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药物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初步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

方法

入选确诊为冠心病并已接受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稳定性冠心病(SCHD)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0例,并选择未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NCHD)。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血小板计数法测定花生四烯酸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AA)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ADP),分析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与NCHD组相比,冠心病两组MAR-AA及MAR-ADP较低(P均<0.05)。在ACS患者中,与单用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组MAR-AA与MAR-ADP均明显降低(P均<0.05)。ACS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CHD组(20.0% vs 1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HDL-C(<1.0 mmol/L)是药物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6,95% CI:1.36~14.02,P=0.014)。

结论

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在ACS患者中双抗血小板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更强,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高于SCHD患者,HDL-C水平降低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能否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及预测其短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患者感染率和1个月生存率,并分析CRP水平、NLR值及其他临床因素对肝硬化患者感染及1个月生存率的预测作用。结果65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显性感染,列为感染组;另外143例患者列为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RP水平及NLR值均显著高于未感
期刊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脂肪酸合酶(FAS)、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45例、胃良性肿瘤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对三组FAS、CEA、CA72-4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FAS、CEA、CA72-4水平[(12.73±5.48)mg/L、(31.36±14.51)ng/
目的研究骨髓组织印片在浆细胞骨髓瘤诊断及化疗后形态学缓解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8例次同步进行骨髓涂片、组织印片和活检切片检查的浆细胞骨髓瘤,以骨髓活检切片为标准,比较骨髓组织印片、骨髓涂片在显示有核细胞量、浸润度及诊断符合率之间的差异,以及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各项性能指标。结果骨髓组织印片显示有核细胞量评估性能优于涂片(P<0.05),而与切片相近(P>0.05
期刊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