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三暮四”到“用情专一”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生理原因,对事物的注意力不够持久,加上教师重目的而轻过程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孩子注意力不持久。虽然说注意力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但它可以受后天因素影响,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1]小学生正是培养注意力的好时段,本文通过分析寻找造成学生注意力不专注的原因,并从找准兴趣点入手,关注多元因素的影响,采用各种方法,唤醒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关键词:注意力;兴趣;培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孩子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尝试、观察、思考,
  从而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如养鱼本应是一件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实践活动,但是,
  老师及家长反馈过来的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孩子们常常兴高采烈地开始,却在无声无息中结束。其实,严峻的现实已摆在我们面前,已经不仅限于小小的养殖活动,对于其他的事物的兴趣,“朝三暮四”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因为不够专注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质量、因为不够专注制约着孩子成长的现象司空见惯。老师和家长都发出了同样的心声——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人类对注意力的作用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论断,同时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这都强调了注意力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在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以养殖实践活动为例,谈谈使孩子的注意力从“朝三暮四”转变为“用情专一”的几个方法:
  方法一:找准兴趣点,唤醒注意力
  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正处9~12岁的少年时期。本性活泼好动,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这是因为其生理原因: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孩子的兴趣就像嫩芽,会很快地长出,同时很快地凋谢,蜻蜓点水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关注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注意力缺乏持续性,这都是当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特点。所以,找准兴趣点就是开启孩子们学习大门的钥匙。只要引领他们步入正轨,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注意力得到惊人的发展。
  小鱼是孩子们生活中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适合孩子们饲养的小动物,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活动选择的是非洲鳉鱼,根据它的特点,再充分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领取“鱼妈妈”上岗证、快乐的饲养员、小小科学家、养鱼小能手评选等系列活动。在兴趣点上开展活动,从而唤醒注意力,活动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如文字、图形、图文、表格以及卡通图画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探究活动。结果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沸腾状态。
  方法二:重点掌握观察方法,培养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们开始都是兴致高昂,一段时间后,兴趣明显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时期的孩子,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容易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热闹的场面却难掩饰学生观察力的持续性和精确性的不足。教师没有重视引导的作用,“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片面地认为养鱼就是每天写点观察日记,最后谈谈心得体会!然而对“养鱼过程中,不同阶段怎么喂养?怎么观察?怎样才有效?”等问题没有引导,忽视技能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就像请你吃饭,却不给你筷子,让你垂涎三尺。但长久以往,孩子们对“佳肴”没了兴趣,根本不予关注。要使学生从片面的,甚至是模糊的认识中脱离,就要使兴趣呈现出良性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就必须考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
  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观察能力不仅是科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所以在养殖活动中要对孩子进行观察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再从有意观察走向定向观察,最终迈向自主观察的境地,让不断升级的观察要求,刺激容易钝化的感官,引导学习的方向。在孩子从喜欢观察到会观察升华到爱观察的过程中,其注意力强度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方法三:依托过程性评价,维系注意力
  养鱼活动历时3个月,对孩子们来说,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对孩子注意力的考验。因此,活动中注重细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孩子在养鱼活动中的感受、体会、疑惑,重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的交流,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集中注意力听课的信心。同时在交流中引导孩子学会倾听、评议,从亲历中获取科学知识。学生在有据可依、有话可说的支持下,老师再进行阶段性评价。同时,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及时抓住教学中的资源再生点,指导孩子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不断维系注意力。
  过程评价中注重激励性评价。人们常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你的方法真好”“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进步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信心。[2]即使对于部分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把鱼养死、饿死了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让孩子从充满好奇的初期走过倦怠期,逃离厌烦期,逐步进入稳定的有效期。
  方法四:注重情感交流,呵护注意力
  因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实现活动预期目标有难度。我们会在活动前激发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过程中精心指导方法,但容易忽视家人的态度对孩子学习活动的影响。开展养鱼活动的初期,家长看见孩子着迷地围着小鱼转,总担心“玩物丧志”影响学业。许多家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今天作业写完
  了?养鱼了,弹钢琴的时间没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最近掉下来,和小鱼有一定的关系吧?”因为家长并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喜爱小动物。极少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多数认为学习成绩是首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家长阻止养鱼的活动的开展是常有的事情。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保证孩子们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在活动的开始,主动和诚恳地和家长沟通,征求家长们的意见,让家长明确活动的意义,懂得家长的态度是孩子能否坚持到底的有力支柱。通过沟通,家长还一起想办法、找材料,随着家长对孩子学习活动的肯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
  涨;当家长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还能及时地扶正一把。亲人间这种情感交流,让孩子对学习保持一种长时的关注度。所以,家庭与学校进行充分交流可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水平需要教师付出努力来培养,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运用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重视学生注意力训练,艺术性地指导学生克服自身不足、保持学习兴趣。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人们常以为科学家从小就与众不同。其实学习关键就是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才是教育的本意!
  参考文献:
  [1](美)H·C·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丁 伟.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07).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
其他文献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听了当代知名教育家孙明霞的讲座,她说:“不要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老师就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自此,我记住了这句话。时至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已两年整,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回望走过的两年,我想从认识、行动、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物理组的成长。  1.高效课堂模式之识——乱花渐欲迷人眼  高效课堂是现在很流行的词语,很多
摘 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乡土(地方)历史和人文以及自然资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的各种乡土历史和人文资源,挖掘本土特色,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本文以作者所在区域湖南省娄底市为例,从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梅山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教学方法的阐述 。  关键词:乡土资源
摘 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术活教材,只要有心,农村处处皆教室,农村处处皆教材!本文对农村小学美术画材的利用进行了反思,旨在充分引导农村的孩子们挖掘、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画材利用;反思  我有在农村从事十年美术教学的经验,深深体会到农村是美术教学工作的大舞台。山美、水美、人也美,天美、地美、处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a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现代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可是,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不时出现一些与合作学习不太和谐的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一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并且参加升学考试。
摘 要: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探究教学要从三维目标去进行反思,本文拟以一堂真实的高三复习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说明探究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探究;以人为本;培养目标  1.授课背景  2012年9月,我在本校新2010级一班讲授了一堂高三复习课,课题为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该节属力学重点内容,II级要
抒情散文之所以“形散而神不散”,是因为它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强烈感情,使人读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对于刚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怎样去唤醒他们已有的情感积淀?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但战争早已逝去,学生对时代背景十分陌生。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⒈引情入境,了解时代背景  课前,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上甘岭》。同时,还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孕育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通过“定向·诱导”“自学·探究”“讨论·解疑”“反馈·总结”四个环节的教与学,促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的良好习惯。“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要求以“自主—互动”为基础,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势也为我国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导入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导入设计,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讲解新课做好必要的“预热”。因此,本文尝试从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导入技巧两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改以来,受经济文化、学校办学条件整体相对落后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学校,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已成困扰农村学校语文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自己在农村学校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探讨通过引领学生深入农村生活,开展切合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独具乡土特色的作文教学方法,探索农村学校走出的作文教学困境的途径。  关键词: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