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结构游戏中的一些插塑玩具,是班上幼儿最喜欢从事的游戏玩具之一了。每当晨间来园时大家都能积极地在各个区角从事着各自的插塑活动。经过老师的观察指导,发现他们拼插塑造一系列物体具有创造意义。
  【关键词】幼儿;玩具;游戏
  1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兴趣。
  由于结构游戏是通过手的操作,反映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印象,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因此,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是关键。在进行建构游戏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展示PPT的图片让幼儿进行直观地观看,了解事物的外形特征,进而进行建构,表现所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展现作品。如要建构昆山开发区的绣衣桥,通过观看绣衣大桥的视频,观看老师收集的有关“桥”的图片,向幼儿介绍工人叔叔造桥的艰苦等,从而使幼儿对绣衣桥的桥墩、桥栏,桥面几个主要结构特点有个了解,在头脑中有了较清晰完整的印象,最后都能较好地塑造出桥的形象。
  2 创造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是在现有玩具或操作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的。因此,游戏时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大家共同收集的许多可做大桥的桥墩、桥面的废旧材料及半成品玩具。如长短不同的旺仔牛奶罐、奶粉罐、长短不同的木条等这类材料可起支撑和稳固作用;而七巧板盒、纸板、泥工板、瓷砖、木板是平而轻巧的插接玩具都可作桥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胶粒可以启发幼儿做桥栏杆、灯、车辆、行人;纸、彩泥等也可以用来连接和进行装饰。此外还可以提供街道交通标志图,如停车场、禁止转弯等交通标志卡等来激发幼儿建构热闹的大街等建构主题,丰富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进行联想,从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3 幼儿自由选择同伴
  游戏是真实生活的缩影,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作用于物,而且还与人交往。
  因此,我在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的同时鼓励他们自由结伴,两、三人或更多人结合成一组进行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互相协商、合作,与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更好地共处、配合,也减少了游戏的矛盾。
  4 教师在游戏中正确的引导
  4.1 如何合理使用材料
  提供与收集的玩具或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帮助幼
  儿学会较合理地使用材料。如:一组幼儿选择宽大的“长木条形木板”做桥面,而桥墩则采用不稳定的“乐百氏”果奶瓶,因此桥总是倒塌。我就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看看,为什么会倒呢?”这时孩子们不再满头大汗地重新架桥了,而是歪着脑袋看起来:“桥面是平的”、“是瓶子没站住”、“为什么瓶子站不住”、“太轻了”、“到底用什么做桥墩更好呢”?于是三人在教室内找开了,有的拿易拉罐;有的拿积木;经过尝试,一致同意奶粉罐,当桥稳稳当当地架好后,孩子们高兴地又叫又跳。这样,不仅是幼儿知道了如何选择材料做桥墩,还使他们通过自身的“错误尝试”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2 掌握一定的建筑技巧
  在建构游戏过程中,能力弱的幼儿会因为方法不当而造成失败。如“桥墩”摆放不齐、距离不等,“桥面”铺垫两边不均等。我就带他们参观能力强的幼儿造出的大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巧,减少失败,直至成功。
  5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另外,在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完成建构后,适当及时地评价对幼儿以后的建构活动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5.1 评价使幼儿乐于参与
  针对以往对结构游戏不重视的情况,我对他们每次的结构游戏进行认真点评,对班级整体进行评价后,或分組和个别进行评析。使幼儿各自对从事的活动有了认识和了解,进行个体和个体之间的比较,使大家觉得在游戏时也要发挥聪明才智,更要认真对待。由于老师平时的一贯坚持认真的对待。大家都能老师的影响下积极认真地从事活动,使大家乐于参与的积极性得以巩固。
  5.2 直观比较让幼儿敢于竞争
  经过观察,我发现最近班上幼儿对搭建陀螺非常感兴趣。很多幼儿对这一种插塑玩具都非常热衷。当他们拿到后都很快地拼搭出一个个结构既完整对称又很精致的陀螺来。有些幼儿在完成后还能在桌子上转动起来。在结束后我就把他们的陀螺一个个摆起来,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哪些地方搭得不一样,哪些地方搭得很好,哪些地方搭得不理想,需要改正。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他们的陀螺不但四面对称,而且作为玩具,还装了把手。有的选左右积塑有口子的进行拼搭,这样就可容两根手指握住陀螺,方便操作陀螺转动。但是个体之间也有差异,如有的幼儿在搭建时,只拼两面,这样在转动时显得不够平稳,转动的时间就不会久,而且在转动的时候没有四面的美观形象。通过比较,这些幼儿进行了修改。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如将叶子改成六片,转动起来就更美观了。
  5.3 展示作品给幼儿成功的信心
  在幼儿完成作品之后,如果老师不注意点评和交流,会大大减少幼儿从事构件作品的积极性。如果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使他们对建构充满信心,引发幼儿再建构的意愿,产生我行的信心和动手能力的肯定。如我班顾恩泽小朋友他一次构造了一架飞机,由于机身和机尾连接不够紧密,所以当老师在讲评时他显得不够自信,而当我肯定他搭建的飞机非常独特,并展示给同伴看时他的眼中突然闪现亮的火花,再让他介绍时,他就能大胆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言语充满自信,而且以后的作品都能变化花样,在他身上创造的潜能得以发挥。
  5.4 提出希望让幼儿勇于创新
  有时由于教师点评的有限,使幼儿的作品缺乏创新。构建的作品很局限,经常是那几件。因此我就在不时关注幼儿作品出样的同时,提出拼建与大家不一样的作品。虽然是短短的一句,但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之后,各个构建的作品都有所不同。在魔术类的插塑中,孩子们能变换出各种各样的插塑玩具,各个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建构的玩具种类多,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再次迸发、创造行为得以施展,动手能力有了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琳.浅谈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J].戏剧之家,2012(03):54-5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语言培养以及自主能力的锻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来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幼儿课堂的作用,也为了促使幼儿获得健全的发展,素质教育下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游戏化的幼儿课堂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在多种活动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实施不力、条件不足、形式单一、管理滞后、评价模糊的现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全学程、宽覆盖、多维度、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保障和评价体系,以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呈现了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已经是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