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是教学理念更新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的需要。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主要从空间、人、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三者之间存在的關系,并通过实践的方式,组织学生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设计的过程中,获得创新的灵感,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从“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改革性的相关建议,希望为高职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性;高职教学;改革探究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要秉承培养人才的理念,利用学科的优势,选择最有针对性的素材,来设计“会展空间设计”的教学课程,小学生在系统的教学中,获得创新的灵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师更加具有价值的作品。[1]另外,教授在教学的时候,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基础情况入手,制定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改革。
一、“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难点
(一)学科实践性较强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这门学科的交叉性,从以往的教学中去总结经验,从市场的发展中去寻找方向,以此来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求做学生对该学科的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这门学科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很多企业的要求不符,造成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存在着就业的难题。[2]
(二)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教学的时候,因为“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特殊性,出现了教学效果不想做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建设中,理论课程要比实践课程要多,导致了学生没有良好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教学体系需要创新
在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对于“会展空间设计”课程,需要突出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指导,结合各大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对于当下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以往的教学中去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教学体系,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专业,以此来为之后的发展,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特点
(一)模块化的特点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分为多个模块,以设计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将所有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在进行实践设计的时候,要明确展示了方向,以及空间设计的中心,迎合人们的喜好融入各种技术手段,利用可用的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名片,来实现对某样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让相应的设计起到真正的作用价值。[3]同时,“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设计包括我分割和照明以及道具的多个部分的设计,需要学生对相关的道具进行良好的使用,根据准确地计算得出科学的答案,在空间中塑造出良好的作品。
(二)交互设计的特点
在对相关作品进行设计的时候,按照不同模块的基本要求,进行交互式的分割设计,将人的精神以及情感说说其中,创建出一个符合人们审美的环境,以此来实现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具有与人,与环境进行良好交流的效果。同时,要根据欣赏者的不同需要,变换各种形式,在其中融入多种元素,丰富整个设计的场景,让欣赏者主动进入相应的环境中,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审视整个作品。另外,“会展空间设计”通过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在其中赋予一定的生命力,让整个空间得到良好的激活,将创意爆发出来,实现交互的效果。
(三)多元化的特点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通过不同模块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在其中融入多种元素,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整个空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会展空间设计”中,让欣赏者能与作品进行良好的互动,并经过信息技术的处理,让整个空间的场景,满足人们对审美以及对相关信息获取的需要,从每个细节出发,将虚拟的环境体现出真实的效果,让人们通过文字、影像、声音的体验,了解作品真正的创作价值,为欣赏者带来多维的体验。
三、改革《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方法
(一)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针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具有交互体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破除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单一、片面的教学,尊重课程的多样性,给学生最大的自由,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优势下,发展自身的想象,以信息技术作为参考,获取更多来自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灵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替代传统教学方式的呆板,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相关设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将“会展空间设计”课程中相对抽象和困难的知识,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产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实现与相关作品的交互交流。另外,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线上结合线下的教学,将相关的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创建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或者通过课件中的内容,为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让学生将多元化的“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融合,从多维的空间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行大胆地设计,破除课堂环境对设计的限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拓展教学资源,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对于“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职学校引以重視,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一切核心内容,增加投入的力度,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锻炼实践的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其中,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创新,将更多灵感融入到作品中,建立出具有特殊价值的模型,来获取更多的奖项,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地鼓励学生,不断总结以往的学习经验,根据时代的发展拓展创新思维,在空间模型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将人的精神或者情感以作品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学校要重视各种设计设备的使用更新,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比如通过雕刻机来培养学生对雕刻艺术的掌握,通过3D打印机和3D喷绘设备来拓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科学理念,从传统的设计中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出更多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三)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在高职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是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在未来的人生路中,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机会。比如,定期开展艺术展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理解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获得创作的信心。相应的比赛有“会展设计大赛”“室内设计竞赛”等等,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创作的方向,从竞赛中激发更多的灵感,实现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理解。同时,在开展比赛开始之前,相关的“会展空间设计”课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为学生指引设计的方向,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成长。[4]另外,学校在组织比赛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以及客观的鼓励和评价,让整个比赛过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促进价值,让学生通过比赛奠定学习的基础,为培养学生成为综合性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会展空间设计”的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破除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利用可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向,让学生成为综合性的人才。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总结经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整个课程的改革中,通过自身的能力,对课程的改革构建自己的力量。另外,教师和学生要理解“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提升课程改革的标准,在不断地突破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治锌(1983.05—),男,汉族,黑龙江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艺术设计专业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会展空间设计教学研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会展业十佳设计师;教育部评选入库的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师;宁波市优秀教师;中国会展教育优秀教师奖;宁波市领军人才;高级会展设计师;高级会展策划师;高级陈列展览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色彩搭配师;电脑美术设计师(中国香港地区认证);上海爱图品牌创意机构三维空间创意总监;教学与企业紧密结合,完成多项大型项目并获得企业客户一致好评;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赛获奖并被授予最佳指导教师奖。
参考文献:
[1]刘晓曼.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袁莎莎.基于实践性设计的高校《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之研究[J].门窗,2019,180(24):150-151.
[3]叶瑜."案例式"教学改革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西部皮革,2020,487(22):129-130.
[4]白春祥.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智库时代,2019(42):205-205.
关 键 词: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性;高职教学;改革探究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要秉承培养人才的理念,利用学科的优势,选择最有针对性的素材,来设计“会展空间设计”的教学课程,小学生在系统的教学中,获得创新的灵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师更加具有价值的作品。[1]另外,教授在教学的时候,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基础情况入手,制定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改革。
一、“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难点
(一)学科实践性较强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这门学科的交叉性,从以往的教学中去总结经验,从市场的发展中去寻找方向,以此来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求做学生对该学科的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这门学科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很多企业的要求不符,造成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存在着就业的难题。[2]
(二)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教学的时候,因为“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特殊性,出现了教学效果不想做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建设中,理论课程要比实践课程要多,导致了学生没有良好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教学体系需要创新
在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对于“会展空间设计”课程,需要突出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指导,结合各大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对于当下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以往的教学中去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教学体系,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专业,以此来为之后的发展,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特点
(一)模块化的特点
“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分为多个模块,以设计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将所有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在进行实践设计的时候,要明确展示了方向,以及空间设计的中心,迎合人们的喜好融入各种技术手段,利用可用的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名片,来实现对某样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让相应的设计起到真正的作用价值。[3]同时,“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设计包括我分割和照明以及道具的多个部分的设计,需要学生对相关的道具进行良好的使用,根据准确地计算得出科学的答案,在空间中塑造出良好的作品。
(二)交互设计的特点
在对相关作品进行设计的时候,按照不同模块的基本要求,进行交互式的分割设计,将人的精神以及情感说说其中,创建出一个符合人们审美的环境,以此来实现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具有与人,与环境进行良好交流的效果。同时,要根据欣赏者的不同需要,变换各种形式,在其中融入多种元素,丰富整个设计的场景,让欣赏者主动进入相应的环境中,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审视整个作品。另外,“会展空间设计”通过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在其中赋予一定的生命力,让整个空间得到良好的激活,将创意爆发出来,实现交互的效果。
(三)多元化的特点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通过不同模块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在其中融入多种元素,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整个空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会展空间设计”中,让欣赏者能与作品进行良好的互动,并经过信息技术的处理,让整个空间的场景,满足人们对审美以及对相关信息获取的需要,从每个细节出发,将虚拟的环境体现出真实的效果,让人们通过文字、影像、声音的体验,了解作品真正的创作价值,为欣赏者带来多维的体验。
三、改革《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方法
(一)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针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具有交互体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破除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单一、片面的教学,尊重课程的多样性,给学生最大的自由,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优势下,发展自身的想象,以信息技术作为参考,获取更多来自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灵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替代传统教学方式的呆板,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相关设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将“会展空间设计”课程中相对抽象和困难的知识,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产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实现与相关作品的交互交流。另外,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线上结合线下的教学,将相关的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创建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或者通过课件中的内容,为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让学生将多元化的“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融合,从多维的空间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行大胆地设计,破除课堂环境对设计的限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拓展教学资源,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对于“会展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职学校引以重視,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一切核心内容,增加投入的力度,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锻炼实践的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其中,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创新,将更多灵感融入到作品中,建立出具有特殊价值的模型,来获取更多的奖项,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地鼓励学生,不断总结以往的学习经验,根据时代的发展拓展创新思维,在空间模型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将人的精神或者情感以作品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学校要重视各种设计设备的使用更新,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比如通过雕刻机来培养学生对雕刻艺术的掌握,通过3D打印机和3D喷绘设备来拓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科学理念,从传统的设计中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出更多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三)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在高职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是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在未来的人生路中,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机会。比如,定期开展艺术展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理解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获得创作的信心。相应的比赛有“会展设计大赛”“室内设计竞赛”等等,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创作的方向,从竞赛中激发更多的灵感,实现对“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理解。同时,在开展比赛开始之前,相关的“会展空间设计”课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为学生指引设计的方向,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成长。[4]另外,学校在组织比赛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以及客观的鼓励和评价,让整个比赛过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促进价值,让学生通过比赛奠定学习的基础,为培养学生成为综合性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会展空间设计”的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破除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利用可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向,让学生成为综合性的人才。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总结经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整个课程的改革中,通过自身的能力,对课程的改革构建自己的力量。另外,教师和学生要理解“会展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提升课程改革的标准,在不断地突破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治锌(1983.05—),男,汉族,黑龙江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艺术设计专业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会展空间设计教学研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会展业十佳设计师;教育部评选入库的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师;宁波市优秀教师;中国会展教育优秀教师奖;宁波市领军人才;高级会展设计师;高级会展策划师;高级陈列展览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色彩搭配师;电脑美术设计师(中国香港地区认证);上海爱图品牌创意机构三维空间创意总监;教学与企业紧密结合,完成多项大型项目并获得企业客户一致好评;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赛获奖并被授予最佳指导教师奖。
参考文献:
[1]刘晓曼.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袁莎莎.基于实践性设计的高校《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之研究[J].门窗,2019,180(24):150-151.
[3]叶瑜."案例式"教学改革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西部皮革,2020,487(22):129-130.
[4]白春祥.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智库时代,2019(42):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