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12岁,因经期腹痛半年逐渐加重于2010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11岁时月经初潮,周期规律,经期5~6d、周期30 d,半年前出现经期腹痛,渐加重,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而转入本院,末次月经为2010年11月2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腹软,无压痛.直肠-腹部诊:外阴发育好,单个阴道口,子宫后位,略大于正常,宫底横宽,有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子宫后位,大小约5.0c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超声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12岁,因经期腹痛半年逐渐加重于2010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11岁时月经初潮,周期规律,经期5~6d、周期30 d,半年前出现经期腹痛,渐加重,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而转入本院,末次月经为2010年11月2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腹软,无压痛.直肠-腹部诊:外阴发育好,单个阴道口,子宫后位,略大于正常,宫底横宽,有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子宫后位,大小约5.0cm×5.7 cm×3.1 cm,宫壁回声均匀,外形平滑;内膜厚约0.9 cm,规则欠匀质;宫腔右侧可见另一腔回声,宽约1.0 cm,内为暗区,暗区内见片状强回声(积血),该腔与左侧宫腔不相通;宫颈长约3.7 cm;双肾、输尿管无异常.余辅助检查均无异常.初步诊断为Robeft子宫.入院后常规术前准备,于12月17日在静脉麻醉、超声监测(充盈膀胱)下,行宫腔镜不对称中隔切除术,于发育良好的宫颈进入宫腔,宫腔呈单角,仅见左侧输卵管开口;超声监测示膨宫后宫腔呈单角,膨宫液自左侧输卵管进入腹腔,与右侧盲腔不相通,此盲腔与宫颈管也不相通,两腔中间的不对称隔厚约2 cm.超声指引下自左至右向盲腔切除此隔,切除数刀后见有“巧克力样”液体流出,以膨宫液反复冲洗至清亮后,将电切刀沿液体流出口进入右侧盲腔,再自右向左切除中隔使宫腔成不全中隔状,但中隔较既往所见其他患者的不全中隔宽,见图l.此后的切除同不全中隔切除术.术后辅以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术后1个月和2个月再次复查宫腔镜,可见子宫内膜尚未完全修复,还在继续随访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ESC)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或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6份,其中增生期8份,分泌期8份.(1)分离、原代培养增生期及分泌期ESC,并鉴定.(2)通过活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不同时间及米非司酮撤药后不同时间对ES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3)以米非司酮60 μm
自发性胎膜破裂发生孕周不满37周者,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羊水过少是造成围产儿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羊水指数可作为预测其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2].对此,我们动态监测羊水量,从而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择机终止妊娠,以达到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为探讨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各个年龄段妇女就诊的常见原因.AUB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1].传统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为主,多进行药物治疗和诊断性刮宫,治疗无效者只得切除子宫.近年来,子宫内膜去除术( endometrial ablation)逐渐应用于临床,可部分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久治不愈的子宫出血[2].子宫内膜
患者35岁,因外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4个月,右侧输卵管妊娠术后3个月,下腹痛1周,加重2h,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有痛经史,末次月经为2010年1月8日.因结婚3年未孕,在外院行IVF-ET.移植术后2周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胎妊娠,右侧输卵管妊娠.遂在该院行腹腔镜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盆腔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双活胎.应患者要求行减
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卵巢癌是一个异质性疾病,存在多种组织学类型和不同的发病模式,不能单一应用一种发病模式来解释.以病理学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根据卵巢癌不同的发病模式可将卵巢癌分为Ⅰ型和Ⅱ型,即卵巢癌的二元论模型[1].二元论模型最完美的应用是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而对卵巢癌其他组织学类型的指导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二元论模型在浆液性癌以外的卵巢癌的适用性,
Larsen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在新生儿中发生率非常低,大约为1:100 000.1950年,由Larsen等[1]首次描述并冠名.Larse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多个大关节脱位(包括髋、膝和肘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畸形及特征性的异常面容(如前额突出、鼻梁扁平等)[2-3];其他异常如铲形手指、腭裂、身材矮小、听力损伤等;有些可合并脊柱异常,包括脊柱侧弯和颈椎后凸畸形.其诊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与外科手术、放疗、生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措施共同构成综合治疗体系.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进展迅速,有诸多共识亦不乏争议,同时还面临新的问题.一、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同部位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不同,化疗在其整体治疗中的地位存在差异.对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和输卵管癌,强调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是最重要的辅助治疗.对于广泛转移、期别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不受精子数量和形态影响,具有受精率高、多精受精率低等优点,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尤其是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射到卵母细胞胞质内,绕过了自然受精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因此常用于体外受精障碍者.尽管如此,临床上仍有1.29% ~ 3.00%的ICSI周期存在受精率低甚至受精完全失败[
胼胝体发育异常是最常见的颅脑畸形之一,一般人群中发生率较低,为0.1‰~7‰[1-4],但在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人群巾占2%~4%[]1-5.并且,在过去10年中,随着产前诊断技术不断进步,胎儿MRI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加,使产前诊断胼胝体发育异常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胼胝体发育异常胎儿的远期预后。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孕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1983年10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合并MG患者9例,同期入院孕妇为38683例,妊娠合并MG的发生率为0.023%.9例患者中有2例为意外妊娠,在早孕期行人工流产术,其余7例继续妊娠,对此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发病情况:7例妊娠合并MG患者中,6例在孕前明确诊断为MG,诊断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