屡次出现。本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挪威的森林》为例,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严格意义上来讲,音乐可以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人们快乐的源泉。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应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音乐快乐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快乐课堂 小学音乐 快乐教学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围绕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创新创业制度。提高广大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和质量评价体系,共同开展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