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性胎膜破裂发生孕周不满37周者,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羊水过少是造成围产儿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羊水指数可作为预测其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2].对此,我们动态监测羊水量,从而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择机终止妊娠,以达到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为探讨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12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发生心跳骤停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心跳骤停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41例发生心跳骤停孕产妇中,6例发生在孕期,2例发生在第一产程,7例发生在第三产程,26例发生在产后.41例孕产妇中,12例心跳骤停发生在本院,29例发生在本院外(主要在基层医院).本院同期分娩量为17101例,其
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加以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仍然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耐药制约着卵巢癌患者的长期生存,而紫杉醇耐药是卵巢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2]。
期刊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monochorionic twins,MCT)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0%[1].双胎之间的血液通过胎盘吻合血管发生交换,引起受血胎儿血容量过多,而供血胎儿血容量不足.双胎之间血容量不平衡是TTTS的重要特征,也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关键.TTTS中双胎血容量改变可引起胎儿心功能变化,并进而
期刊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主题词的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以前关于硝苯地平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患者28岁,因停经32周+5,左下腹伴左侧腰部疼痛16 h,于2010年12月8日外院急诊转入.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年4月23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7次,未见异常;既往史无异常.12月8日1:30突感左下腹疼痛,以“先兆早产”入住外院,查体:体温、呼吸、血压正常,腹肌稍紧,有压痛以左下腹为甚,左侧肾区叩痛阳性,右侧肾区无叩痛;有不规则宫缩,胎心率148次.超声检查提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声像,
期刊
胎盘未成熟畸胎瘤罕见,与原始生殖细胞及胚胎早期发育的关系不清楚.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科2009年3月收治了1例胎盘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30岁,孕4产2,因停经30周,阴道流血及流液lh,于2009年3月9日入院.查体:宫高32 cm,腹围88 cm,臀位足先露,宫口开大3 cm,宫缩较弱,胎膜已破,羊水未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量不多.急诊B超示:单活胎,臀
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zhfckzz.org.cn)已建设完成,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开通。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影响因素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28~ 33周+6的PPROM单胎妊娠孕妇共203例,根据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组(138例)和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孕妇年龄、产次、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入院时是否合并羊水过少、入院时和分
内异症以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到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为特征,约30%~50%的患者合并不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盆腔结构异常尤其是输卵管形态变化是导致重度内异症患者不孕的主要因素,但绝大多数的轻、中度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内并无明显粘连,因而非解剖性因素尤其是腹腔微环境与不孕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内异症的发病学说,国内学者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即有内在差异的在位子宫内
期刊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ESC)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或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6份,其中增生期8份,分泌期8份.(1)分离、原代培养增生期及分泌期ESC,并鉴定.(2)通过活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不同时间及米非司酮撤药后不同时间对ES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3)以米非司酮60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