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硬化患者感染及短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能否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及预测其短期生存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患者感染率和1个月生存率,并分析CRP水平、NLR值及其他临床因素对肝硬化患者感染及1个月生存率的预测作用。

结果

65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显性感染,列为感染组;另外143例患者列为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RP水平及NLR值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者(CRP:t=16.216,P=0.003;NLR:t=7.211,P=0.025)。进一步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高水平CRP以及高NLR值是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女性、高水平CRP和高NLR值是预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值、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是预测入院1个月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Child Pugh C级患者,高NLR值是预测入院后1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RP水平和NLR值可能是肝硬化患者感染的有效诊断标志物;对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高NLR值是其1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性神经炎症反应向慢性神经炎症反应转变中IL-1β持续表达的细胞来源,为阻断神经炎症反应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老龄鼠单次腹腔注射LPS(2 mg/kg,LPS组)或0.9%生理盐水(对照组)。ELISA和RT-PCR测定海马区IL-1β及其基因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双标定位海马区IL-1β的细胞来源。结果老龄鼠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阳性细胞在LP
期刊
目的探讨主动脉缩窄(COA)Ⅰ期外科矫治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COA患儿共31例,其中单纯COA 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5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同时合并VSD及PDA者5例;全组患儿均行Ⅰ期外科矫治并术后随访,对手术方式及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A缩窄段切除吻合术24例,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缩窄段纵切横缝术2例,补片扩大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