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利用教材中出现的短语、句式以及教材中文章段落的构成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引导。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材;牛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3102
  当前,不少英语教师对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反响比较大,认为在教材中找不到英语高考命题的影子,因此“被迫”放弃了基于教材的教学或不重视教材教学,转而运用更多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本文将结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讨。英语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重点思考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一、理清实用性词汇有效输入和可理解输出的关系
  Krashen指出,足够的有效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关键和外因。同时,语言的输入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才能被理解。Swain认为,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却是不够充分的。如果学习者希望自己的目标语既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他们需要有机会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中使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因此,有效输入和可理解输出是相辅相成的,可理解输出既是有效输入效果的最好检测,又能推动更好的有效输入,二者都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作文中有效输入和可理解输出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有效输入(基础知识讲解与积累)→吸收内化(加工、记忆)→可理解输出(写作)。可见,理想的语言输出必须以充分、完整的语言输入为基础。有效输入其实就是写作前的准备阶段,但这个准备阶段包含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在平时上课疏通教材的时候,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剖析相关词汇、短语、句子或段落在该文章中的作用,讲清学生在模仿时应该要注意哪些环节。笔者想通过牛津高中英语第九和第十模块中的基础句子并结合高考试题详细地谈谈操作技巧。例如:
  in a gesture to(Module 9 Unit 2,P19)
  in a bid to control the problem(Module 10 Unit 3,P35)
  in an effort to (Module 10 Unit 4,P53)
  Personally,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2014年江西卷)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中熟悉的短语,尝试将2014年江西省的高考书面表达范文中的句子改为:
  Personally, in a gesture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Personally,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in an effort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
  Personally, in a bid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通過句子形式的适当转换,学生可以将动词不定式表示目的状语的内容表达得更清晰、更具体。
  由此可见,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词汇(有效输入)并能够有效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有效输出),对优化作文的用词至关重要,这也是提高作文分数的关键。
  二、模仿课本段落的构成方法
  在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一个段落的好坏取决于段落的三个要素,即主题句、支撑句、结论句。主题句是准确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关键句,它不但能够确定该段落主题内容,而且还限定该文段的写作结构。一个好的主题句的特点是:概括性强,表达到位,精炼。读者透过主题句,可以预测作者在该段将会讨论什么样的问题。而发展句则围绕段落主题句,通过给出一些观点或举出相关的例子,对主题句作进一步解释或说明,从而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发展句要求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观点要鲜明。结论句标志着段落叙述的结束,应做到简洁和凝练。
  1.主题句。通常,文章当中的每个段落都应有一个论述或叙述的要点,而该要点通常用主题句进行表达。主题句力求做到清楚地陈述本段落的信息,并且整个段落都围绕主题句而展开。例如: Young adults give many different reasons for moving to cities. (Module 10 Unit 2, P19)
  但笔者也提醒学生并不是所有的段落都会有主题句,有时下一个段落只是延续了上一个段落的主题内容。如果前一个段落有主题句,则下一个段落就不一定有主题句,以免段落内容的重复。
  主题句通常是放在句首,但在散文、故事或其他一些文体中,主题句则比较分散,为了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注意力,常常使用一个有趣的事实、一个问题或一段引语,然后再加上适当的主题句。例如:(Module 10 Unit 2, P18)Older Americans are on the move.
  2.支撑句。支撑句通常运用一些例子或罗列与此相关的原因对主题句进行解释或论述。例如:For decades, Florida has been attracting older residents. In f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survey conducted in 2000, Florida was home to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Module 10 Unit 2, P18)   段落中的支撑句应该科学使用过渡的词,将句子与句子有效连接,从而体现段落的层次感。教材中的过渡词在此不一一罗列。
  3.结论句。段落中的结论句不是对主题句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主题句内容的扩展、总结和升华。有时,也可以借助结论句来表达关于主题的想法,也用它来帮助引入下一段的主题,起到过渡句的作用。例如:Across the USA, people are noticing the same thing: young people want to live in cities. (Module 10 Unit 2, P19)
  通过课文中部分段落的分析,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英语作文中段落的基本构成。笔者认为,此时还应该加大对学生段落构成的一些基础性训练,强化学生的理解,达到让学生熟练运用的目的。例如:Our life today depends very much on energy. In towns and in villages, on farms and in factories, machines have made life easier than it used to be. The machines use energy, and energy is needed for heating, lighting, communications, carrying goods - everything. Factories and industrial plants use a great deal of energy to make the things that we use and buy and sell.And therefore we ought to save as much energy as we can.
  通過对文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Our life today depends very much on energy.”是该文段的主题句,因为文段中的发展句都是涉及我们的生活中需要能源的情况,所以这个主题句起到了概括本段落内容的作用。同时段落中也用了结论句“And therefore we ought to save as much energy as we can.”说出我们需要节约能源。当然,教师在操作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说出段落中哪个是主题句、支撑句和结论句。
  以上是笔者利用教材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式及教材中文章段落构成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引导的做法。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抛开教材,相反,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和加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教材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的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核心素养,做到:巧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情感体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紧扣核心目标,展现课堂魅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导向明确、具体而不产生偏离,应依据学生的学情、课的类型、课堂的容量和时间来确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导向;误区;纠偏;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3203  教学活动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走出英语操练机械化的误区,要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260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包含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重要方面,并且这
[摘 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以“成长”“友谊”“师长情谊”“生命”“青春”“情绪情感”“集体”“法治”等为主题,基于学生的成长经验,通过对话、合作、探究、体验的方式,呈现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具有文体性与生活性的统一。新时代背景下,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联系教材、联系生命、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的学科活动模式(简称为“四联”模式),有助于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道德與法
[摘 要]实现课堂思想性是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以课标为基准,整合教材,找出内在线索,确立主题,是实现课堂思想性的前提;依托材料,层层设问,让学生在思维激荡中认知,是实现课堂思想性的中心环节;用心设计点睛之笔,促使学生情感升华,触及灵魂深处,是实现课堂思想性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历史学
有效的训练是提高政治高考所考查的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拿来主义的“瞎练”、题海战术的“苦练”与有的放矢的“巧练”,其效果与效率具有明显差别。教师在设计复习作业时应重视作业的针对性,紧扣高考要求与特点,接轨复习进程,落脚实时学情,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达到轻负高质的训练效果。现笔者结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轮复习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提高高考复习作业设计针对性的思考。 
[摘要]历史课堂的史料选取上,不光要“高大上”地弘扬时代宏观气势,开拓学生的眼界,也要认真去挖掘跟教材有关的“乡土味”史料,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这样历史课上起来就没有那么枯燥了。这些史料的引入不但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关键词]史料选取;历史教学;高大上;乡土味  [中图分类号]G633.51[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线式问题设计要充分把握教学节奏和学生即时反馈,关注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上的落实,围绕教学目标,直指语言输出。有效而合理的主线式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和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发展阅读技能,提高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线式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阅读教学逐渐重视文本的深度解读,学生不仅要解读文本的话题和内容,还要解读作者写作的修辞手法及其言下之意,要在关注作者说了什么的基础上,思考作者表达思想的方式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为自己的判断寻找依据。文章从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探讨如何从文本特征、结构、意图、悬念等角度进行文本品读,采用对比、追问、思辨等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多
[摘 要]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古诗词的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更加从容。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01-02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其韵律和谐,言简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