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脱贫:内涵阐释与路径探索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日本战败后,在美国协调下,中日两国迅速着手遣返在华日俘及日侨.在华南地区,广东军政当局以日军第二十三军10余万官兵及少量日侨作为收容、遣返对象,并以广州为中心推进有关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潮.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理论阐释、实现路径、推动力量、关键因素等方面,且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部队生存境况恶劣、士兵营养不良,副食不足的影响至为关键,而重庆卫戍区的情况则是其缩影.受补给方式、地区物价等因素影响,重庆卫戍区驻军的副食获取出现很
抗战胜利后,如何利用日伪时期遗留下的师资设备,重新为华北地区建立医学教育中心成为国民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部指派北京大学启动对伪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接收与改造工作.最
列分式方程是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中较为抽象和学生难以理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期刊
一、选题初衷人教版初一历史(下)的课堂上,一个学生的讨论环节,学生热议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隋唐演义》《隋唐英雄》,最感兴趣的是影视剧中的隋炀帝。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的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