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垂体瘤患者术后高热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术后高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住院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基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7.23±1.50)d明显短于对照组(8.91±2.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3 d、5 d体温波动情况方面,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在术后体温最高达到了37.2 ℃,发热概率为6.67%;而对照组中共有11例患者在术后体温最高达到了38.5 ℃,发热概率为36.66%。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6.00%,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鼻蝶内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垂体瘤;术后高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52-03
  垂体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呈卵圆形,由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周围有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约1.2 cm×1.0 cm×0.5 cm大小[1]。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5%~13.0%。垂体腺瘤大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易诊断,好发于青壮年,20~50岁居多,约占85%,童年和青春期约占10%,男性多于女性。手术治疗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为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但术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高热、嗅觉功能障碍等[2-3]。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高热情况的发生[4-5]。本文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60例行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垂体瘤患者术后高热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60例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观察组手术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36岁,平均(27.60±3.10)岁。对照组手术患者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2~40岁,平均(30.30±3.50)岁,此60例患者均符合《垂体瘤》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既往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任何基础疾病;②女性患者均无月经来潮;③均接受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既往病史;②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基本护理方式:①入院后给予患者入院宣教,如病室环境、屋内设施等,并告知患者戒烟限酒;②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床上翻身;③预防感冒;④术前1 d剪鼻毛;⑤严格遵守禁食水时间;⑥术后给予常规多参数心电监测;⑦重点监测体温变化;⑧行健康宣教,如勿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等;⑨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基本护理方式以外,给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①入院当天指导患者练习张口呼吸,行口腔护理,2次/d;②检查鼻腔及口腔情况,观察有无口鼻疾患,排除牙龈炎、鼻腔疖肿等情况的发生。第二方面:①术前3 d给予口泰漱口液漱口,包括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各1次,共4次/d;②氯霉素滴眼液及呋嘛滴鼻,即上午、下午、晚上、睡前各1次,共4次/d,使用2种滴鼻液时间间隔10 min;③给予醋酸氯己定行会阴擦洗,即清晨醒来与睡前,共2次/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体温波动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医院神经外科自行制作量表用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即≥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运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7.23±1.50)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8.91±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60,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体温波动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体温波动情况经比較,观察组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垂体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将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是进行垂体瘤治疗的主要手术方法[7-8]。常规护理主要以生活护理为基础为患者提供治疗,但是这种护理方式缺乏对患者护理的针对性。在护理工作中,并发症(如高熱)的预见性护理是重点内容[9-10]。而早期护理干预主要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使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体温的波动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给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如高热的发生,并且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在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中的运用对降低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尽早出院,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细玲,凌聪,陈海燕,等.23例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7):808-811.
  [2]李彩霞,沈梅芬.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2):1581-1584.
  [3]沈合春.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8):1625-1627.
  [4]姜红萍,陈银,陈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2):48-50.
  [5]杨静,刘彩霞,王艳妮.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2):1750-1752.
  [6]刘海宁,贾子欣,孙月.80例垂体瘤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7(201):521-522.
  [7]吴永刚,张诚,黄啸元,等.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51-955.
  [8]孙季威,张少军.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对比及手术前后相关激素改善情况[J].淮海医药,2017,35(5):518-520.
  [9]秦振宇,简国庆,杨军.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7):696-698.
  [10]徐春艳.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1):217-22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武城縣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比较两组疗效、负面情绪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
摘 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60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
摘 要:目的 探讨门诊急诊输液患者表现出的系列风险因素并观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韶关市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急诊输液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为针对性护理组(观察组,100例)和常规性护理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风险预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进行风险预防护理。就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门诊急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
摘 要: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心理护理和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AMI合并心衰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SAS),抑郁情绪
摘 要:目的 收集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分析、探讨原因及解决措施,为不良事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神经外科接收治疗的500例患者资料,按时间顺序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未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段设为干预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段设为干预后。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前后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及相关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潍坊市阳光融合医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接收治疗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及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
摘 要:目的 探讨实施路径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泌尿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行对应的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
摘 要:目的 分析宫外孕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抽取80例入组,采用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经医院
摘 要:目的 探究知信行理论在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6例学龄期哮喘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知信行理论模式联合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肺功能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
摘 要:目的 总结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方案。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