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最爱的“圣诞老人”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圣诞老人”:
  习惯了总是在平安夜收到你悄悄放在我枕边的信,因此在五月这个独属于你的节日里,我也悄悄把这封信放在你的枕边。
  还记得第一次发现圣诞老人来信的那个清晨,我心情忽然由阴转晴,艳阳高照。我兴奋地冲进你的房间,与你分享这份喜悦,一字一句地将信读给你听:“这个学期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口算、写字、跳绳都得了一等奖,还越来越爱看书了。你知道吗?你的每一次进步,爷爷都知道,打心眼儿里为你高兴……”
  我一边读,一边在柔软的大床上手舞足蹈。
  那年我七岁。
  怀着赢得了圣诞老人关注和夸赞的虚荣心,我成了班上最努力的孩子。此后的每个圣诞节,我都能收到心仪的礼物和温暖的来信。信总是很长,讲了很多事,譬如夸赞,夸赞我常考满分,打针不哭,吃药不躲;譬如提醒,提醒我要物归原位,要认真细致;譬如期待,期待我用努力换来收获;譬如承诺,承诺每年都会坐着雪橇第一个来看我———他最宠爱的女孩。
  我对圣诞老人的信任在六年级的一天戛然而止。那天你坐在我对面写写停停,出于好奇,我趁你离开时偷看电脑桌面上的文件,那是一份正在编辑的信:“爷爷又来看你了,祝你圣诞快乐……”顿时,我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空白,泪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
  美丽的谎言被揭穿了,五彩斑斓的童话外衣被撕开了,里面是实实在在的浓烈的爱。
  从此,我读懂了你听我读信时的眼神,亮晶晶的,那里好像有千万只漫天飞舞的萤火虫。
  于是“圣诞老人”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秘密,信件成了我与“圣诞老人”心灵相约的舞台。翻看抽屉里厚厚的信纸,记忆的列车轰隆隆,在初中的石子儿路上绊了一下……
  我恰好成了你班里的学生,你对我这个教师子女要求严苛:刘海儿不能遮住眉毛,英语听写要得满分,每天回家先做作业……叛逆的我瞒着你偷偷玩了一个月的平板电脑。我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令你担心、起疑,最后你从我的柜子里找到了藏匿已久的平板电脑。你从呆愣到震惊再到愤怒,你拎着平板电脑的手颤抖着,接着是电脑摔碎的声音,之后是你的怒吼和质问……
  最后是你的啜泣声,我也忍不住了,泪眼模糊的我看见了你通红的眼睛,你的双眼满是失望和伤心。
  那年圣诞节我仍然收到了你的信,可字里行间全是批评。
  那是我最伤心的圣诞节,也是你最痛心的圣诞节。
  读信的我泪如泉涌,我意识到我的欺骗对你造成了多大伤害。
  可是,时间的列车呀,只是在这块石子儿上摇晃了一下,很快就不慌不忙地往前驶去。
  如今我上了高中,到了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年龄,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和你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和睦。你在圣诞信中的语气也变得很俏皮,鞭策我努力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少,提醒我注意身体和闲聊的内容越来越多。
  由此,我发现了完全不同的你:你喜欢臭美,喜欢敷黄瓜面膜,喜欢和我一起收集各式各样的发卡,喜欢旅行,床头还有几本甜甜的言情小说。原来,家长身份之外的你是这样可爱。
  我喜歡挽着你的胳膊在公园里散步,那是我们最亲昵的时刻。
  “妈,我刚生出来长什么样?”
  “我躺在手术台上,过一会儿听到了你的哭声。等你被清洗好了,医生就把你抱过来,跟我说‘恭喜,是个千金’。我看着你,刚出生的你真好看:皮肤好白,头发乌黑,眼睛又大又圆。”
  “我闭着眼你怎么看得到我的眼睛呢?”
  “当时你突然睁开了眼睛,乌溜溜的,盯着我看……可惜了,当时没有照相机记录你的颜值。”
  “那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你沉默良久,然后说,大概是初为人母的狂喜吧,让十月怀胎的辛苦变得不值一提。
  哪里只是十月怀胎呢,还有太多太多的艰辛,比如给我换臭臭的尿布,为我的学业日夜操劳起早贪黑,咀嚼我的叛逆黯然神伤……
  可这些,你只字不提。
  我的“圣诞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我会在你恰好看着我时睁开眼睛吗?
  因为,我来到世上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赋予我生命的那个人,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那个人。
  就是你呀!
  你的女儿
  佳作点评
  母爱如水,无声地滋润着我们成长的每一天,浸透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每个不经意的动作中。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将多年来妈妈对“我”的精心呵护嫁接在“圣诞老人”身上。平安夜的来信是母爱的表现,文章通过捕捉妈妈的喜喜悲悲的变化细节,映射出母爱的温润,延展和挖掘出母爱的深沉内涵。全文情感深沉内敛,在这种努力抑制的情感表达下,对妈妈的感念、感怀与感激之情跃然纸上。(王建军)
其他文献
16岁外出打工,22岁进高校当保安,41岁博士毕业,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学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近日,李明勇的励志故事引发网友关注。李明勇说,自信、自律和不怕输,让他成为今天的自己,从保安到高校老师,他并不是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李明勇,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一座偏僻的乡村。儿时,家人接二连三地患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据李明勇回忆,读小学和初中时,他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年義务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  在江西省南昌市,今年91岁高龄的魏木金老人,从2001年起开始义务清除路边小广告,18年来已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老人说,他之所以开始上街清理小广告,是受到垃圾广告骗人新闻的触动。起初,他是用手撕,后来改用刀子,一天能清理约700张,这么多年过去,刀子已用坏了十几把。  因为年事已高又患心脏病,魏木金老人的家人常常劝他多休息,但是他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  梁启超问:“有个人校长不知可曾注意过?”  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位高贤?”  梁启超说:“江西修水的陈寅恪,校长有意聘他吗?”  曹云祥问:“他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启超说:“他不是博士,连硕士也不是。”  曹云祥又问:“那他总该有大作吧?”  梁启超说:“也没有著作。”  曹云祥笑道:“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
“物理”这个高深莫测的名词没有“从小”这个概念,所以我不必回到记忆深处把哪个“从小就不喜欢”的物理老师或是哪堂“从小记忆深刻”的物理课重新抽出来鞭笞一遍。但是在初中那个马尾要扎到头顶正中、走路都高昂着头、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年纪,开始接受每天一堂物理课上必须承认自己像个白痴的打击,我对物理的恐惧便从发梢蔓延到脚趾,枝叶繁茂地横亘了几乎整个少女时代。  非常诚实地说,最初我是信心十足地学习这门课的。初二
苏轼写黄州赤壁,所写并非天下奇观胜景,却能思接千古,领悟物我的有尽与无尽;陆游写小大孤山,地理沿革、人文传说、前人诗词,无所不涉,处处都有趣味;又有陶渊明的南山,寄托着悠然自在的情怀;杜甫笔下的长江,饱含深沉的愁情……  此等山水,别有境界,而这一点象外之妙,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说看得见山水之外的山水,听得到声音之外的声音,写得出形象之外的情思与哲理。  《大学》里有一
研究生在朋友圈内评价导师的学术研究为“垃圾”,导师愤然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当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沉潜治学的固有模式与互联网的自由言论发生激烈碰撞时,我们看到的是师生之间的“任性”交往。“垃圾”和“逐出师门”均已过火,我们应牢记“理性”,切莫“任性”。  “任性”是一把有毒的利刃,须时时放在“理性”的刀鞘中。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时,经历了数百次实验失败,才最终获得了抑制率为100%的新型青蒿素,从而斩获诺贝
我的故乡在南方,那里的新年与这飘雪的北方截然不同。  南方的四季没有北方这么鲜明,过年时的茶园依然一片葱茏。  虽是早上五点,但袅袅的炊烟已经升上村庄的上空。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偶尔夹杂着几声鸡鸣。  刚还在睡梦中的孩童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似是被这鸡鸣声所唤醒,亦是被这春节的气味所唤醒,脑海里仍然回想着昨夜春晚喜气盈盈的画面。  街头流浪的大黄猫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看着满地燃放过的鞭炮的纸屑,
题目  《剪得秋光入卷来》中说:“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请以“生命深处的诗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由大阅读题延伸而来的作文题,来自王清铭的散文《剪得秋光入卷来》。文中,作者有感于现代化进程中,忙碌的城市人越来越关注身外之物,忽视了内心的点滴感受,更无内在的生命观照。这一作文题摘自散文中
前段时间,微博上几张贵州大学老师带着年迈母亲上课的照片引发热议。照片中,老人坐在教室的后排,时而打盹儿,时而看着前方。老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像往常一样正常听讲,似乎没有被老人影响。记者了解到,这位老师是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胡鸣,照片中的老人,正是他85岁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目前只认识自己的儿子,并且与儿子寸步不离。  胡鸣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父亲因脑溢血去世之后,2011年母亲的老年痴呆症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  我要在春天的苏醒中  发芽  即使只有几个花苞  也要拼命地在阳光中获取温暖  呼吸新鲜空气  因为我要奋力生长  不辜负这春天的绿意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  我要在夏日的骄阳下  盛开  尽情展现我的芳颜  让笑容绽放在那暖融融的风景里  作为一个小小的装饰停在那儿  留下永恒的美丽  如果这时  有蜜蜂因为我的芳香要来采蜜  我会对它说  采吧!愿花蜜甜进你的梦里  如果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