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防雷问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从防雷的基本机理以及传统建筑防雷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探讨了现代智能建筑中应采取的相应防雷措施。
  【关键词】雷电;防雷;建筑防雷;智能建筑
  1.建筑防雷
  1.1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1024-1)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是指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为达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设施、手段和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它包括等电位连接设施(物)、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
  1.2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等电位联结。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内平行或交叉敷设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是防止电磁感应所造成的电位差能将小空隙击穿,而产生电火花,每隔≤30m做好接地。
  1.3防雷电流經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高电位对金属设备或电气线路反击的措施
  目前建筑物内大多采用共同接地装置,当雷直击于本建筑物防雷装置时,假设流经靠近低压电气装置处接地装置的雷电流为20KA,当冲击接地电阻=1Ω时,接地装置上电位升高为20KV,而一般室内低压装置的耐冲击电压最高为8KV。其结果就使低压电气装置绝缘较弱处可能被击穿而造成短路,发生火灾、损坏设备,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对防雷建筑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雷网络,使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减至最小。
  建筑物为高压进线时,高、低压侧各相上均设避雷器,用以防护由高压进线的雷电和操作(断路器动作,投切大电动机和电容器组等)过电压。电子设备较多且重要的建筑,在低压配电支线上再装设过电压保护,做为后备保护,主要用于进一步抑制经前置保护限制后的剩余过电压和电源线上由感应或耦合产生的过电压。建筑物为低压进线时,在电源总进线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2.智能建筑防雷
  2.1智能建筑
  现在智能建筑主要由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信息通信系统(CAS)三个系统组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此三个系统进行系统集成。系统内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而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其他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的弱点,当其受到电磁脉冲,特别是闪电电磁脉冲的袭击,使得这些高灵敏的电子系统在运行时,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错误、时间错误;、死机、无故重新启动甚至造成用电设备的永久性损坏,给各行各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2.2智能建筑中的防雷措施
  直击雷防御系统是捕捉雷电闪击保护建筑物及设备。感应雷防御系统是为了降低雷击时的冲击电位差和电磁脉冲。采用传统的装设接闪器,由接闪器和引下线将雷电流导入接地极,流向大地,并在电网中加装避雷器等防雷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直击雷和消弱电压波的强度,减少雷击的破坏程度,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电网中的又雷击引起的暂态过电压,感应雷电脉冲一般都在千伏以上,普通的电气设备一般可允许闪电脉冲电压6000V,但对于计算机设备,其信号电压很低,一般只有100V左右,最小仅有10V左右,当其闪电脉冲电压为在几十伏或到几百伏就会使计算机损坏,因此需采取以下措施。
  2.2.1对电源系统和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为了有效防止暂态过电压的灾害, IEC664-1中提出,对电源系统分为Ⅰ、Ⅱ、Ⅲ、Ⅳ级防护,将过电压数值降低到设备可以承受的水平。
  雷电及其它瞬态浪涌冲击现象,对精密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包括UPS电源),造成很大的危害。采用电源过电压保护器可以利用快速响应模块,通过其优良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来实现抑制暂态过电压的。在正常工作时,模块呈高阻抗特性,泄漏电流很低,不影响正常工作。当出现暂态过电压时,模块呈低阻抗特性,使暂态过电流迅速泄放,抑制暂态过电压,维持电压稳定。
  信号防雷系统由于雷电波在线路上能感应出较高的瞬时冲击能量,因此要求网络通信设备能够承受较高能量的瞬时冲击,而目前大部分设备由于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而使耐过电压、耐过电流水平下降,必须在网络通信接口处加装必要的防雷保护装置以确保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
  对通信系统进行防雷保护,选取适当保护装置非常重要,应充分考虑防雷产品与通信系统匹配。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
  2.2.2采用等电位联接
  防止雷电的侵害的一项关键措施,即采用等电位联接。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种金属部件和各种系统之间的电位差,而实施的导体联结。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联接。总等电位联接,就是将所有进出保护范围的金属管道(包括水管、供热管道等)以及所有电源线和所有信号线(包括载流导体),当闪电电流流经这些导体时,等电位联接可以用来安全地承载涌流。
  2.2.3加强传统防雷装置传统避雷针在引雷后会引发地电位反击和二次雷击效应
  为了减少雷电流精度徒度和电磁辐射场,应选用阻抗型的避雷针和接闪器等。或者采用提前放电式避雷针, 如采用提前放电式避雷针PULSAR。它的主要原理是将一个高脉冲电压系列加在普通避雷针尖端(大约10000伏),来引发自发电晕效果,形成上行先导,从而吸引雷电流使其更准确地通过避雷针形成的泄放通道泄放雷电流。由于提前放电式避雷针在雷电泄放前提前放电,形成上行先导,所以,它将传统避雷针的被动吸引雷电流变为主动吸引雷电流。也就克服了传统避雷针的缺陷,相当于加长了传统避雷针的高度,自然在同等高度下也就加大了避雷针的保护角,使其提供的保护范围更大、更加可靠有效。使其具有更大的保护范围。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经济可靠的笼式避雷网。增加引下线数量,加速雷电流的分流,减少磁场集中程度。加强所有外漏的金属门窗与结构的连接,提高建筑物的自然屏蔽能力。减少接地电阻值,降低接地电位。
  3.结论
  建筑防雷这个老话题,随着科技的进步防雷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东西,建筑防雷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故此一些建筑防雷技术及防雷产品其性能和效果,仍需以科学的态度在实践中检验,并在理论上发展完善。由于雷电本身是小概率事件,需要大量长期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到有益的结果,这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站到历史时代的新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人类对雷灾防御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时煦等.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R.H.Golde.雷电.水利电力出版社.
  [3]金磊,王时煦等主编.最新现代建筑防雷与电气安全设计资料选集.
  [4]孙成群.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5]林维勇.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聚合物粘度损失规律的认识,有利于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降低粘度损失,提高溶液配注质量,确保聚合物驱油效果。通过对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影响粘损分析的因素进行研究,初步总结出了粘损调查的分析方法:通过采用可移动的放装调剖装置和对井口多次连续取平行样采取浓拈度的叶比修正法。分析化验时采用测量范围相对较大的RVDV—II+P型号的拈度计进行粘度检测等方法,大大提高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聚合物
【摘 要】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防护;带电作业;防护用具  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供电企业一项重要任务,供电企业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尽可能的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机电设备的复杂程度提高和大量应用,设备和人身事故也随着不断增加。因此各类事故的失效分析、产品质量检验、仲裁检验和司法鉴定方面工作不仅数量大量增加,而且由于涉及学科较多,技术难度也更大。断裂和裂纹与腐蚀一样是机械构件主要的失效形式,断裂是构件最危险的一种失效形式,而裂纹是构件断裂的主要因素。因此,掌握各种裂纹的形成原因、宏观与微观断口特征非常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轮发电机组轴电流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常规轴电流保护与小湾轴电流保护原理。并对小湾轴电流装置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轴电流;转子;保护  0.引言  小湾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装设6台单机容量700兆瓦的混流式机组,保证出力185.4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90.6亿千瓦.时。作为南方电网重要的调峰、调频、事故备用水电站,对电网的
【摘 要】电动机在我区的使用很广泛,它遍及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电机使用年限较长,电机烧毁的事故常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生产、生活的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现针对电机烧毁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动机;电机启动;故障  1.电机绕组局部烧毁的原因及对策  (1)由于电机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环境跑冒滴漏,使电机内部进水或
【摘 要】我国国家标准以及IEC标准将ATSE分类为PC级和CB级两个级别,由于CB级ATSE存在着体积大,动作速度慢,机械联锁可靠性较差等缺点,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缩小,而PC级ATSE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自身联锁,转换速度快,安全,可靠已成为ATSE的主流。本文正是从ATSE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向及PC级ATSE在工程中的应用入手,对PC级ATSE进行了必要的阐述。  【关键词】ATSE双电源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及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正确选用分级保护及保护器的动作参数和级差的配合,文中还着重分析了保护器在投运中存在的误接线、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保护器;分级保护;正确应用  在两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选型得到了重视,选用了一批技术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如无油型断路器、节能型变压器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电网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安全水平大
【摘 要】在机械加工企业中,有许多旧式普通机床,为了机床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复杂零件的加工,充分利用普通机床,就需要对普通机床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采用PLC改造的机床电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应特别细致,周到、反复进行调试,得到的梯形图常常需要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利用PLC对旧机床进行改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不仅利用了原有的设备,节约资源,而且还满足新生产工艺的需求,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
【摘 要】电梯的维修保养是电梯设备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措施,电梯在运行过程中,PC将不断地对各种离散信号进行采集鉴别,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不正常信号(如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等),将立即停止执行正常运行控制程序,转入故障保护。本文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原理、一般保养及电子板维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梯;运行;原理;维修  1.运行原理  电梯的控制系统由PC机和输入输出部分等组成。  1.1可
【摘 要】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村线路、变电所、低压网络的防雷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述,还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其它技术措施作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电网;防雷;可靠性  0.前言  农村电网一般由35kV送电线路、35kV变电所及10kV配电网和0.4kV用电网络组成,其绝缘等级不高,在雷雨季节,经常因雷害事故而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农村电网防雷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工作