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快乐小篮球中成长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与其它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幼儿的篮球运动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一种课程,是与其它领域密不可分、有机结合的整合教育。在组织开展篮球活动时,不只是完成基本的动作目标,同时也是完成其它的相关目标。
  【关键词】实践;探索;反思;实践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是有篮球内容的,以篮球为元素,作为简单的器械去呈现篮球主题的内容,是一种呈现形式。但是很多幼儿园编排的篮球操,里面的动作很是违背篮球常规的,这多数与幼儿园教师的认识以及篮球技能的掌握有关。怎样培养孩子的蓝球技能,并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呢?本文作者提出了相关的做法,供同行学习参考。
  一、开展快乐篮球活动的基本想法
  第一,以培养幼儿参加篮球活动的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幼儿参加篮球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幼儿才愿意参加篮球活动,喜欢这项活动,从被动地在老师的指令下机械运动,转向积极、主动地自主小篮球活动与游戏相结合,非常符合3—6岁幼儿的生理、心里特征,有利于幼儿园的大面积普及。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质得到了增强,身心得到了愉悦,同时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加篮球活动的良好习惯为主线。任何一种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教师有计划地开展篮球活动,系统地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练习,促使幼儿长期接触篮球活动,喜欢参加篮球锻炼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固定性为,这种行为不仅现在對幼儿有益,而且对幼儿终身发展都大有裨益,为入小学、中学乃至成人以后的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第三,以培养幼儿各种动作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幼儿的运动,包括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每个方面的内容对幼儿的身体发展都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因此哪一方面都不能偏颇。在日常的篮球活动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游戏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基本动作锻炼和体能练习,以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整体、均衡、协调的发展。如小班的“海豚宝宝玩球”,发展孩子的钻、爬能力;中班的“你拍我接”,发展幼儿左右手拍球的平衡能力;大班的“神枪手”,注重幼儿的投掷能力的锻炼。
  第四,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幼儿在篮球运动中不仅运动能力和其他能力会得到发展,个性品质也会有所发展。如有的幼儿胆小,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牵手玩球”;有的幼儿性格孤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在老师和小朋友有意识的引导和邀请下,在游戏“你拍我接,我拍你接”慢慢敢于参加集体活动,这样的幼儿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从中感受快乐与成功,使他愿意并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二、各个年龄段篮球活动具体指导策略
  第一,计划制定好各年龄段篮球课程,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通过教学,以及每节篮球课后的反思和个案分析基础上制订了一套完整适合大中小班的篮球课程。在篮球活动日、节日表演、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中,展示篮球的魅力。
  第二,将篮球活动内容科学化,将活动情景趣味化。在小班,我们要求幼儿喜欢篮球,愿意和篮球做朋友,掌握定点拍球和滚接球等技能;中班要求幼儿会边走边拍球和自抛自接球等技能;大班要求跑步运球双手投篮等技能。其次,活动量、运动的强度安排科学合理,同时也注意了动静交替。小班幼儿喜欢情节单一且具有呼应性的篮球游戏。如:“我和球宝宝做朋友”“我跟球儿来赛跑”“袋鼠妈妈跳跳”。中大班幼儿则喜欢一些有竞争性的篮球游戏,如:“你争我夺”开始两人在一个大圈里你争我多玩球,然后逐步增加人玩球,直到一个班的孩子都能在一个大圈一起玩;还可以和老师一起玩“开火车”的篮球游戏,从一节车厢连接到多个车厢的合作运球,可以直线走、转弯走、倒退走等等。有趣味性的篮球游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机械练习,既然吸引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并投入篮球活动中来,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第三,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指导过程从易到难。幼儿掌握并熟悉某一个动作,必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之间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把握幼儿的内心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指导,同时也能让不同水平、不同需要的幼儿各有选择,从而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如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如:我拍一下球,你拍一下球。而对于能力较弱、需要帮助的幼儿,则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
  第四,把选择权交给幼儿——给幼儿更多的“自由”。篮球教学活动结束时,还可以给幼儿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主结伴、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探索和发现的信息。
  总之,我园小篮球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不断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希望幼儿玩在球中、乐在球中,在球中成长、在球中进步、在球中发展,在球中健康快乐。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在幼儿教育领域深耕了21年的园长黄少慧表示,幼儿教育一定要科学保教,要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個性,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为生命奠基。  一、全人教育,为生命奠基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就是来幼儿园随便玩玩,幼儿园没什么可学,但其实3-6岁是孩子所有习惯和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黄少慧表示,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碰到一个好老师,好幼儿园,将一生受益。  黄少慧认为,幼儿教
【摘要】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由于学生年级的增加,所學的英语知识量不断激增,学生需要结合更加复杂的场景以及时态来完成英语作文写作,其难度较大,使得学生经常出现学习疲态、兴趣不佳的情况。而思维导图利用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拥有不易分散的注意力,更能使他们运用发散思维学习,培养自主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处理疑难杂题的能力,并激励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出独特的写
【摘要】教师是一项良心的工作,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面对学生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我时时处处注意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行为,以多种的方式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对全体的学生,我不管是品学兼优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一视同仁,不偏爱,处理事情公平公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份母爱般的师爱。尤其是对后进生和中等生,我们如何用爱唤起他们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一视同仁;善于发掘;用心感受;细微关注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手工制作恰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既可从小从早养成幼儿的环保意识,又可培养幼儿的创作欲望、创作兴趣、创作技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摘 要]户外混龄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特殊组织形式。它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通过创造适宜的户外环境及投放丰富有层次性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种类和游戏同伴。随着自主游戏的深入人心,户外混龄自主游戏越来越得到幼教界的认可。本文以户外沙池区为例,研究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现状与策略。  [关键词]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沙池区  蒙台梭利认为混龄活动有利于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户外游戏不仅锻炼儿童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浪潮。伴随着新的技术手段逐步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增强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更加科学客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并发现问题,本文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采用S-T分析软件对课例视频进行采样与量化分析,得到该课例的教师行为占有率Rt、师生行为转换率Ch以及Rt-Ch图,据此判断该课中师生互动大致情况以及教学模式,从而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里面蕴含丰富的科學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了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国学精华发扬光大,这几年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老师一般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一些古文、古诗和传统节日来源等,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其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字也属于中华的传统文化之一,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镌刻,是语言的载体和
【摘要】关于课堂“教学美”的见解有多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必须凸显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灵气”,而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正是教学“灵气”的灵魂。除了一些名师提到的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美、欠缺之美、求真之美、含蓄之美和实用之美外,笔者结合本校语文科组课题研究的方向,在平时的生态课堂中关注到课堂教学的“曲折之美”“暗藏之美”和“坦诚之美”,以便更好地推动 “言语建构”高效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摘要】现代教育提出的群文阅读是结合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种更新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的互补模式,群文阅读大大增加阅读的资源和有效性,能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视野、文学品位,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的阅读教学质的飞跃,最终将促进师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思辨;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基础教育要重视培养中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都会对实验现象、物理规律产生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文中,笔者以一道中考模拟试题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自己改进探究实验,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做法以及收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实验;思维定势;思考  在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中,实验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它的教学效果往往能直接影响日常教学质量。课堂上,老师通常只要求学生做教材上的实验,并没有引导学生在教材实验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