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增设户外运动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户外运动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运动,它充满着冒险与探险的精神,极大的满足大学生朋友们的运动需求,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户外运动 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95-02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校的俱乐部都缺乏专业性,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采取散游、或跟随旅行社出游,因为“集体行为的缺席”大大降低了户外运动的娱乐性。很多爱好者渴望有专业的组织形成,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系统的指导户外运动爱好者进行活动,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及探险,团队陪护为主要理念,使学生在户外运动中需求自我,需求一定的身体发展。
  1.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1.1在校大学生参与户外运频率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男生较之女生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较多,这与男生源于打球,赛跑的天性有关。但是,在不经常运动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与年出生基本持平,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目前我国高校男、女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仍然较多。从这一点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学生平时锻炼身体的人数较少,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体下滑。
  1.2 大学生基本休闲方式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看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方式多以运动,看书学习和睡觉这三类为主,说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的自主支配时间较多,且生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与我国集中制校园住宿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多调查的学生中无论男女看书和睡觉的比例的总和十分接近运动的人数,说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较少。究其原因,主要与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有关,由于各学校的教学计划等内容不一,导致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时出现了盲目性,随众性的心理特点。
  2.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可行性调查统计表
  2.1大学生对户外运动喜爱程度调查统计分析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对户外运动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这与学生的年龄有关,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龄,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心理,生理,还是身体上都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而新鲜事物是他们愿意花费时间甚至是金钱去学习和参与的。由于户外运动具备探险,团队配合,个人完成任务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在一些探索,攀岩等运动中,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通过户外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2.2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途径调查统计分析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户外运动时多以自发的形式参与,参与专业组织机构的人却十分少。虽然大学生属于成年人,但是在户外运动中会存在很多的潜在的危险,这就需要在学校成立专业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户外运动知识。因此,在高校成立专业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是十分必要的。
  2.3 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目的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多以健身,娱乐和跟随潮流这三个选项为主,特别是以健身为目的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大学生在选择从事户外运动时多是以健身为目的,这一心理导向也为大学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拓展思路。对于大学生来说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为什么他们的身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什么户外运动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走向大自然去进行体育锻炼,都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4大学生是否愿意在专业指导下参与户外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的大学生都十分愿意有专业的教师指导他们从事户外运动,因此,在高校成立专业的户外俱乐部并在俱乐部里提出有意于大学生朋友的身体锻炼的相关计划与指导,无疑对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十分必要的。
  3.高校开设户外运动俱乐部对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探讨
  3.1 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户外行业这一代表时代精神的朝阳运动必将成为有眼光、有远见的大学生所喜爱。但是如何在这项运动中有效的使大学生的体质得以提高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3.2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过于的单一,是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关键所在,而户外运动的引入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课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动力,因此应当大力提倡在高校推广和普及户外运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每一名学生的运动需求,通过户外运动提升學生的身体素质。
  3.3户外运动课程的开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运动的需求,特别是现如今,大学生普遍不愿走进运动场,学生整体运动能力下降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应当主动了解学生对于运动的真实需求,通过开设户外活动这样新颖的课程把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起来。
  参考文献:
  [1]张亚伟.对上海市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2
  [2]梁传成,梁传声. 野外生存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
  满庆寿(1964—),男,山东青岛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老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称,教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dysfunction,TD)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TD转归。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收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即重视身体素质的达标和测评,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对学生内心深处了解甚少,对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关注不足。教学中虽然也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教学评价时对这一主体的感受则重视不够。为此,就需要我们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学习评价,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给予评定,也要进行更多的能正确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的多种
中国古典哲学及宗教思想奠定了先人独特思维倾向,这种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在绘画上表现为与西方绘画迥异的特质——意向性。所谓“缘情言志”、“无言之诗”。本文试图从
符号学(semiotics)是一门内含丰富、影响广泛的学说,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也是认知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思维交流的过程,总体来说也是一种符号化的表达,设计师将个人的感情信息符号化,主要是借助对符号化元素的整合和应用,形成可以被受众心理认知的符号,传达设计思想,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环艺设计是一种认知过程,空间的形态、色彩与线条的构成、材料质感的选择等都是设计师传情达意
期刊
目的 观察肺纤方对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的影响,研究肺纤方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经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1 mg/kg)复制大
故事虽然是“一系列事件”的有意组合,但事件并不等于故事.因为,事件是生活中的一个个事实,它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联带的,如果事件处于孤立状态,那就没有故事可言了.在叙事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诗贵含蓄”,“意不浅露”。这是历来被人称道的警策诗诀。在诗歌的创作中为什么要用含蓄呢?其原因不外乎:一是由于创作的主观需要;二是出自欣赏的客观需求。就前者来说,作者需要用有限的艺术画面去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内在的美感;就后者来说,作者必须运用独特的的技巧去扣发读者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来补充作品的意境。可以这样说,没有含蓄也就没有诗歌。含蓄运用好了,可以使诗歌神采飞动,意趣横生,产
期刊
沿河镇上有一条小街叫北顺街,居住着二十几户人家. 白秀秀的家,就在道北的小院内,两间砖草房前面,有两棵山丁子树,还有一块小小的菜地.这些日子,树下时而传出白秀秀低沉哀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