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历史,其目的并不是在于让学生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而是要学生通过感受历史,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用历史思维去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背”直线型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历史教学模式。一堂精彩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文目标。
  一、巧用记忆方法,增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辛苦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记忆。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
  第一招:浓缩记忆法。
  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例如: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开天辟地”“焕然一新”这两个成语就行了;《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几个关键词;南昌起义的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1个口号,2个阶段,3项内容,4位代表人物,5项原因,6点意义”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知识的一次加工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在于加大了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提高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第二招: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又可称为歌谣记忆法。它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等形式来记忆的一种方法。
  例如:(1)春秋五霸歌:齐桓晋文霸业隆,宋襄战败梦成空,秦穆开地霸西戎,楚庄欲问九鼎重。
  (2)历朝兴替歌: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3)十六国名称:一夏一成汉,二赵前后分,三秦前后西,四燕无西东,五凉独缺东。
  口诀记忆法的好处是顺口,可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记忆起来生动轻松,并保持长久不忘。
  第三招:运算记忆法。
  此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历史年份或数字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
  例如:(1)加法: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1578年,可想为15=7+8。
  (2)减法: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
  (3)乘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是1644年,可想为16=4×4。
  (4)除法:秦统一于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
  这种运算法的好处是用简单易记的数式来将原本没有意义的历史年份数字变得有意思,使人容易记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幽默睿智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历史叙述的是过去的社会生活现象,教师的语言无论怎样形象生动,如果学生没有查看更多文章,没有视觉上的感受,印象也还是不深。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感观的刺激,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记忆质量,同时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
  例如《三国鼎立》中的“官渡之战”,先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始末,随后教师可选择表现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的音乐或战斗的呐喊声的录音带,边放录音边让学生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其间,教师随学生的讲述不断地变幻投影片。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目睹刀光剑影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做的精彩描绘,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阿瓦提县果树腐烂病主要发生于梨树和核桃树,全县发生都很严重。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侵染,春季(3~4月)、秋季(7~9月)各有1次病害流行期,并以春季4月中下旬~5月为主要侵染发病流行期。
色素椒套种茴香带压滴灌栽培技术,是博湖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高、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通过色素椒套种茴香与带压滴灌技术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识字量较少,朗读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引导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尤为重要。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重要训练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进行得好,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学习,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朗读也是这样。小学低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一,培养学生认真读
沙枣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树种,树皮栗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树干自然弯曲,分枝较密,枝、叶均被银白色鳞片及星状毛;果实长圆状椭圆形,直径为1厘米,果皮早期银白色,后期黄褐色或红褐色,
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出现了各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  一、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不应夸夸其谈、信口开河
中专语文教师更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而且更要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一则好的评语应该是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共同体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极为重要的动力。部分语文教师在撰写作文评语中常常忽视这一重要环节,出现作文评语敷衍了事、评语公式化、评语极端化、评语不讲求技巧等问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从
文贵出新,在作文课中,很少有愿意写作的学生。难道学生们真的没有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在生活中生龙活虎,一进入写作中却死气沉沉?究其根因,无外乎三点:“我不知该写什么”“我总写不出新意”“我有好的想法,可我就是表达不出来,只好又按套路来写”。一言以蔽之,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写作是一个有序的、系统的、完整的流程。这一流程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摄取阶段、构思阶段、
番茄临近成熟期,病虫害多发,导致酱用番茄大量腐烂,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一、生理性病害引起烂果1.脐腐果①发病症状酱用番茄幼果期及成熟期均可发生。以青果发生最多,病斑
一、依文而动  文本解读要根据文体来解读,不同的文体,人们获得的阅读感受就不一样。  小说的阅读,人们大可以读者为中心,读出新意,读出生活体验。《羚羊木雕》的作者张之路说:“书写在作者,而理解在读者!”我们要关注的,是人物语言或心理层面的隐形语言,同时,也可以从细节描写中解开人物性格及深层次的密码。  散文的阅读,读者应该尊重作者的主观感受: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当成现实中的环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但农村中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差,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制约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