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出发: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品德教学;儿童生活;七巧板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66-02
  《我来试试看》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的内容,本课以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为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走进儿童的生活,并巧用数学资源设计了以“七巧板”为主线的快乐尝试系列活动。
  【活动一】有勇气 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近的数学课是不是在玩七巧板?乐乐猴知道了,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他的拼拼乐城堡里一起玩,好不好?
  (课件出示:拼拼乐第一关:鸭子嘎嘎叫,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师:谁愿意试一试拼出这幅图?(见右图)
  (学生纷纷举手。)
  师:那我们就开始第一轮的拼图游戏,你们先试一试,好不好?
  品德课程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愉快、积极地学习。由于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正在学习“七巧板”的知识,并非常着迷于七巧板拼图,于是笔者将这一数学资源巧妙利用,设计了“拼拼乐城堡”的情境,所有学生都乐于尝试用七巧板拼小鸭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参与中初步感悟尝试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二】试一试 会成功
  师:生活中,你有因为尝试而成功的事情吗?
  生1:我一开始学游泳时,不敢下水,后来教练鼓励我试一试,下去以后,我发现水没有那么深,不会淹死我。
  师追问:试过以后,你什么心情?
  生1:我觉得自己很勇敢,而且我相信一定能学会游泳,后来,我真的会游了。
  师:是啊,试一试,也许就会成功,掌声送给你!
  师:乐乐猴最近在校园里发现有一些小朋友不太敢尝试,你愿意帮帮他们吗?
  (课件出示四组情境。)
  (1)这道数学附加题一看就特别难,我肯定做不出来,还是算了吧。
  (2)语文课上,老师的提问太难了,我觉得自己说不好,还是别举手了。
  (3)班委要改选了,同学们可能不会选我,还是别上台丢脸了。
  (4)我跳绳为什么总是跳不好,不想跳了。
  师:请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场景交流,想办法帮帮这个同学,然后小组汇报。
  儿童生活既是品德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品德课程的落脚点。品德课堂中的主题活动或游戏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教学本课前,笔者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进行了课前的采访和调查,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害怕、最不敢尝试的事情,设计成四组情境,并让学生去交流。这些情境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讨论气氛热烈。在汇报中,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换位移情,由人推己,加深了“尝试有可能成功”的体验。
  【活动三】有方法 试一试
  教师出示拼图第二关,一幅全黑、没有分割线的拼图,难度提升。(见右图)
  尝试结束,教师提问拼图成功的学生。
  师:你是怎么拼出来的?
  生:我先拼看得出来形状的头、脚和尾巴,中间的部分就试来试去,最后拼好了。
  师:你的方法真好!先拼简单的部分,再拼复杂的部分。这么难的拼图被你攻克,现在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教师提问没有拼出来的学生。
  师:你尝试拼了几次?
  生:好多次,就是拼不对。
  师:努力了这么多次都拼不出来,下面该怎么做?
  生:我还要再试一试,一定能拼出来!
  师:如果一直都拼不出来呢?
  生:那我就请其他同学来教我。
  师:是啊,当尝试很久都不成功时,我们可以请求帮助,比如已经拼好的同学,还可以请谁帮助?
  生:老师、听课老师。
  师:除了问人,我这里还有几张1:1的样图,对照着拼,会容易一些,让我们再次尝试拼这幅图吧!
  (学生再次尝试这幅拼图,有的互相帮助,有的去问听课老师,有的对照样图自己尝试。)
  品德课中的活动,应该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一步步引导学生产生深层体验。在经历了前面两个环节后,学生已经拥有了尝试的勇气,而此项活动增加了拼图的难度,不仅给予了学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还有了方法指导,以此让学生明白:当尝试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请人帮助、借助图纸、工具等,有了方法,会让尝试更有方向,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活动四】试一试 能创造
  师:其实,我们用七巧板不仅可以拼出乐乐猴给我们规定的图,我们还可以拼出很多自己的创意呢!
  (课件出示各种创意拼图:“锄禾”“海底世界”“凿壁借光”等。)
  师:你愿意和同学一起试一试这样的创意拼图吗?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意拼图,然后教师展示照片,学生逐一上台介绍。)
  生:我和同桌一起拼了语文课文《小鹰学飞》,这是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的样子。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并力求让儿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最后这个“创意拼图”活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尽情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并再次感受了尝试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
  1.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突破教材,巧用资源。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将数学课中的“七巧板”引入教学活动中,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三次拼图活动,难度层层递进,贯穿课堂始终,凸显了层次性和整体性。教材原本呈现的是“取红环”“剪窗花”“叠被子”等活动,笔者发现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不大,而且有些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恰好数学课正在教学七巧板,课间,学生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拼图,于是,笔者便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大胆地突破教材,巧妙地整合资源。
  “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这是美国教育家爱默生的名言。本课的活动设计正是从真实的儿童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儿童兴趣的范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总是在发问中渴望道德的成长,在兴趣中透露对生活的关注和评判。笔者充分地尊重了儿童的兴趣,并从中挖掘出道德教育的因素,提升儿童生活的道德价值。
  2.从儿童出发: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践行,引领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
  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儿童生活,即是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因此,品德课堂上的情境设计都应该走进儿童的生活。课前,笔者与学生们充分交流,了解到他们学习生活中最害怕、最不敢尝试的事情有:不敢发言,怕答错;不去思考难题,怕做不出来;不敢参加竞选,担心选不上;跳绳、排球等体育运动遇到困难不能坚持到底……于是,笔者设计了第二板块“试一试会成功”中的四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讨论。
  之后,在学生交流时,笔者又适时地追问:“你会不会参加竞选?选不上怎么办?”等等,换位移情,学生由人推己,思考着当自己面临这些困境时该怎么想、怎么做,从而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生活中行动。整个交流过程彰显了道德教育的根本:引领儿童行走在意义的世界中,并过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其他文献
有个有趣的比喻:鸡蛋从外部打破,充其量只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而从内部打破,大家都知道,那就会成为新的生命。  始终认为,语文老师,就要用语文本质的力量为学生生命的每一次新的进步和发展助力。始终认为,语文的核心价值之于儿童的言语生长就如同一层厚厚的“植被”。于是这堂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展开愉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一则寓言走进一片语言丛林,由一则寓言追寻一段生长历程,用一则寓言留下一个语文印记,
【课前设计及反思】  《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写了缺水环境下,“我”对水的特殊感觉。作者表现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特定语境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设计这一课的出发点。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我”对水的独特感觉;通过品味有意味的词句,把握作者言语表现的艺术,并能够尝试运用。  这是我在完成下面的工作流程后得出来的:  1.文本的个性在哪儿?  课文写的是童年经
单元统整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单元教材的功能、结构、价值,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式、内容,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在单元统整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研究单元教学目标怎样确立、内容如何统整、方法如何选择。下面结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内容,谈谈自己的做法体会。  一、立体观察,理清层次,统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内容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该理念,教学本课时,我以“让学引思”为指导,努力构建基于儿童的生本课堂。此外,教学中我还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1.以学定教。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我反复研读教材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最终选定story time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首先
“现代学校制度”不是一个新话题。国内提出并进行研究也有10多个年头,出版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与专著。《江苏教育》自2005年陆续刊登多篇研究文章。就政策层面,从2003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013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都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考察教育实践,仅江苏地区,为指导现
阅读,当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需要坚持的一件事。教育方面的书籍,是我阅读的最爱。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教育名著,我会不止一次地捧读,从那里汲取我工作的动力、方法及智慧,并以此来滋养我时常会懒散的心境。  最近,我让盐城市青年教师读书班的学员都去读一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去阅读的经典著作。每次阅读,都能引发我去深思,都能让我有新的收获。这次阅读,使我对这样一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其中对“三爱”活动形式和机制的“有效”
春风化雨:当“酥糖”遭遇天使  读《味儿》得教育真味  自己开门  像他们那样……  超越教育异化之狱  教育是一种“另类”的爱  让我做自己  走进诗意的教育生活  一场怎样的豪雨才能滋润我们和我们的教育  人的回归  一部最令人满意的人性教科书  《生活的艺术》中的教育哲学意蕴  好的教育,其实就是中庸  和孩子一起成长  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国  走进“红楼”学为师  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他自己
孔陶:“我们的学校在中央”,从你们的校歌中,我们可以听得出丁家桥小学人的自豪感。请问110年来,最值得丁家桥小学人自豪的是什么?  张义宝:是的,《我们的学校在中央》这首校歌唱出了前贤师长的博大胸怀和浩然气魄,也让今天的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无尚荣耀!  我校由张之洞1902年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而发端,其定位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小学堂”,因中央大学附属小学的渊源而成为“民国时代小学的最高学府”,因国立南
受教育部委派,我作为第八批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的一员到香港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支持工作。站在不同的视野看语文,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与感受。在香港救世军田家炳学校,我和三年级协作教师以集体备课—实施教学—观课议课—检讨反思的课例研究为主要途径,进行了“精设提问,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课题研究的初步实践。  我们首先整理出“整体五读法”阅读教学课时目标框架,按这一框架进行教学设计,以主问题统领为主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