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日记写金婚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永淳老师和金雁老师是一对令许多人羡慕的老夫妻。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为人处世,他们时时不忘为人师表。一次,他们到我家做客,送给我和爱人一本书———《夫妻日记》。他们深情地说,这辈子生了一儿一女,这本书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这两位年过古稀的老师告诉我们,他们夫妻俩结婚后就开始写日记,至今已经写了46年。
  1967年9月18日,中秋节,是他们结婚的日子。他们在日记中写下了相识、相知、相恋和相爱的过程,写下了他们没有操办的婚礼,还抄录了当年史老师向金老师求婚的那首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曾拿起笔,又放下笔来,要说的话似乎成串,可是我却难以开篇。时刻要把她细看一眼,梦中竟把她思念,真的爱上这个人,啊,爱情来到我心间。众里寻觅到这只雁,德能才貌均已全,只盼心中如意的姑娘,答应同我一生相伴。而此刻还是不知怎么来办,是热情地沉默还是表白心愿?眼看着地里的庄稼都收获完了,我放不放过这金色的秋天……”金老师写道:“乐知天命,与尔共枕,终无忧!”
  1992年的中秋节,是他们结婚25周年的日子,全家老少共庆银婚。史老师在日记中写道:“年年有中秋,岁岁皆不同。步入老年之后更加珍惜这一天,更加珍重恩爱之情,更加珍视子女的祝福。这一切都珍藏在心底,作为生活的动力,不懈地努力,去迎接25年后那个叫金婚的日子。”
  1995年9月25日,外出旅游一个月的金老师回家后,在日记中写下了《读永淳日記有感》:“你的思念堆成山,我的情意汇成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月亮可以为证,太阳就是我的心。我想留给你一块自由的园地,你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只要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阳光明媚。”
  2001年元旦,史老师和金老师在日记中共同写了一副对联:“相依迎来新世纪;携手踏过人生路。”横批是:“白头偕老”。
  2011年5月23日,史老师和金老师到台湾旅游,在日记中共同写了一首诗:“大陆是日头,台湾是月亮,两岸成一统,才有大光明。”
  2013年春天,史老师和金老师在《夫妻日记》的前言中写道:“这是一部我们俩的夫妻日记,它所展示的是:人生追求的身影,心灵活动的轨迹,思想亢奋的火花,感情交流的园地,爱情发展的纽带,前进脚步的印痕,五彩生活的画卷,美好生活的诗篇……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要手还能拿起笔,它就将与我们共存。”
  衷心祝愿史老师和金老师的《夫妻日记》一直写下去,写到金婚,写到铂金婚,写到钻石婚,写到天长地久,写到地老天荒。
其他文献
猪肉的吃法千千万,普及程度最高的恐怕非红烧肉莫属,堪称最接地气的国菜吧。  红烧肉不属于任何菜系,但似乎哪个菜系都有它的影子。山东有咸鲜酱香的鲁味红烧肉,上海有用花雕煮得酥润的本帮红烧肉,苏州有浓油赤酱、甜而不黏的苏式红烧肉,而湖南流行的是红亮微辣的毛氏红烧肉。据说毛泽东不吃酱油,所以地道的毛氏红烧肉是只用糖炒色而不加酱油的。一位朋友从武夷山归来,十分理性地评论了岩茶,然后眉飞色舞地介绍开了在茶农
想要在家里做点热菜下酒的话,最简单但也是最受欢迎的就是炸花生米。多亏了炸花生米的香味,才出现了宫保鸡丁这道经典菜式。与其说宫保鸡丁是用花生米来配鸡肉,不如说是让没什么味道的鸡肉来点缀一下花生米,省得单嚼花生米太干太硬。  炸花生米的技巧在于,要控制油的溫度和炸的时间,花生米比较容易煳。锅还凉的时候就放油和花生米,用小火慢慢炸,不要贪快用大火,同时还要不停地翻。等到花生米变色了就立刻捞出来,稍晚就炸
北京人过年,家家户户餐桌上有两样诱人的小菜,一样是芥末墩儿,另一样是豆儿酱。  先说说芥末墩儿,这是一道解油腻的小凉菜。别看它不起眼,却是北京人过年餐桌上素菜中的首席。  一到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就开始预备芥末墩儿了。首先挑选瓷实的清口大白菜,去了老帮儿,取中段切成一寸厚、一寸多粗的圆墩儿,用马莲草转圈儿扎紧了。烧一锅开水,用笊篱托住逐个焯得半生不熟的。焯的时间不能长,否则就烂成了泥,没了脆生劲
好厨子不规定今晚要炒些什么,看当天有什么新鲜或新奇的材料,就弄什么菜。  到菜市场去逛一圈,就像去了字画铺,像进了一个古董拍卖场,必须从容不迫,悠闲地选择。  最贵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比方说猪肉吧,猪排、梅肉条等部分价高,但是一只猪最好吃的部位包围在肺部外层,俗称的“猪肺捆”,这是一块包裹着猪肺的很薄的膜类肉。通常,别人拿来就扔了。这块肉比较难处理,要洗得很干净才行。它的肉纤维短而幼细,又略带
黄敬临,川菜大师。三次为官,皆因厌恶官宦生涯辞官而去,却又自命“油锅边镇守使,加封煨炖将军”。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烹饪手艺被人发现,引荐入宫,在清廷供职光禄寺(即御膳房)三年,为皇家创制了多款独具特色的菜品,深得慈禧喜爱,被赏以四品顶戴,故有“御厨”之称。  在慈禧膳桌菜肴中,有一貌似平常而味殊佳的名肴———开水白菜。此菜汤清如水,白菜鲜嫩,举勺略尝,齿颊生香。开水白菜的创制人便是雅士名厨黄敬
母亲会做一种叫千层茄子的菜肴,这是我非常爱吃的一道菜。  做千层茄子,要选个头儿小、外形好的嫩茄子,这样的茄子也叫茄包子。茄子嫩不嫩,一看外表是否有光泽,二看茄子把儿上的刺新鲜不新鲜。选嫩茄子做这道菜容易入味,口感也好。  做千层茄子需要有点耐心,同时还要有好刀功,否则做不成。记得多是在母亲歇班的时候,她就骑上自行车到菜市场挑茄包子,一买就是六七个。茄包子个儿小,人们一般不愿意买,卖家又急着出手,
川菜大师罗国荣,1941年在成都开办“颐之时”餐厅时,自创了一款别具一格的“豆芽海包子”。罗大师的高徒黄子云记录了这一名点秘籍:将发好的500克面内加入50克白糖揉匀,揪成三十个左右的剂子,擀成中厚边薄的皮。肥三瘦七猪肉750克绞成肉末。黄豆芽掐去根部洗净,控去水分。葱切花,姜切末,豆瓣酱剁碎。锅烧热(不要放油),下入豆芽煸熟。锅洗净烧热,放入200克猪油,油热时下肉末炒熟,再下入豆瓣酱,炒出香味
40岁以上的中国人,大都看过《苦菜花》这部电影,主题歌曲调动人:苦菜花儿开满地儿黄,乌云当头遮太阳。鬼子汉奸似虎狼,受苦人何时得解放……  那时候,老百姓吃苦菜花充饥,盼着有一天过上好日子。现在,有些人想吃苦菜花还买不到。追求健康的人们,开始对野菜情有独钟。马齿苋、蒲公英、苋菜、黄秋葵、刺儿菜、叶苜蓿、老鸹筋、鸦葱、野艾蒿、盐蓬、扫帚苗、山药菜、曲菜、荠菜、桔梗、小根蒜,既应季,又爽口。在北美的餐
1980年,我被调到呼和浩特市果园担任主任。我是文科出身,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对果树栽培等技术一窍不通,能否适应这项工作,心里没数。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在动员整形剪枝的全体职工大会上,我作为堂堂的一把手,竟然把“剪枝”说成“铰树”,引起哄堂大笑,职工们还给我鼓了掌。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我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想来想去,弥补这一缺憾的唯一办法是下决心钻研相关技术,由不懂变懂,退路是没有的。  决心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