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相联,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政治生命线,是团结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的政治优势。探究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途径与方式,对于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1.创新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受社会经济等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功利意识、效益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给社会带来蓬勃向上的活力;另-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文化生活中的黄赌毒泛滥现象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同时,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还面临着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利益差别和矛盾问题,面临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困难,面临着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情况势必要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以上种种情况又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紧迫而又现实的新课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工作无视这一状况,继续用过去的老一套,就会造成工作缺乏针对性,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落后的工作手段和传统的工作思路,结合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上形势,适应形势,继续发挥其政治优势,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2.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切入点
2.1观念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开拓性,关键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一是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二是要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思考和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发生了新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科学发展观、新观念和新思路,在观念上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这样有助于被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在思想上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2.2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深化工作内容。从实践看,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教育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和创新的关键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经济发展中人的思想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及“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等问题;用改革开放的成就鼓舞人、凝聚人。二是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现代化建设的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理论武装工作的水平。三是要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突出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四是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密切关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从广大群众所思、所盼、所急出发,增加为群众所关心、所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3手段创新
一是媒体引导。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唱响主旋律、强化宏观引导的同时,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等工作,广泛宣传弘扬各种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努力把现代媒体变成广大群众参与活动、展示自身形象和风采的大舞台。二是文化熏陶。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使广大群众在享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中受到教育。三是管理教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制度、纪律、法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活动参与。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2.4方法创新
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从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改进现有工作方法。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宣传,大张旗鼓地营造声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二是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被动型”,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三是由单纯的灌输向多方渗透发展。灌输式的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是非常有效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加速发展、国际交往的拓展、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这时,一般性的灌输和说教已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由于薪形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2.5机制创新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江泽民的讲话,为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明确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耐心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的严格管理,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各类管理制度中有机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机制上所必需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加强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党、政、工、团、妇等组织齐心协力,专职兼职干部相结合,通过规范、严格的管理,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同时根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及时创新管理机制的内容,只有真正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扎实又有成效地开展。
3.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全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工作开展就可能举步维艰甚至束手无策,就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合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拍,才能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和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1.创新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受社会经济等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功利意识、效益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给社会带来蓬勃向上的活力;另-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文化生活中的黄赌毒泛滥现象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同时,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还面临着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利益差别和矛盾问题,面临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困难,面临着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情况势必要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以上种种情况又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紧迫而又现实的新课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工作无视这一状况,继续用过去的老一套,就会造成工作缺乏针对性,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落后的工作手段和传统的工作思路,结合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上形势,适应形势,继续发挥其政治优势,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2.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切入点
2.1观念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开拓性,关键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一是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二是要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思考和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发生了新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科学发展观、新观念和新思路,在观念上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这样有助于被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在思想上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2.2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深化工作内容。从实践看,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教育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和创新的关键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经济发展中人的思想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及“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等问题;用改革开放的成就鼓舞人、凝聚人。二是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现代化建设的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理论武装工作的水平。三是要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突出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四是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密切关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从广大群众所思、所盼、所急出发,增加为群众所关心、所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3手段创新
一是媒体引导。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唱响主旋律、强化宏观引导的同时,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等工作,广泛宣传弘扬各种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努力把现代媒体变成广大群众参与活动、展示自身形象和风采的大舞台。二是文化熏陶。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使广大群众在享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中受到教育。三是管理教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制度、纪律、法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活动参与。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2.4方法创新
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从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改进现有工作方法。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宣传,大张旗鼓地营造声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二是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被动型”,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三是由单纯的灌输向多方渗透发展。灌输式的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是非常有效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加速发展、国际交往的拓展、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这时,一般性的灌输和说教已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由于薪形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2.5机制创新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江泽民的讲话,为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明确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耐心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的严格管理,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各类管理制度中有机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机制上所必需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加强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党、政、工、团、妇等组织齐心协力,专职兼职干部相结合,通过规范、严格的管理,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同时根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及时创新管理机制的内容,只有真正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扎实又有成效地开展。
3.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全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工作开展就可能举步维艰甚至束手无策,就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合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拍,才能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和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